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8 08:20:14

文档简介

(共88张PPT)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
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任务一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任务二 无丝分裂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任务三 探究·实践——观察根尖分生区组
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有丝分裂的意义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
(1)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动物细胞有一对________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______倍增,成
为两组。进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两组
中心粒的周围,发出大量放射状的________,两组中心粒之间的
________形成了纺锤体。
中心粒
间期
星射线
星射线
(2)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________,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
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细胞板
2.有丝分裂的意义
(1)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经过复制(关键是 的复制)之后,精确
地__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
染色体
平均分配
(2)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__,因而在细胞的______和______之
间保持了遗传的________。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_____
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物质
亲代
子代
稳定性
遗传
二、无丝分裂
1.过程:分裂时一般是________先延长,__________向内凹陷,缢裂成
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所以叫
无丝分裂。
3.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细胞核
核的中部
纺锤丝
染色体
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三、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的培养
装片的制作: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倍增和分开分别发生在前期和
中期。( )
×
[解析] 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中心粒倍增,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开。
(2)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除中心体之外的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
是随机的。( )

(3)蛙的红细胞能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人的红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
殖。 ( )
×
[解析] 人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且没有细胞核,不能再分裂。
(4)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变化。( )
×
[解析]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有遗传
物质的复制和变化。
(5)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鳞片叶
肉表皮细胞。( )
×
[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根
尖分生区细胞。
(6)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期的
细胞数量较多。( )
×
[解析] 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较长。在显微镜下观察洋
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任务一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资料】 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1.请分析与细胞周期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
细胞器 生物类型 作用时期 作用
核糖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但是主 要是分裂间期 各种________的
合成
中心体 ________________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 植物 末期 ________的形成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提供______
蛋白质
动物、低等植物
细胞壁
能量
2.分析讨论
(1)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的一定是动
物细胞吗 为什么
[答案] 不一定。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也由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有丝分裂过程中,为复制的染色体实现平均
分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变化分别是什

[答案] 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
变成染色体,及该阶段形成了纺锤体。
例1 [2024·浙江宁波高一期中] 下图为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四个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时期,细胞中出现了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B.乙图所示时期,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丁图所示时期,染色体开始形成
[解析] 甲图所示时期,染色体散乱排列,所以为前期,该时期细胞
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正确;乙图所示时期,染色体
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错误;丙图所示时
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C错误;丁图为末期,
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丝,D错误。

例2 图甲和乙代表两个不同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推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
依据为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
B.乙图可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中心体
C.甲图处于细胞分裂的末期,判断依据为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
现了细胞板
D.乙图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加倍并移向细
胞两极

[解析] 甲图细胞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代表高等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A正确;乙图细胞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像,B错误;甲图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并移向
细胞两极,为细胞分裂的后期,此时还未出现细胞板,C错误;乙图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单体数目为0,D错误。
任务二 无丝分裂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资料1】除了蛙的红细胞外还有很多细胞也能
进行无丝分裂,如人体某些高度分化的细胞,
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
(1)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其显著特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丝分裂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等;鸡胚的血细胞、蚕的睾丸上皮细胞等都是进行无丝分裂的;另外植
物的胚乳细胞 (在胚乳发育过程中由愈伤组织形成)、表皮细胞、根冠也
可进行无丝分裂。如图为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
(2)该细胞的分裂过程中______(填“进行”或“不
进行”) 分子的复制,______(填“能”或“不
能”)保证复制后的遗传物质平均分开。
进行
不能
(3)与有丝分裂相比,从经历时间和能量消耗角度考虑,你认为无丝
分裂应经历时间____,耗能____。


【资料2】 阅读分析教材115页“思维训练”。
(1)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与细胞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越大,细
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小
(2)分析物质扩散的体积/细胞体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
[答案] 细胞体积越大,物质扩散的体积/细胞体积越小,即细胞体积
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资料3】下图为草履虫细胞结构
图,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细胞体
积较大。细胞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
主要场所,其各项生命活动受细胞
(1)多细胞生物的大多数细胞都比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细胞核的控制范围
有限
核的控制,由于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的范围和能力有限,所以往往需要两
个细胞核来相互弥补。据此分析:
(2)细胞是不是越小越好?为什么?
[答案] 不是。细胞中有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细胞太小,就没
有足够的空间,细胞就不能正常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发挥出相应
的生理功能。
(3)综合以上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相对表面积与
体积的关系、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关系限制了细胞无限长大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例3 [2024·山东青岛高一月考] 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
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
相关变化
B.没有 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没
有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
子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

