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阅读9《日月潭》分层作业+学习任务单+知识清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阅读9《日月潭》分层作业+学习任务单+知识清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7 21:58:1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日月潭》知识清单
一、字词积累
1. 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潭 tán 氵 左右结构
绕 rào 纟 左右结构
茂 mào 艹 上下结构
盛 shèng 皿 上下结构
胜 shèng 月 左右结构
央 yāng 大 单一结构
岛 dǎo 山 半包围结构
隐 yǐn 阝 左右结构
约 yuē 纟 左右结构
倒 dào 亻 左右结构
映 yìng 日 左右结构
童 tóng 立 上下结构
吸 xī 口 左右结构
引 yǐn 弓 左右结构
客 kè 宀 上下结构
湾 wān 氵 左右结构
湖 hú 氵 左右结构
现 xiàn 王 左右结构
就 jiù 尢 左右结构
外 wài 夕 左右结构
2. 生词(课文语境解析)
群山环绕:众多的山围绕着,文中指日月潭被周围的群山包围,如 “日月潭就在光华岛的周围,群山环绕”,描绘出日月潭所处的地理环境。
茂盛:形容草木长得多而茁壮,“湖边长着许多茂盛的树木”,突出湖边树木生长得繁茂的状态 。
名胜古迹: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说明日月潭不仅景色美,还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台湾省著名的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在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 远处的山和树木,隐隐约约的” 中,生动地写出细雨中景物朦胧的样子。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如 “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描绘出灯光在湖水中的倒影,增添了日月潭景色的美感。
朦胧:不清楚;模糊。形容细雨中日月潭周围景物模糊不清,宛如仙境的样子,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3. 多音字
盛:
shèng,茂盛、盛开(用于形容植物生长繁茂、花朵开放等)
chéng,盛饭、盛水(表示把东西放进去、容纳)
倒:
dào,倒映、倒立(表示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反过来等)
dǎo,倒下、打倒(表示竖立的东西躺下来、对人进行攻击等)
4.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环绕 — 围绕(“群山环绕” 与 “群山围绕” 都表示四周被山包围)
茂盛 — 茂密(都形容草木生长得多而繁密,如 “茂盛的树木” 和 “茂密的森林”)
清晰 — 清楚(“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和 “都清楚地展现在眼前”,都表示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
吸引 — 招引(“吸引游客” 和 “招引顾客”,都有把人或事物引过来的意思)
反义词:
茂盛 — 稀疏(“茂盛的树木” 与 “稀疏的树木”,一个表示繁茂,一个表示稀少)
清晰 — 模糊(“清晰地展现” 和 “模糊地呈现”,意思相反,分别表示清楚和不清晰)
隐隐约约 — 清清楚楚(“远处的山隐隐约约” 与 “近处的景物清清楚楚”,描述景物可见程度的不同)
朦胧 — 清晰(“景物朦胧” 和 “画面清晰”,体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
5. 词语搭配(课文原句提取)
动词 + 名词:
分成两半(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
展现在眼前(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吸引游客(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形容词 + 名词:
美丽的小岛(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
茂盛的树木(湖边长着许多茂盛的树木)
蒙蒙的细雨(要是下起蒙蒙细雨)
点点灯光(山上的点点灯光)
中外游客(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二、句式分析
1. 修辞手法
比喻: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把日潭比作圆圆的太阳,把月潭比作弯弯的月亮,形象地描绘出日月潭的形状特点,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将细雨中的日月潭比作披上轻纱的仙子,又比作童话中的仙境,生动地展现出日月潭在细雨中的朦胧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拟人:无典型拟人句,但通过对日月潭景色的生动描绘,如 “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赋予日月潭人的 “披” 这一动作,暗含拟人意味,使景色更具灵动性。
2. 句式特点
陈述句:“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等句子,以平实的陈述介绍日月潭的基本信息,简洁明了地传递知识。
感叹句:文中无明显感叹句,但通过对日月潭美景的生动描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日月潭的赞叹之情。
3. 特殊句式
文中无明显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三、段落结构
1. 段落划分及主要内容
第一段:总述日月潭的位置,指出它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湖,简单介绍其被光华岛分为日潭和月潭,引出下文对日月潭景色的描写。
第二段:描写日月潭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环境,以及湖中小岛的情况,展现出日月潭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
第三段:描绘日月潭在清晨和中午不同时间的景色。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清晰展现。
第四段:描写日月潭在细雨中的景色,细雨中的日月潭仿佛披上轻纱,周围景物一片朦胧,如同童话中的仙境。
第五段:总结全文,强调日月潭风光秀丽,是台湾省有名的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2. 段落关系
段落之间是总分总的关系。第一段总起介绍日月潭的基本情况,中间三段分别从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状况下具体描写日月潭的景色,是分述部分,详细展现日月潭的美丽风光,第五段总结全文,点明日月潭的重要地位和吸引力。
3. 段落作用
开头段直接点明主题,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构成,为后文对其景色的描写做铺垫,让读者对日月潭有初步的认识。
中间三段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天气下日月潭景色的细致描写,丰富文章内容,让读者全面领略日月潭的多样之美,使文章主体部分更加充实。
结尾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和吸引力,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突出文章主旨。
四、文章内容
1. 主要内容
