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阅读8《黄山奇石》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阅读8《黄山奇石》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7 21:25:16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8.黄山奇石
第四单元·阅读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欣赏美景,走进黄山
学习任务一
泰山
华山
恒山
九华山
峨眉山
庐山
武功山
黄山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游览黄山风景区。
黄山
资料链接
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由72座山峰组成,占地面积有1200多平方千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最好的评价。
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
朗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初读课文
1
2
3
4
5
6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认读生字
后鼻音:
景 省 抢 状
闻 景 区 省 秀 神 仙 盘 指 巨 伸 都 著 抢 状 岩
前鼻音:
闻 神 伸 岩
wén
shěnɡ
jǐnɡ

xiù
shén
xiān
pán
zhǐ

shēn

zhù
zhuànɡ
yán
qiǎng
翘舌音:
省 指 伸 状
多音字:

多音字


dōu
首都 都城 都市
都好 都是 都好
例句:都市里处处都是高楼大厦。
识字技巧
加一加






























识字技巧
对比识字
巨大 艰巨
秀丽 秀气




区别 区分
香味 花香
识字技巧
图片识记


识字游戏















捡石头
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整体感知
有哪些有趣的石头呢?
整体感知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在课文里画出来。再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
课文重点介绍了黄山上的四块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仙桃石
(第2段)
猴子观海
(第3段)
仙人指路
(第4段)
金鸡叫天都(第5段)
精读感悟,品析奇石
学习任务三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品读课文
读第2自然段,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像个大桃子
从天上飞下来的
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比喻
外形奇特
来源奇特
动作奇特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品读课文
读第3自然段,感受“猴子观海”的奇特。
抱 蹲 望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
猴子
外形奇特
位置奇特
动作奇特
仔细观看图片,再联系生活,说说“陡峭”是什么意思?
直上直下的岩壁,
下面是深深的山谷。
“陡峭”一词常用来形容山势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读第4自然段,说说“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
品读课文
像一位仙人
在高高的山峰上
外形奇特
位置奇特
动作奇特
站 伸 指
比喻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天鸡叫天都”了。
读第5自然段,说说“金鸡叫天都”名字的由来。
品读课文
外形奇特
位置奇特
动作奇特
山峰上
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伸 啼叫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这段话是略写,简单地描写了黄山上其他的奇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表达了对黄山奇石的赞美之情。
读第6段,说说这段话写了哪些怪石,有什么作用。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本文写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那里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之情。
主题思想
仿写练习,指导写字
学习任务四
读句子,照样子用上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一写。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
··
仿写句子
示例:
那巨石好像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鸡,昂首挺立在山间。
那怪石真像一位背着箩筐在陡峭山峰上采药的老人。
那石头好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静静地趴在雪山上。
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神奇 神秘 心旷神怡 远近闻名 百闻不如一见
读一读,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
仿写句子
桂林风景如画,以秀丽的山水闻名于世。漓江的水清澈见底,两岸山峰秀美奇特,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竹笋,形态各异,充满了神奇的韵味。这里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不愧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真正是百闻不如一见。

xiān

shǎn

dǐng


gǒu

左右结构
wèi


xíng
半包围结构

zhuàng
独体字
书写指导
音序:X 笔画:5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亻
组词:仙人 神仙 八仙过海
书写提示:“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山”宽度适中,中竖直长、端正,三个竖向笔画间距均匀。
书写指导
xiān
音序:D 笔画:8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页
组词:山顶 顶端 顶天立地书写提示:“丁”的横、竖的竖都不要写太长。“页”的竖在竖中线上。
书写指导
dǐng
音序:J 笔画:4
结构:独体字 部首:匚
组词:巨大 巨石 艰巨
书写提示: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第一笔横。
书写指导