[解析]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
体的变化,因此而得名无丝分裂,A正确;无
丝分裂过程中有 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
成,但无染色体出现,B错误;无丝分裂无染
色体出现, 复制后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遗传物质
并没有减少一半,C错误;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
式,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错误。
例4 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缩小,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小鼠和大象的细胞体积相差很大
C.细胞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而不能无限长大
D.细胞器和酶等需要一定的空间,故细胞不能无限缩小

[解析] 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
的效率越低,A正确;小鼠和大象的细胞体积无明显差异,细胞数量
相差很大,B错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
有关,C正确;细胞中有酶等物质和细胞器,需要一定的空间,故细
胞不能无限缩小,D正确。
任务三 探究·实践——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等________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2)同一组织不同细胞的分裂是__________的,可以在同一时刻观察
处于______分裂时期的细胞。
(3)________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染成深色,高倍镜下能观察
________的形态和分布,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分生区
独立进行
不同
染色体
染色体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培养,待根长约 时选取生长
健壮的根尖。
(2)装片的制作
的盐酸
的酒精
相互分离开来
解离过度
甲紫溶液
染色体(质)着色
盖玻片
(3)实验观察
低倍镜观察:根据根尖特点找到________细胞(细胞呈________、排
列______)
高倍镜观察:先找出__________的细胞,再找__________________
的细胞,最后找间期细胞
分生区
正方形
紧密
分裂中期
前期、后期、末期
(4)绘图: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______简图。
中期
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培养根尖时,要经常换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加水中氧气,防止根进行
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选材时,需选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____的植物品种,剪
取根尖时不宜过长,保证选取的是______区细胞。选材一般在上午
10时至下午2时,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

分生
(3)严格控制解离时间,若时间过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时间过长,导致__________,则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制片。
压片时,细胞不易分离开
解离过度
(4)染色时间不能太短,否则染色体(质)不能完全着色;若染色时间
过长,则使细胞核其他部分等充满染色剂,无法分辨染色体。
(5)漂洗是为了洗去细胞内部的盐酸,因此要保证漂洗足够的时间,
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染色。
(6)在制片时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均匀分散开。
(7)实验中,观察的不是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因为在解离过程中细
胞已经______,要不断地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找到处于各个
分裂时期的细胞。
死亡
(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__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___________ 。

间期历时最长
例5 [2024·重庆长寿区高一期中] 图甲中、、、 表示洋葱根
尖的不同区域,图乙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的
显微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 区细胞,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
期为A期
B.图乙中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
C.此实验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D.D时期是纺锤丝牵引使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

[解析] 区细胞为分生区细胞,细胞分裂
旺盛,可进行有丝分裂,A是有丝分裂
的中期,此时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
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A正确;图乙中,B为有丝分裂的前
期,A为有丝分裂的中期,C为有丝分裂的末期,D为有丝分裂的后期,
则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 ,B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
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C正确;着
丝粒的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D错误。
例6 [2024·广东佛山高一月考] 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
丝分裂”实验中, 组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如下表所示
的操作步骤:
组别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1 -
2 -
3 -
注:“ ”表示已操作,“-”表示未进行该操作。
据表可知, 组同学不可能观察到实验结果的正确原因是( )
A.1组染色体未染上颜色,无法看清
B.2组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3组染色体没有颜色,模糊不清
D.3组染色体染上颜色,清晰可见
[解析] 第1组同学制作装片时未解离,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所以看
不清染色体,A错误;第2组同学制作装片时未漂洗,影响碱性染料
的染色,染色体着色很浅,看起来模糊不清,B错误;第3组同学制
作装片时未染色,染色体没有着色,模糊不清,观察不到染色体,C
正确,D错误。

