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单元素养测评卷(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单元素养测评卷(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8 08:22:59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测评卷(五)
第6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5分,第Ⅱ卷55分,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4·吉林通化月考]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两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C.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D.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分裂间期,核DNA在复制后含量加倍
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位置,含染色单体
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
3.[2024·黑龙江哈尔滨月考]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制作装片的步骤依次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无法观察到某个特定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
C.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D.通常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多于中期
4.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动物皮肤细胞经培养发育成完整个体
D.小麦根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5.[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凋亡
A.幼红细胞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弱
B.幼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核基因组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C.排出细胞核、细胞器丧失等有利于红细胞运输氧气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6.[2024·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起到维持染色体稳定的作用。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端粒DNA序列的合成只能由端粒酶(RNA和蛋白质组成)催化完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端粒和端粒酶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B.端粒酶能为端粒DNA序列的合成提供所需的活化能
C.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序列会不断延长
D.研发提高端粒酶活性的药物有望延缓机体细胞的衰老
7.[2024·江西新余高一期末] 科学家发现一种胶原蛋白能够驱动干细胞之间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对于维持“年轻态”的皮肤至关重要。“干细胞间竞争”由胶原蛋白基因(COL17A1)驱动,而COL17A1的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COL17A1表达水平较高的干细胞会牢固地锚定于基底膜,且对称分裂,并将附近COL17A1表达水平较低的细胞排挤出去,这样的细胞间竞争有助于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皮肤细胞衰老出现的老年斑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B.当大多数干细胞中的COL17A1表达水平都降低时,皮肤随之衰老
C.COL17A1是皮肤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可控制皮肤细胞分裂
D.COL17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干细胞间存在差异,从而促使细胞坏死
8.[2024·四川乐山高一月考]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细胞内的待降解成分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包裹,在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在细胞自噬中起主要作用
B.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细胞受到损伤或微生物入侵时,不能完成细胞自噬
D.细胞自噬异常不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9.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真核生物进行①过程的方式只有有丝分裂
B.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②过程能够增加细胞的种类
C.③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D.④过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没有积极意义
10.Klotho基因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基因,它通过调控离子通道、信号通路或其他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衰老、保护肾脏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研究发现,Klotho基因缺陷的小鼠寿命缩短了80%,而过度表达Klotho基因后能够延长雄鼠30.8%、雌鼠19.0%的寿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高等动物衰老的细胞内Klotho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了抑制
B.衰老的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C.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能会攻击Klotho基因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
D.将更多的Klotho基因转入细胞后就能完全阻止细胞衰老
11.[2024·河南郑州月考] 如图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c图细胞的前一个时期进行了中心体的复制
C.c图所示细胞内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1
D.b图可表示低等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12.[2024·江苏南通高一月考] 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某一阶段出现异常时,细胞会通过调控排除故障,或中断细胞周期处于静息状态。如缺少某种氨基酸时,细胞会终止间期蛋白质的合成,变成静息状态,补充营养后,则重新启动合成。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B.进入分裂期,中心粒倍增,并在移向细胞两极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蛋白质合成中断后,重新启动的过程受核酸调控
D.观察细胞分裂时,应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
13.[2024·吉林长春月考] 如图甲和图乙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甲的EF段
B.图甲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量加倍
C.图乙中a对应图甲中的EF段,c对应图甲中的CD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乙中d所示的情况
14.图甲为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示意图,图乙中曲线A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是着丝粒分裂后两着丝粒之间的距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实验中h越大,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的体积也越大
B.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
C.图乙中曲线A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图乙中曲线B出现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导致着丝粒的分裂
1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8分)[2024·四川南充月考] 细胞内的基因可分为管家基因(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基因)和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两类,下表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 基因存在情况 基因表达情况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胰岛B细胞 √ √ √ √ √ √