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位于我国台湾省,是当地最大的湖,因光华岛将湖分为日潭和月潭而得名。接着从日月潭的环境、清晨、中午、细雨时等不同角度,描绘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展现出日月潭在不同时间和天气下的独特风貌,最后总结日月潭风光秀丽,是台湾省有名的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2. 细节分析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通过简洁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日月潭的形状特点,让读者一下子就能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同时也为后文描写日月潭的景色增添了趣味性 。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披上轻纱”“童话中的仙境” 等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中的日月潭描绘得如梦如幻,“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倒映” 等词语,细腻地刻画了细雨中日月潭的朦胧之美,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景物形象
文章主要描绘了日月潭这一景物形象。日月潭宛如一位多变的美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下展现出不同的风姿。晴天时,它清晰地展露出自己的全貌,周围的建筑和美景与之相互映衬;清晨,薄雾笼罩,它如一位神秘的女子,若隐若现;细雨中,它又披上轻纱,化作童话中的仙境,充满了梦幻色彩。
4.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对日月潭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不同时间、天气下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和向往。
五、表达技巧
1. 写作手法
描写:运用生动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对日月潭进行描写。如对日月潭的形状、周围的环境、不同时间和天气下的景色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清晰地在脑海中勾勒出日月潭的画面。
叙述:以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介绍日月潭的基本情况,如位置、名字的由来等,使文章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抒情:在对日月潭景色的描写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日月潭的赞叹。
2. 表达效果
文章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日月潭的景色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不同方面介绍日月潭,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日月潭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激发了读者对日月潭的向往之情。
3. 写作启示
写作时,可以先总述事物的基本情况,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其进行细致描写,在描写过程中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使文章结构清晰,并且在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的情感,让文章更具感染力。此外,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所描写的对象。
六、思想情感
1. 情感分析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日月潭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日月潭景色的生动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与神奇,仿佛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也传达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 价值观引导
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懂得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七、拓展延伸
1. 相关知识
台湾省简介: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台湾有更全面的了解,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月潭的传说:讲述关于日月潭的民间传说,如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对青年男女为了拯救被恶龙抢走的太阳和月亮,与恶龙搏斗,最终将恶龙杀死,太阳和月亮又重新升上天空,而它们的影子就形成了日月潭。通过传说,增加学生对日月潭的兴趣和文化认同感。
2. 同类文章
《桂林山水》:同样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风光,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展现出桂林山水的美丽,与《日月潭》在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方面有相似之处。
《西湖》:文章介绍了西湖的景色和相关文化,从不同季节、不同景点等方面展现西湖的魅力,和《日月潭》一样,都是对著名风景名胜的描写,有助于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对写景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实践活动
绘画比赛: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日月潭,通过绘画加深对课文中日月潭景色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导游模拟:组织学生开展 “我是小导游” 活动,让学生模拟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日月潭的景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资料收集:鼓励学生收集关于台湾省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和展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台湾的了解和热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9.《日月潭》分层作业
日月潭探秘 跟着文字游宝岛
亲爱的小游客,今天我们要开启日月潭探秘之旅!从字词积累到美景品读,再到创意分享,一步步解锁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成为“日月潭小导游” 吧!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日月潭字词小站】 欢迎来到日月潭字词小站!这里有课文里的生字和词语,快帮它们“擦亮招牌”,让更多人认识吧! 【基础感知】 1. 看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更漂亮! hú miàn shān qū jiù yào wài miàn ( ) ( ) ( ) ( ) xiàn zài jiù shì xiǎo dǎo wān wān ( ) ( ) ( ) ( ) 2.将下列生字与正确的拼音用线连起来。 潭 shèng 盛 tán 隐 dǎo 岛 yǐn 3.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用 “√” 标出。 (1)群山环绕:①周围有很多山围着( ) ②山很高( ) (2)蒙蒙细雨:①雨下得很大( ) ②雨下得很小很细( ) 4.词语接龙。 湖(湖水)(水面)( )( )( ) 弯( )( )( )( )( ) 必做题