备用习题
1.如图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持续观察细胞①,可见其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B.制片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细胞③中的深色杆状物质是染色体
D.细胞②所处时期出现核膜

[解析]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
经死亡,所以看不到①分裂为两个子细胞,A错误。
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出现错误操作导
致实验结果不理想。下列相关操作与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漏了解离过程,可能无法清晰观察到分生区细胞
B.遗漏了漂洗过程,可能无法清晰观察到染色体
C.增加染色时间,可以更好的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D.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后,不能观察到
一个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

[解析] 遗漏了解离过程,这样细胞不能彼此分离,即相互重叠,因此
实验结果很可能是无法清晰观察到分生区细胞,A正确;遗漏了漂洗
过程,而漂洗的作用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因此其实验结果很可
能是无法清晰观察到染色体,B正确;染色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其他
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C错误;由于在制作装片标本
时,要经过解离的步骤,解离液已使细胞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一个
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D正确。
3.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遗传物质也要复制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整个过程没有染色体的出现

[解析] 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A错误;无丝分裂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细胞分裂前遗传物质也要复制,以
便进行平均分配,B正确;无丝分裂因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
色体而得名,C、D正确。
4.下图中甲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乙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
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A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该细胞前一
时期的特点为 。
1∶2∶2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解析] 甲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细胞A中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
上,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A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1∶2∶2;该细胞前一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其特点为核仁
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2)图甲中的细胞A处于图乙的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段。图甲中
的细胞B的染色单体数为 条。
BC
0
[解析] 图甲中的A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即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
处于乙图的BC段。B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故图甲
的细胞B的染色单体数为0条。
(3)图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请写出图
乙AB所在时期的特点为
,经过AB段后,染色体的数量 (填“加
倍”“不变”或“减半”)。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不变
[解析] 图乙中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变为1,形成的原因是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图乙AB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变
为2,为有丝分裂间期,其特点为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经过AB段后,染色体的数量不变。
(4)有丝分裂过程中,动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具有的不同之处是

植物
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逐渐扩展,形成
新的细胞壁,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
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动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具有的不同之处是植
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逐渐扩展,形成
新的细胞壁,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
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练习册
[ 题,每题2分,共20分]
知识点一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2024·山西运城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核 和中心体的数目倍增
B.分裂间期核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解析] 分裂间期发生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复制,使核 和中心
体的数目倍增,A正确;分裂间期核 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
变,B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染
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
2.[2024·贵州贵阳高一月考]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与高等动物细
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的中央
B.都在有丝分裂前期通过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
C.高尔基体都在末期参与了细胞壁的形成
D.分裂间期均进行了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虚拟的,真实
不存在)上,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最
终形成植物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板的出现,A错误;高
等植物细胞与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会在前期形成纺锤体,动
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是两极发出
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高等植物的高尔基体在末期参与细胞壁
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存在该过程,C错误;动物细胞和
高等植物细胞在分裂间期都要进行物质准备,即均进行了 的复
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3.[2024·福建宁德高一月考]如图是某生物体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含中心体,该生物是低等植物
B.甲细胞所处的时期进行中心体复制
C.丙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图中未展示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末期
D.图中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 分子数的比例都


[解析] 题图所示细胞中含中心体,但是没有细胞壁,所以该生物是
动物细胞,A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在间期进行
复制,B错误;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
和中期,因此图中未展示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末期,C正确;图中甲、
丙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 分子数的
比例都是,乙细胞内没有染
色单体,因而三者的比例是 ,
D错误。
4.[2024·陕西延安高一月考]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6块装片,
编成1至6号,已知1号、3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的两
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来自另两个生物体的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
某同学按顺序观察其结构,结果如表,则其中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
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
编号 观察结果
1与5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2 细胞中部凹陷
3与6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4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A.1号、3号 B.4号、6号 C.5号、2号 D.4号、2号