音序:W 笔画:7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亻
组词:位于 地位 方位
书写提示:“立”上横略短,在横中线上方,第三笔写在竖中线,撇起笔于横中线上侧。
书写指导
wèi
音序:S 笔画:5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门
组词:闪电 躲闪 闪闪发光
书写提示:“门”的点在左上格的上方,横折钩的钩底低于左竖底部。“人”居中,撇和点相接于田字格中心。
书写指导
shǎn
音序:G 笔画:8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犭
组词:小狗 狗熊 狼心狗肺
书写提示:“犭”的第二、三笔相接于横中线上侧。“句”的第一笔撇的撇尖过竖中线;“口”的左竖在竖中线上,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
书写指导
gǒu
音序:X 笔画:7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彡
组词:形状 外形 形容
书写提示:左短右长。“开”横画平行,竖撇与竖距离适中。右部三撇平行、均匀,下撇稍长。
书写指导
xínɡ
音序:Z 笔画:7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丬
组词:形状 奖状 奇形怪状
书写提示:“丬”竖画正直,点、提居竖的中部,间距适中。“犬”横画稍短,撇画上段端正,捺画舒展。撇捺收笔大致平齐。
书写指导
zhuànɡ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奇形怪状
闻名中外
详写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略写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本课生字3遍,并组词。
2.结合课文内容,简单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黄山奇石,并在旁边写上几句介绍它的话。
3.搜集关于黄山其他奇石或者黄山风景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或者小故事,和同学交流分享。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8《黄山奇石》教案
课题 黄山奇石 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围绕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展开,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优质文本。 课文结构清晰,先总述黄山奇石“有趣极了”,再分述4种重点奇石的形态(详写),最后略写“天狗望月”等其他奇石,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静态的岩石写得鲜活有趣,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单元以“祖国山河”为主题,《黄山奇石》作为单元内展现自然奇观的篇目,既能帮助学生积累写景词汇(如“秀丽神奇”“奇形怪状”),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为后续学习同类文本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和识字量,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但对“陡峭”“云海”等与黄山相关的地理概念理解较浅,需要结合图片或生活经验辅助感知。学生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对“奇石像什么”的联想类任务兴趣较高,但在“抓住关键词描述景物特点”“仿写比喻句”等语言运用能力上仍需引导,尤其容易忽略“位置、动作”等细节描写。学生对“名山大川”的认知多来自图片或故事,缺乏实地体验,通过课文学习既能满足其好奇心,又能逐步建立“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认知。
课时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与壮美,体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内涵,增强对祖国自然文化遗产的自豪感。 语言运用:认识“闻、景”等13个生字,会写“仙、顶”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秀丽、神奇”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仿照“那巨石真像……”的句式写句子。 思维能力:通过图文结合,梳理课文介绍的奇石名称及特点,学习“总—分”的写作思路;能联系上下文或图片,理解“陡峭”“金光闪闪”等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借助课文描述和图片,想象黄山奇石的形态,尝试用绘画或文字还原奇石特点,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重点奇石的名称和形态特点;学习用“好像”“真像”仿写比喻句。 难点:理解“陡峭”“云海”等词语的含义;体会课文如何通过“位置、动作”等细节描写让奇石“活起来”;激发学生对奇石的联想和表达欲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图文结合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任务一 欣赏美景 走进黄山 1.播放祖国大山壮丽风景图片,导入新课:这些图片美吗?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游览黄山风景区。 2.结合课件介绍黄山背景: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称,它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都很有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最有趣的‘怪石’,学习课文《黄山奇石》。” 3.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强调“奇”字的意思(特别、不一样)。 观看图片,自由发言谈感受。 倾听黄山背景介绍,初步了解“四绝”和“天下第一奇山”的含义。 齐读课题,思考“奇”字的意思,带着好奇心进入课文学习。
评价任务 课堂参与积极性:☆☆☆ 对黄山的初步了解:☆☆☆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视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聚焦“黄山奇石”的主题;简单介绍背景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铺垫,同时落实“文化自信”的初始感知。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提出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对“陡峭(dǒu qiào)”“天都峰(tiān dū fēng)”等易错词的朗读。