☆☆
【日月潭美景配对室】 恭喜闯过字词关!现在进入 “美景配对室”,用学到的词语连接日月潭的风光吧! 【能力进阶】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这一段共有( )句话。 2.圈出语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3.这一段写了日月潭( )和( )时不同的美景。(填天气) 4.请在语段中找到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必做题
☆☆☆
【日月潭创意展示台】 成功解码美景!来创意展示台,把对日月潭的了解变成有趣的作品吧! 【拓展应用】
1.“我的日月潭”手账:用 A4 纸做一页手账,包含3 部分: ① 贴画区:贴1张日月潭风景贴纸(或自己画); ② 词语区:写3个课文里描写美景的词语(如 “群山环绕”); ③ 句子区:写1句想对日月潭说的话(如 “日月潭,我好想在雨天去看你!”)。 2. 小导游录音:录制1段2分钟的“日月潭小导游” 录音,介绍时要包含: ① 日月潭的位置(用上“山区”一词); ②日月潭的形状(用上“岛”“弯”等词); ②你最喜欢的时段及理由(用“现在”“就”等词)。 选做题
☆☆☆☆
参考答案
【日月潭字词小站】(基础感知 必做题)
1.湖面、山区、就要、外面、现在、就是、小岛、弯弯
2.潭 ——tán;盛 ——shèng;隐 ——yǐn;岛 ——dǎo
3.(1)群山环绕:①周围有很多山围着(√);②山很高(×)
(2)蒙蒙细雨:①雨下得很大(×);②雨下得很小很细(√)
4.示例:湖(湖水)(水面)(面子)(子女)(女生);
弯(弯曲)(曲线)(线条)(条理)(理由)
【日月潭美景配对室】(能力进阶 必做题)
1. 句子数量判断:这一段共有(2)句话。
2.反义词圈画:清晰、朦胧
3.这一段写了日月潭(晴天)和(雨天)时不同的美景。
4.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创意展示台】(拓展应用 选做题)
1. “我的日月潭” 手账(示例)
① 贴画区:画一幅雨天的日月潭,湖面飘着细雨,周围有模糊的群山;
② 词语区:群山环绕、蒙蒙细雨、波光粼粼;
③ 句子区:日月潭,雨天的你像披着轻纱的仙女,我真想去看看你!
2.小导游录音(示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今天要介绍的是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里,是台湾最大的湖。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南边像弯弯的月亮,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现在我就特别想带大家去日月潭,我最喜欢清晨的日月潭,那时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倒映在水里,像走进了童话世界,特别神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9.《日月潭》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激趣导入,初识日月潭
1.聊一聊:你听说过我国宝岛台湾的日月潭吗?如果没见过,你想象中的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两句话和同学分享你的想法。
2.查一查:和家人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台湾省的基本情况(比如位置、著名景点等),并记录1-2个你觉得有趣的信息。
学习任务二:初读梳理,整体感知
1.读课文: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圈出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用“①②③④⑤”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字词: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再多读几遍。
潭( )茂( )盛( )胜( )央( )
岛( )隐( )约( )映( )整( )
整体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日月潭?
明确:课文从 美、 美、 美三个方面描写了日月潭。
(2)用“______”画出能概括日月潭整体特点的句子。
学习任务三:品读体会,欣赏美景
1.填表格:填表格:根据课文1-4自然段内容补全表格,感受日月潭的美。
美的类型 对应段落 关键语句(摘抄课文内容) 我的感受
环境美
形状美
景色美(清晨)
景色美(中午)
景色美(雨天)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描写日月潭不同时段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和同桌讨论一下。
学习任务四:积累运用,学写生字
1.读一读,记一记,再选2-3个词语写句子(可以写日月潭,也可以写你见过的其他景色)。
群山环绕 名胜古迹 点点灯光
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 蒙蒙细雨
示例:日月潭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我写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写的句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儿歌《日月潭真奇妙》,想一想儿歌里用了哪些比喻来描写日月潭?请用“ ”画出来。
3.观察下面生字的结构,把生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激趣导入,初识日月潭
1.示例1:我想象中的日月潭有碧绿的湖水,周围长满了高大的树,早上可能会有薄薄的雾。
示例2:我觉得日月潭应该像它的名字一样,一半圆圆的像太阳,一半弯弯的像月亮,特别神奇。
2.示例: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著名景点除了日月潭,还有阿里山、垦丁公园等;台湾省的特色美食有蚵仔煎、卤肉饭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梳理,整体感知
1.(2)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
潭(tán)茂(mào)盛(shèng)胜(shèng)央(yāng)
岛(dǎo)隐(yǐn)约(yuē)映(yìng)整(zhěng)
(1)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2)环境美外形美景色美
学习任务三:品读体会,欣赏美景
1.(表格答案)
美的类型 对应段落 关键语句(摘抄课文内容) 我的感受
环境美 ①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的环境真优美。
形状美 ②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日月潭的形状真奇特。
景色美(清晨) ③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清晨的日月潭很朦胧,像仙境。
景色美(中午) ④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中午的日月潭很明亮,看得很清楚。
景色美(雨天) ④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雨天的日月潭很梦幻。
2.课文描写不同时段的景色,能让我们看到日月潭不一样的美(清晨朦胧、中午清晰、雨天梦幻),更全面地感受到日月潭的秀丽,也让文章内容更丰富。
学习任务四:积累运用,学写生字
1.示例1:我们村周围群山环绕,春天的时候树木茂盛,特别好看。
示例2:今天下着蒙蒙细雨,远处的山看起来隐隐约约的。
2.儿歌中的比喻句:好似宝镜落山间、一半圆圆像太阳、一半弯弯似月船、湖水碧绿像翡翠。
3.生字书写(略,需注意书写规范,符合书写提示要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