[解析] 据表可知,1号、3号为低等植物细胞,4号、6号为高等植物细
胞,2号、5号为动物细胞。因此,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
期的装片依次是5号和2号。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5.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依赖于中心体。在中
心粒处组装的部分微管蛋白可连接到染色体
上,另一些则连接两极的中心体,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粒微管可将染色体连接到纺锤体上
B.低等植物细胞中可能也存在图示过程
C.两组中心粒开始分离的时间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
D.马达蛋白的牵拉使着丝粒分裂,进而使遗传物质均分

[解析] 由图示可知,动粒微管连接染色体和
纺锤体,能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
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A正确;动物细胞、低
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分裂
有关,其中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依赖于中心体,因此推测低等植物细
胞中可能存在图示过程,B正确;有丝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
胞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大量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所以
两组中心粒开始分离的时间可能在有丝分裂前期,C正确;着丝粒分裂
不是马达蛋白牵拉引起的,D错误。
知识点二 无丝分裂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6.[2024·广东江门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核膜消失和核仁解体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解析] 无丝分裂也能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中,如蛙的红细胞可进行
无丝分裂,A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但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B、D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
锤体,不出现核膜消失和核仁解体,C正确。
7.与蛙的红细胞相比,人的造血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
A.一个细胞一次增殖形成两个子细胞
B.细胞分裂前能进行 复制
C.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
D.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缢裂

[解析] 蛙的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
裂增殖,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细胞分裂一次, 复制一次,
分裂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但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
体的变化,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蛙的红细胞和人的造血
干细胞都是动物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缢裂,D不符合
题意。
8.[2024·湖北武汉高一期中]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
物质运输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网格部分表示 扩散的区域,
空白部分表示琼脂块未被 扩散的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浸泡时用勺子翻动琼脂,若挖动其表面对实验结果亦无影响
B.在边长 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本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物质
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D. 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
质运输效率

[解析] 浸泡时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注意不要用勺子将琼脂块
切开或挖动其表面,若挖动其表面,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
在不同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B错误;本实验可说
明,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就
越高,C错误; 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
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D正确。
知识点三 探究·实践——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9.[2024·湖南郴州高一月考]“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②指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则无须染色
B.向右侧移动装片可将①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①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目是②细胞的2倍
D.可通过统计全班同学每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平
均值来初步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时间长短