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 √ √ √ √ √ √
神经细胞 √ √ √ √ √ √
(1)(2分)四种基因中可能属于管家基因的是    。
(2)(5分)甲基因    (填“能”或“不能”)表示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理由是                     。
(3)(5分)由题意可知,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细胞分化的标志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中合成了某种特有的   ,该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从细胞水平看,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细胞。
(4)(6分)理论上讲,三种细胞的细胞核    (填“均具有”“均不具有”或“不全具有”)全能性,原因是                      。
17.(20分)[2024·陕西咸阳月考]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疾病。我国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将治疗该病的某种特效药列入医保。图甲表示骨髓造血干细胞(2n=46)正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像(只列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图甲中[①]为    ,该结构复制后在细胞分裂    期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其间有[④]    相连。
(2)(8分)研究发现,90%~95%的“慢粒”患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骨髓造血干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    条,处于该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    ,图乙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             。
(3)(2分)该种特效药能抑制DNA的复制,“慢粒”患者使用该药后,癌变细胞将停留在图乙的    (填字母)段前。
(4)(4分)骨髓造血干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18.(17分)[2024·江西赣州高一期中] 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是一种具有凋亡诱导活性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分布在线粒体的膜间隙。解脲支原体(UU)感染人体后会促使精子中的线粒体释放出AIF,AIF能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从而诱导精子凋亡,引起男性不育。目前研究发现UU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导致抗生素治疗UU感染性不育症疗效显著降低。实验小组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构建UU感染模型,并探究中药知柏地黄汤的治疗效果,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 (AIF浓度pg/mL)
甲 膀胱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处理12h后,胃部灌入适量生理盐水 150
乙 膀胱注射等量UU悬液,处理12h后,胃部灌入等量生理盐水 270
丙 处理X 165
(1)(4分)细胞凋亡指的是                      ,线粒体释放的AIF能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从而诱导精子凋亡,则AIF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在     。
(2)(7分)分析该实验,处理X应为                    ,该实验设置甲组实验可以作为乙组实验的对照组,甲组作为乙组的对照组的目的是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中药知柏地黄汤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治疗UU感染性不育症。
(3)(6分)线粒体损伤还会释放自由基,自由基通常是具有很强氧化性的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自由基损害细胞主要表现为                                             (答出2点即可),自由基损害细胞会导致细胞衰老,从细胞核的角度阐述细胞衰老会出现哪些特征                               。 单元素养测评卷(五)
1.B [解析] 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水分减少,同时与衰老相关的酶活性提高,呼吸酶等多种酶活性减弱,A正确;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细胞坏死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B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是被动的,C正确;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正确。
2.B [解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核DNA的复制,且复制后核DNA含量都加倍,A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的;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且都含染色单体,C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粒都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D正确。
3.A [解析] 制作装片的步骤依次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解离过程导致细胞死亡,所以无法观察到某个特定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B正确;每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的,在同一视野中可能不同细胞所处的时期不同,所以不同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正确;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最长,所以通常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多于中期,D正确。
4.D [解析] 玉米种子不是单细胞,其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不能说明它能分化成其他所有类型的细胞,该过程没有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目前还不能将动物皮肤细胞培养成完整个体,C错误;小麦根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小麦根部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5.D [解析] 幼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所以幼红细胞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弱,A正确;幼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核基因组相同,幼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正确;排出细胞核、细胞器丧失等,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红细胞运输氧气,C正确;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等细胞器和细胞核,没有基因,因此不存在基因的表达过程,D错误。
6.D [解析] 分析题意,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端粒是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由此可知端粒酶不能为端粒DNA序列的合成提供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C错误;根据端粒学说可知,细胞的衰老与端粒缩短有关,而端粒DNA序列的合成只能由端粒酶催化完成,故研发提高端粒酶活性的药物有望延缓机体细胞的衰老,D正确。
7.B [解析] 人类皮肤细胞衰老出现的老年斑是色素积累所致,A错误;当大多数干细胞中的COL17A1表达水平都降低时,干细胞间竞争减弱,无法有效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皮肤随之衰老,B正确;COL17A1不是皮肤细胞特有的基因,且它驱动的是干细胞之间的竞争,而非直接控制皮肤细胞分裂,C 错误;COL17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干细胞间存在差异,促使的是细胞间的竞争,而非细胞坏死,D错误。
8.B [解析]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细胞自噬增强,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正确;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C错误;细胞自噬异常,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等无法清除,会导致细胞生命活动紊乱,D错误。
