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3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3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18 04:5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列举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珍稀动物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能解释导致我国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环境污染等。
4.能够提出保护我国珍稀动物的合理建议,并积极参与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
5.培养对我国珍稀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种类、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理解导致我国珍稀动物濒危的原因。
3.掌握保护我国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珍稀动物保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珍稀动物行动的意识和热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物世界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常见动物的生活场景,最后画面定格在几种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的图片上。
2.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动物,那最后出现的这几种动物,大家认识吗 它们和我们常见的动物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引导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精彩的动物世界视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以常见动物引入,最后聚焦珍稀动物,形成对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知识讲解
1.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几种典型珍稀动物的图片,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朱鹮、藏羚羊等,并结合地图简要介绍它们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
教师详细讲解每种珍稀动物的外观特征,例如大熊猫有着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金丝猴毛色金黄,头圆耳短,尾巴长。同时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如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主要栖息在四川 、陕西和甘肃的山区;金丝猴群居生活,以野果、嫩芽、竹笋等为食,多栖息在高山密林中。
2.珍稀动物的重要价值
生态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珍稀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如大熊猫食用竹子,对控制竹子的生长数量和分布有一定作用,维持了山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扬子鳄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它的活动对湿地的水质和植被等都有影响。
科学研究价值:讲解珍稀动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例如,通过研究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可以了解哺乳动物的演化规律;研究朱鹮的繁殖习性,有助于探索濒危鸟类的繁殖机制。
文化价值:介绍珍稀动物在我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金丝猴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结合地图的方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分布,增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详细讲解珍稀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动物。从生态、科学研究和文化三个方面阐述珍稀动物的价值,让学生全面认识珍稀动物的重要性,为后续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奠定基础。
三、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珍稀动物数量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呢 "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提示学生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3.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归纳出导致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栖息地破坏:随着人类的发展,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开垦荒地、修建道路等活动,破坏了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使它们失去了生存空间。例如,大熊猫的栖息地由于森林砍伐而不断缩小。
过度捕猎:为了获取珍稀动物的皮毛、肉、药材等,一些不法分子进行非法捕猎。如藏羚羊曾因羊绒的高额价值而遭到大量捕杀。
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等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了珍稀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例如,水质污染会影响水生珍稀动物的生存。
自然灾害和疾病: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以及动物疾病的传播,也会对珍稀动物的数量产生影响。
设计意图:组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思考导致珍稀动物濒危的原因,能够加深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归纳出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珍稀动物生存的巨大影响。
四、案例分析
1.展示大熊猫保护的成功案例:介绍我国为保护大熊猫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育研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等。展示大熊猫数量逐渐增加、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的成果。
2.组织学生分析大熊猫保护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再展示藏羚羊保护的案例:讲述藏羚羊曾经面临的严重捕杀情况,以及我国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保护站、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使藏羚羊数量得到恢复的过程。
4.让学生对比大熊猫和藏羚羊的保护案例,讨论不同保护措施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我国在珍稀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保护成功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示,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有效的保护方法和策略。对比不同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使学生明白保护珍稀动物需要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五、方案设计
1.提出任务:“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珍稀动物的现状、濒危原因和一些成功的保护案例。请大家分组为保护我国的珍稀动物设计一个可行的保护方案。”
2.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方向,如宣传教育、栖息地保护、法律监管、人工繁育等。
3.各小组进行讨论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小组完善方案。
4.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保护方案,包括方案的目标、具体措施、实施步骤等。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和建议,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
5.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鼓励学生将方案中的一些可行措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设计意图:设计保护方案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保护方案的设计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小组展示和交流评价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特征、价值、濒危原因和保护措施等。
2.强调保护珍稀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科学研究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珍稀动物保护问题,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珍稀动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布置作业
1.让学生制作一份以“保护我国珍稀动物”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包括珍稀动物的介绍、濒危原因和保护措施等。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收集有关珍稀动物保护的资料,了解更多的保护故事和最新动态。
板书设计
我国的珍稀动物
大熊猫 金丝猴 扬子鳄 朱鹮 藏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