[解析] 实验应选择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洋
葱外表皮细胞不分裂,不可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错误。题图中①细胞位于左侧,故需要向左
侧移动装片将①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错误。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含有染色单体;②细胞中,着丝粒已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
条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
细胞分裂时各个时期所占比例不同,通过统计全班同学每个时期细胞数
目的平均值来初步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时间长短,D正确。
10.[2024·广西北海高一期末]用
不同浓度的药物 处理洋葱根尖一
段时间后,制片、观察并统计分
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数/观
A.药物 可能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如果不用药物处理,则有丝分裂指数大于
C.药物 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D.观察制作的装片可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
察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随着
药物 浓度增加,有丝分裂指数明
显下降,而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
细胞数/观察细胞数 ,说明
药物 可能作用于细胞周期中的分
裂间期,使得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减少,A正确;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
处于分裂间期,若不用药物 处理,则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据题
图可知不用药物处理,有丝分裂指数约为,B错误;药物 浓度为0
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 ,表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少,多数细胞处
于分裂间期,C错误;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有解离的环节,解离会将细胞
杀死,所以无法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分裂过程,D错误。
11.(10分)[2024·云南普洱高一月考] 如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
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2分)图示细胞中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______,处于相同分裂时期
的细胞是______。
A、B
B、C
[解析] 图示细胞中A和B没有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A处于有丝分
裂中期,B和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3分)若图A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后绘制得到的
示意图,则之后继续观察此细胞,细胞中的染色单体______
(填“会”或“不会”)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
制作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经过解
离已经死亡,视野中的细胞不会继续分裂
[解析] 制作装片时,细胞经过解离已经死亡,不会再发生变化,因
此继续观察此细胞,不会观察到染色单体消失。
(3)(3分)细胞B中有___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解析] 细胞B中有8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着丝粒已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4)(2分)若细胞C继续发展,将会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________,并
逐渐扩展形成新的________,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板
细胞壁
[解析] 若细胞C继续发展,将会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
胞板,细胞板会发展成细胞壁。
12.(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配制了不同溶液培养洋葱根尖细胞,培养
24小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
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观察的细胞总数
)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对照组
有丝分裂指数/% 13.42 11.78 ?
(1)(2分)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需要用
到质量分数为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混合液,其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混
合液,用解离液处理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5分)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
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可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可能是因为氟化钠能抑
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
期。已知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据此推测,与对照组相比,
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______。
用清水培养洋葱根尖细胞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升高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溶液的种类(氟化钠溶液和秋水仙素溶液),
因此对照组的处理是用清水培养洋葱根尖细胞。细胞分裂间期主要
进行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经 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后,有丝分
裂指数下降,可能是因为氟化钠能抑制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
成,从而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
形成,导致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增多,因此,与对照组相比,经
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升高。
【预习梳理】
一、1.(1)中心粒 间期 星射线 星射线 (2)细胞板
2.(1)染色体 平均分配 (2)遗传物质DNA 亲代 子代 稳定性 遗传
二、1.细胞核 核的中部
2.纺锤丝 染色体
3.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三、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任务活动】
任务一
[资料]
1.蛋白质 动物、低等植物 细胞壁 能量
2.(1)不一定。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变成染色体,及该阶段形成了纺锤体。
反馈评价
例1 A 例2 A
任务二
[资料1]
(1)无丝分裂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进行 不能 (3)短 少
[资料2]
(1)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小
(2)细胞体积越大,物质扩散的体积/细胞体积越小,即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资料3]
(1)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
(2)不是。细胞中有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细胞太小,就没有足够的空间,细胞就不能正常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发挥出相应的生理功能。
(3)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关系限制了细胞无限长大
反馈评价
例3 A 例4 B
任务三
1.(1)分生区 (2)独立进行 不同 (3)染色体 染色体
2.(2)2~3 mm 15%的盐酸 95%的酒精 相互分离开来 解离过度 甲紫溶液 染色体(质)着色 盖玻片
(3)分生区 正方形 紧密 分裂中期 前期、后期、末期
(4)中期
3.(1)增加水中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大 分生
(3)压片时,细胞不易分离开 解离过度
(7)死亡 (8)间 间期历时最长
反馈评价
例5 D 例6 C
【练习册】
1.A 2.D 3.C 4.C 5.D 6.A 7.C 8.D 9.D 10.A
11.(1)A、B B、C
(2)不会 制作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经过解离已经死亡,视野中的细胞不会继续分裂
(3)8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细胞板 细胞壁
12.(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用清水培养洋葱根尖细胞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升高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预习梳理】
一、1.(1)中心粒 间期 星射线 星射线
(2)细胞板
2.(1)染色体 平均分配 (2)遗传物质DNA 亲代 子代 稳定性 遗传
二、1.细胞核 核的中部
2.纺锤丝 染色体
3.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三、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解析] (1)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中心粒倍增,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开。
(3)人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且没有细胞核,不能再分裂。
(4)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变化。
(5)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6)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较长。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任务活动】
任务一
[资料] 1.蛋白质 动物、低等植物 细胞壁 能量
2.(1)不一定。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变成染色体,及该阶段形成了纺锤体。
反馈评价
例1 A [解析] 甲图所示时期,染色体散乱排列,所以为前期,该时期细胞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A正确;乙图所示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错误;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C错误;丁图为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丝,D错误。
例2 A [解析] 甲图细胞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代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A正确;乙图细胞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B错误;甲图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为细胞分裂的后期,此时还未出现细胞板,C错误;乙图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为0,D错误。
任务二
[资料1] (1)无丝分裂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进行 不能
(3)短 少
[资料2] (1)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小
(2)细胞体积越大,物质扩散的体积/细胞体积越小,即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资料3] (1)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