9.B [解析] 真核生物进行①细胞增殖的方式除有丝分裂外还有无丝分裂等,A错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②细胞分化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因此能够增加细胞的种类,B正确;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含水量下降,多种酶活性下降,C错误;④细胞凋亡过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D错误。
10.D [解析] Klotho基因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基因,它通过调控离子通道、信号通路或其他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所以高等动物衰老的细胞内Klotho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了抑制,A正确;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B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Klotho基因的表达可抵抗衰老,而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导致细胞衰老,可能是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攻击Klotho基因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研究发现,Klotho基因缺陷的小鼠寿命缩短了80%,而过度表达Klotho基因后能够延长雄鼠30.8%、雌鼠19.0%的寿命,说明细胞衰老不是只与Klotho基因有关,且并非转入的Klotho基因越多,表达形成的蛋白质就越多,故将更多的Klotho基因转入细胞后不能完全阻止细胞衰老,D错误。
11.C [解析] a图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c图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可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c图的前一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复制的时期为分裂间期,c图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比例为1∶1,B错误,C正确;b图无细胞壁,不能表示植物细胞,D错误。
12.B [解析] 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停止分裂,减少利用物质和能量,A正确;中心粒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而不是分裂期,B错误;蛋白质合成中断后,重新启动的过程为细胞分裂的相关过程,细胞分裂的进程受基因(核酸)调控,C正确;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观察细胞分裂,这样比较容易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D正确。
13.D [解析] 图甲中的CD段包括G2期、前期和中期,其中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A错误。图甲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错误。图乙中a染色体数为4n,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对应图甲中的EF段;c时期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a时期减少一半,可对应图甲中的AB段(G1期),C错误。图乙中d表示染色体数∶核DNA数=2∶1,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这种情况,D正确。
14.D [解析] 图甲实验中,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的深度相同,边长h越大,物质扩散的体积也越大,A正确;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但细胞的体积不是越小越好,B正确;图乙曲线A表示从10 min左右开始距离逐渐减小,即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减小,说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着丝粒的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D错误。
15.C [解析] 正常细胞在完成DNA复制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故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是受到抑制的,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细胞进入分裂前期,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CDK1磷酸化过程一致,而正常细胞可以发生去磷酸化使CDK1磷酸化水平下降,而感染BYDV的细胞CDK1磷酸化水平下降幅度较正常细胞明显减小,说明BYDV的M蛋白影响的是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导致细胞在完成DNA复制且物质准备充分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D正确。
16.(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8分)
(1)丁(或丁基因)
(2)不能 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3分)
(3)基因选择性表达 蛋白质(3分)
(4)均具有 细胞核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或全套遗传物质或基因)(4分)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均表达,因此丁基因可能属于管家基因。(2)甲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因此甲基因能表示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不能表示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4)由于细胞核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或全套遗传物质或基因),所以三种细胞的细胞核均具有全能性。
17.(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20分)
(1)中心体 前 纺锤丝(或星射线)
(2)92 1∶1∶0(3分)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分)
(3)bc
(4)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内陷完成细胞质分裂(4分)
[解析] (1)图甲中①为中心体,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复制后在前期分开并分别移向两极,其间有④纺锤丝(或星射线)相连。(2)骨髓造血干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加倍,细胞还未分裂,此时染色体数最多,所以骨髓造血干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46×2=92(条),处于该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1∶1∶0。图乙中de段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由2变为1,这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该种特效药能抑制DNA的复制,图乙中bc段表示分裂间期的DNA复制阶段,因此“慢粒”患者使用该药后,癌变细胞将停留在图乙的bc段前。(4)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板会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骨髓造血干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在有丝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
18.(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7分)
(1)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细胞核
(2)膀胱注射等量UU悬液,处理12h后,胃部灌入等量知柏地黄汤 检测UU感染模型小鼠是否构建成功(3分) 可以
(3)攻击生物膜,损伤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降低(3分) 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3分)
[解析] (1)细胞凋亡指的是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AIF能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基因主要在细胞核中,因此AIF发挥作用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2)分析该实验,该实验中处理X为膀胱注射等量UU悬液,处理12h后,胃部灌入等量知柏地黄汤,作为治疗组。甲组为空白对照组,始终为健康小白鼠。甲组作为乙组的对照组的目的是检测UU感染模型小鼠是否构建成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中药知柏地黄汤可以用来治疗UU感染性不育症。(3)自由基会损害细胞主要表现在自由基攻击生物膜,损伤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降低。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的特点有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