3.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加一加”(如“景=日+京”“闻=门+耳”)、“对比识字”(如“秀—香”“巨—区”)等方法教学生字,重点指导“都(dū/dōu)”的多音字用法(举例:“首都(dū)”“都(dōu)好”)。
4.提问:“课文里写了哪些奇石?请你在文中圈出来。”引导学生梳理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详写)和“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略写)。 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遇到难读的词停下拼读。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全班齐读生字,用“都”字口头组词,区分两个读音。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默读课文,圈出奇石名称,同桌互相核对,全班交流反馈。
评价任务 课文朗读情况:☆☆☆ 生字掌握程度:☆☆☆ 奇石梳理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初读落实“识字写字”的基础目标,结合多种识字方法降低记忆难度;梳理奇石名称帮助学生建立课文的整体框架,为后续精读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学习任务三 精读感悟 品析奇石 1.聚焦“仙桃石”(第2自然段): (1)出示“仙桃石”图片,提问:“仙桃石像什么?它在哪里?课文用了哪个词形容它的来源?”(像大桃子、在山顶石盘上、“从天上飞下来”) (2)指导朗读:“‘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这个‘飞’字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神奇的感觉!”指名读、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第3-5自然段): (1)发放任务单:“小组内读对应段落,找一找:奇石像什么?它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动作?” (2)巡视指导,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抱、蹲、望”(猴子)、“站、伸、指”(仙人)、“伸、啼叫”(雄鸡)等动作词,理解“陡峭”(结合图片:坡度大、直上直下)。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一种奇石分享,教师结合图片补充,引导学生体会“金光闪闪”(太阳升起时的样子)、“一动不动”(猴子的专注)等词语的妙处,配乐朗读3-5自然段。 4.略读第6自然段:提问:“除了前面的奇石,还有哪些奇石?课文为什么只简单写?”(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激发学生对“未命名奇石”的联想) 观察“仙桃石”图片,结合课文回答问题,模仿教师的提示读出“神奇感”。 小组合作读段落、填任务单,讨论“猴子的动作像人一样”“仙人好像在指路”,结合图片理解“陡峭”的意思。 小组代表分享,倾听他人发言,补充自己的发现,跟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详略结合”的原因,自由说说“自己给未命名奇石起什么名字”。
评价任务 词语理解能力:☆☆☆ 合作学习效果:☆☆☆ 朗读感悟力:☆☆☆
设计意图 通过“图文结合+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句,深入体会奇石的特点,落实“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目标;配乐朗读和联想命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创造力,呼应“审美创造”目标。
学习任务四 仿写练习 指导写字 1.仿写句子:
(1)回顾课文例句:“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强调“好像/真像”的比喻句式,以及“位置+形态/动作”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仿照例子说句子。
(2)出示词语,引导学生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指名说、同桌互说。
2.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仙”(左右结构,“亻”撇画适中,“山”中竖直长)、“巨”(独体字,末笔竖折超出首横)、“状”(左窄右宽,“犬”的捺画舒展)。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练习本上写2个,教师巡视纠正笔顺和坐姿。 回顾例句,总结比喻句式的特点,观察图片,尝试说句子,把自己满意的句子写下来。
观察教师范写,书空生字笔顺,在练习本上书写,对照“书写提示”修改自己的字。
评价任务 仿写句子质量:☆☆☆ 生字书写情况:☆☆☆
设计意图 仿写练习是对课文语言的迁移运用,帮助学生巩固比喻句的写法;写字指导聚焦重点生字的难点,落实“识字写字”的基础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作业设计
1.基础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抄写“仙、顶”等8个生字,每个3遍,并组1个词。 2.提升题:结合课文内容,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黄山奇石,在旁边写2-3句介绍(可参考课文语句)。 3.拓展题:和家长一起搜集黄山其他奇石的图片或小故事,明天和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情境导入和图文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多数学生能主动参与奇石特点的讨论,对“比喻句”的理解较到位。
2.小组合作学习降低了“梳理细节”的难度,学生在分享中互相启发,对“动作词”的关注比预期好。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对“云海”的理解仍较模糊,虽有图片辅助,但缺乏更直观的动态演示;
2.仿写环节时间较紧张,少数学生未能完成句子书写,需调整时间分配。
改进方向:
1.下次教学可增加“云海形成”的简短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仿写环节可提前准备“句式支架”(如“那巨石好像______,在______。”),降低学困生难度,确保全员参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