(2)不是。细胞中有众多的必需物质和细胞器,细胞太小,就没有足够的空间,细胞就不能正常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发挥出相应的生理功能。
(3)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关系限制了细胞无限长大
反馈评价
例3 A [解析]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而得名无丝分裂,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但无染色体出现,B错误;无丝分裂无染色体出现,DNA复制后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遗传物质并没有减少一半,C错误;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错误。
例4 B [解析] 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正确;小鼠和大象的细胞体积无明显差异,细胞数量相差很大,B错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有关,C正确;细胞中有酶等物质和细胞器,需要一定的空间,故细胞不能无限缩小,D正确。
任务三
1.(1)分生区 (2)独立进行 不同 (3)染色体 染色体
2.(2)2~3 mm 15%的盐酸 95%的酒精 相互分离开来 解离过度 甲紫溶液 染色体(质)着色 盖玻片
(3)分生区 正方形 紧密 分裂中期 前期、后期、末期
(4)中期
3.(1)增加水中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大 分生
(3)压片时,细胞不易分离开 解离过度
(7)死亡 (8)间 间期历时最长
反馈评价
例5 D [解析] c区细胞为分生区细胞,细胞分裂旺盛,可进行有丝分裂,A是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A正确;图乙中,B为有丝分裂的前期,A为有丝分裂的中期,C为有丝分裂的末期,D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则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B→A→D→C,B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正确;着丝粒的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D错误。
例6 C [解析] 第1组同学制作装片时未解离,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所以看不清染色体,A错误;第2组同学制作装片时未漂洗,影响碱性染料的染色,染色体着色很浅,看起来模糊不清,B错误;第3组同学制作装片时未染色,染色体没有着色,模糊不清,观察不到染色体,C正确,D错误。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A [解析] 分裂间期发生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复制,使核DNA和中心体的数目倍增,A正确;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
2.D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虚拟的,真实不存在)上,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最终形成植物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板的出现,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与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会在前期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是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高等植物的高尔基体在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存在该过程,C错误;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在分裂间期都要进行物质准备,即均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3.C [解析] 题图所示细胞中含中心体,但是没有细胞壁,所以该生物是动物细胞,A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在间期进行复制,B错误;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因此图中未展示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末期,C正确;图中甲、丙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例都是1∶2∶2,乙细胞内没有染色单体,因而三者的比例是1∶0∶1,D错误。
4.C [解析] 据表可知,1号、3号为低等植物细胞,4号、6号为高等植物细胞,2号、5号为动物细胞。因此,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5号和2号。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5.D [解析] 由图示可知,动粒微管连接染色体和纺锤体,能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A正确;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其中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依赖于中心体,因此推测低等植物细胞中可能存在图示过程,B正确;有丝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大量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所以两组中心粒开始分离的时间可能在有丝分裂前期,C正确;着丝粒分裂不是马达蛋白牵拉引起的,D错误。
6.A [解析] 无丝分裂也能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中,如蛙的红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A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B、D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不出现核膜消失和核仁解体,C正确。
7.C [解析] 蛙的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细胞分裂一次,DNA复制一次,分裂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但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蛙的红细胞和人的造血干细胞都是动物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缢裂,D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 浸泡时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注意不要用勺子将琼脂块切开或挖动其表面,若挖动其表面,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NaOH在不同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B错误;本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C错误;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D正确。
9.D [解析] 实验应选择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不分裂,不可作为该实验的材料,A错误。题图中①细胞位于左侧,故需要向左侧移动装片将①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错误。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染色单体;②细胞中,着丝粒已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细胞分裂时各个时期所占比例不同,通过统计全班同学每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平均值来初步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时间长短,D正确。
10.A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随着药物X浓度增加,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而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说明药物X可能作用于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使得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减少,A正确;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若不用药物X处理,则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据题图可知不用药物X处理,有丝分裂指数约为9%,B错误;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9%,表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少,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C错误;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有解离的环节,解离会将细胞杀死,所以无法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分裂过程,D错误。
11.(1)A、B B、C
(2)不会 制作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经过解离已经死亡,视野中的细胞不会继续分裂
(3)8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细胞板 细胞壁
[解析] (1)图示细胞中A和B没有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和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2)制作装片时,细胞经过解离已经死亡,不会再发生变化,因此继续观察此细胞,不会观察到染色单体消失。(3)细胞B中有8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着丝粒已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4)若细胞C继续发展,将会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会发展成细胞壁。
12.(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用清水培养洋葱根尖细胞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升高
[解析] (1)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用解离液处理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溶液的种类(氟化钠溶液和秋水仙素溶液),因此对照组的处理是用清水培养洋葱根尖细胞。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经0.1%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后,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可能是因为氟化钠能抑制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增多,因此,与对照组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升高。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有丝分裂的意义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
(1)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动物细胞有一对 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 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分裂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大量放射状的 ,两组中心粒之间的 形成了纺锤体。
(2)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 ,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2.有丝分裂的意义
(1)将亲代细胞的 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 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 ,因而在细胞的 和 之间保持了遗传的 。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 具有重要意义。
二、无丝分裂
1.过程:分裂时一般是 先延长, 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 和 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
3.实例: 等。
三、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的培养

