济南的冬天
班
姓名
撰写
导学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老舍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镶
( http: / / www.21cnjy.com )、贮蓄、澄清、水藻”等重点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清晰、质朴的语言,熟练背诵优美语段。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受济南冬景的美妙,体会情感交融的意境美。3.激情投入,全力以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预习案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握文章主旨,同时圈点勾画重点字词,熟记基础知识;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1、2题书面完成,3题只需自查记忆。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第一课时
Ⅰ教材助读
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因《龙须沟》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1966年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了解背景
老舍1930年前后老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前四节分别为:《济南的马车》
《济南伪洋车》
《济南的大葱》
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上。本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文体知识
写景散文:以描写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⑴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⑵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
⑶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⑷将自己融入文中,你就是作者!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反复品味其妙处,并简要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通过朗读,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感情?
Ⅱ预习自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
)
伦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镶上(
)
水藻(
)
贮蓄(
)
发髻(
)
澄清(
)着落(
)
看护(
)宽敞(
)地毯(
)
请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
设若:
贮蓄:
空灵:
近义词辨析。
⑴慈祥
慈善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⑵狭窄
狭隘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
,城外又那么宽敞。
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究解决。
信息链接
《济南的冬天》的写景艺术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文章中的写景艺术,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点:
⑴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济南在冬天最显著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晴”。文章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文章写山,写水,写城,写人无不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就是写雪景,也仍然跟温暖有联系。就靠这“温晴”的基调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
⑵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怎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先后层次问题。文章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2段),然后再让读者饱览那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3、4段),最后才把读者领到那垂柳岸边,领略水上景色。由大到小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取景远近大细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细毕现。
偌大的一个济南,在作者笔下,竟然可以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个由四面群山环抱而成的小小摇篮里,而水天一碧的宏伟景色,只不过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是景物的远者大者。再看,“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是景物的近者细者。本文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⑷写景虚实手法并用,使景物形似神传。
实写景物的形象,对景物描写来说,无疑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分必要的,但是,要不止于摹状,还要传神,就得更多地仰仗虚写的手法。因此,在作者笔下,冬天阳光照耀下的济南,就出现了“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一圈围城的小山,也就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薄雪会有“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水藻会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的精神;而那水藻也就可以有一副“不忍得冻上”的和善心肠了。
第二课时
探究案
Ⅰ学始于疑
—我思考,我收获!
作者是如何引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建议: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不做如何形式的回答,以便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针对性。)
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探究、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精句赏析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提示:将句中加点的字去掉可不可以?“呀”字有何特别的作用
?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提示:本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说说加点字的妙处吗?
3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提示:本句中“卧”字非常富有表现力,你能赏析、其妙处吗?
探究点二
文本理解
作者是如何引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主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探究点三
综合探究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2老舍先生为什么能将济南冬天的景色描绘得如此动人?
Ⅲ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
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
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的冬天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挂
织
照
B.披
缝
映
C.顶
镶
射
D.垂
添
照
2.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究竟妙在哪里?(
)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
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3.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4.这段话最恰当的标题是(
)
A.冬天的群山
B.雪后的济南
C.雪后小山美
D.冬日雪后的济南
有错必改
(反思静悟、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