装片的制作: → → →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倍增和分开分别发生在前期和中期。 ( )
(2)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除中心体之外的细胞器在子细胞中的分配是随机的。 ( )
(3)蛙的红细胞能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人的红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 )
(4)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变化。 ( )
(5)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鳞片叶肉表皮细胞。 ( )
(6)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 )
任务一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资料】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1.请分析与细胞周期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
细胞器 生物类型 作用时期 作用
核糖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但是 主要是分裂间期 各种 的合成
中心体 前期 纺锤体的 形成
高尔 基体 植物 末期 的 形成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提供
2.分析讨论
(1)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的一定是动物细胞吗 为什么
(2)有丝分裂过程中,为复制的染色体实现平均分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变化分别是什么
例1[2024·浙江宁波高一期中]下图为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四个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甲乙
丙丁
A.甲图所示时期,细胞中出现了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B.乙图所示时期,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丁图所示时期,染色体开始形成
例2图甲和乙代表两个不同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代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
B.乙图可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中心体
C.甲图处于细胞分裂的末期,判断依据为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
D.乙图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加倍并移向细胞两极
任务二 无丝分裂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资料1】除了蛙的红细胞外还有很多细胞也能进行无丝分裂,如人体某些高度分化的细胞,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等;鸡胚的血细胞、蚕的睾丸上皮细胞等都是进行无丝分裂的;另外植物的胚乳细胞(在胚乳发育过程中由愈伤组织形成)、表皮细胞、根冠也可进行无丝分裂。如图为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
(1)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 ,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其显著特点是 。
(2)该细胞的分裂过程中 (填“进行”或“不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填“能”或“不能”)保证复制后的遗传物质平均分开。
(3)与有丝分裂相比,从经历时间和能量消耗角度考虑,你认为无丝分裂应经历时间 ,耗能 。
【资料2】阅读分析教材115页“思维训练”。
(1)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与细胞大小的关系是 。
(2)分析物质扩散的体积/细胞体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3】下图为草履虫细胞结构图,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细胞体积较大。细胞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各项生命活动受细胞核的控制,由于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的范围和能力有限,所以往往需要两个细胞核来相互弥补。据此分析:
(1)多细胞生物的大多数细胞都比较小的原因是 。
(2)细胞是不是越小越好 为什么
(3)综合以上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 。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例3[2024·山东青岛高一月考]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相关变化
B.没有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没有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
例4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缩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小鼠和大象的细胞体积相差很大
C.细胞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而不能无限长大
D.细胞器和酶等需要一定的空间,故细胞不能无限缩小
任务三 探究·实践——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等 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2)同一组织不同细胞的分裂是 的,可以在同一时刻观察处于 分裂时期的细胞。
(3) 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染成深色,高倍镜下能观察 的形态和分布,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d培养,待根长约5cm时选取生长健壮的根尖。
(2)装片的制作
取材:剪取根尖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3)实验观察
低倍镜观察:根据根尖特点找到 细胞(细胞呈 、排列 )

高倍镜观察:先找出 的细胞,再找 的细胞,最后找间期细胞
(4)绘图: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简图。
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培养根尖时,要经常换水,目的是 。
(2)选材时,需选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 的植物品种,剪取根尖时不宜过长,保证选取的是 区细胞。选材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
(3)严格控制解离时间,若时间过短, ;若时间过长,导致 ,则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制片。
(4)染色时间不能太短,否则染色体(质)不能完全着色;若染色时间过长,则使细胞核其他部分等充满染色剂,无法分辨染色体。
(5)漂洗是为了洗去细胞内部的盐酸,因此要保证漂洗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染色。
(6)在制片时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均匀分散开。
(7)实验中,观察的不是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因为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 ,要不断地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找到处于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
(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 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 。
例5[2024·重庆长寿区高一期中]图甲中a、b、c、d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甲乙
A.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c区细胞,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为A期
B.图乙中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B→A→D→C
C.此实验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D时期是纺锤丝牵引使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
例6[2024·广东佛山高一月考]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1~3组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如下表所示的操作步骤:
组别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1 - + + + +
2 + - + + +
3 + + - + +
注:“+”表示已操作,“-”表示未进行该操作。
据表可知,1~3组同学不可能观察到实验结果的正确原因是 ( )
A.1组染色体未染上颜色,无法看清
B.2组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3组染色体没有颜色,模糊不清
D.3组染色体染上颜色,清晰可见第1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知识点一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2024·山西运城高一月考]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数目倍增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2.[2024·贵州贵阳高一月考]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与高等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的中央
B.都在有丝分裂前期通过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
C.高尔基体都在末期参与了细胞壁的形成
D.分裂间期均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2024·福建宁德高一月考] 如图是某生物体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含中心体,该生物是低等植物
B.甲细胞所处的时期进行中心体复制
C.丙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图中未展示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末期
D.图中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
4.[2024·陕西延安高一月考] 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6块装片,编成1至6号,已知1号、3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来自另两个生物体的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其结构,结果如表,则其中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 )
编号 观察结果
1与5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2 细胞中部凹陷
3与6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4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A.1号、3号 B.4号、6号
C.5号、2号 D.4号、2号
5.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依赖于中心体。在中心粒处组装的部分微管蛋白可连接到染色体上,另一些则连接两极的中心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粒微管可将染色体连接到纺锤体上
B.低等植物细胞中可能也存在图示过程
C.两组中心粒开始分离的时间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
D.马达蛋白的牵拉使着丝粒分裂,进而使遗传物质均分
知识点二 无丝分裂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6.[2024·广东江门高一月考] 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核膜消失和核仁解体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7.与蛙的红细胞相比,人的造血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
A.一个细胞一次增殖形成两个子细胞
B.细胞分裂前能进行DNA复制
C.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
D.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缢裂
8.[2024·湖北武汉高一期中] 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网格部分表示NaOH扩散的区域,空白部分表示琼脂块未被NaOH扩散的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浸泡时用勺子翻动琼脂,若挖动其表面对实验结果亦无影响
B.NaOH在边长1 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
C.本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D.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知识点三 探究·实践——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9.[2024·湖南郴州高一月考]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②指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则无须染色
B.向右侧移动装片可将①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C.①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目是②细胞的2倍
D.可通过统计全班同学每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平均值来初步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时间长短
10.[2024·广西北海高一期末] 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制片、观察并统计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药物X可能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如果不用药物X处理,则有丝分裂指数大于50%
C.药物X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D.观察制作的装片可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
11.(10分)[2024·云南普洱高一月考] 如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2分)图示细胞中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处于相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是    。
(2)(3分)若图A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后绘制得到的示意图,则之后继续观察此细胞,细胞中的染色单体    (填“会”或“不会”)消失,原因是                                  。
(3)(3分)细胞B中有    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原因是        。
(4)(2分)若细胞C继续发展,将会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    ,并逐渐扩展形成新的    ,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12.(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配制了不同溶液培养洋葱根尖细胞,培养24小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观察的细胞总数×100%)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对照组 0.1%的 氟化钠溶液 0.1%的 秋水仙素溶液
有丝分裂 指数/% 13.42 11.78
(1)(2分)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需要用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其目的是             。
(2)(5分)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            。经0.1%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可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可能是因为氟化钠能抑制               ,从而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已知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据此推测,与对照组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实验组有丝分裂指数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