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
地理试卷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2023年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减差异巨大,人口的省际迁移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
因。下表示意2023年我国四大直辖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
直辖市
甲市
乙市
丙市
丁市
人口变化/万人
11.56
1.5
1
-21.91
增长率/%
0.47
0.07
0.07
-0.68
1.2023年丁市的人口变化与甲市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资源禀赋
C.产业结构
D.消费水平
2.为应对常住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丁市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调整婚育政策
②严控人口外流
③改善营商环境
④推进智能制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山东青岛港利用“海铁直运”“海运快航十海外仓”等模式,开通“天天班”直达东南亚
的航线,实现了跨境电商包裹“随到随查随放随发”,降低了运输成本,扩大了市场份额。据此完
成35题。
3.影响青岛港开通“天天班”直达东南亚航线的关键因素是
A.运输需求
B.货运模式
C.地理位置
D.航海技术
4.“天天班”直达东南亚航线扩大了青岛港的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
A.运输距离缩短
B.运输范围扩大
C,物流效率提高
D.中间环节增加
5.青岛直达东南亚的电商包裹实现“随到随查随放随发”,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WWPS Office
快拍即存·WPS拍照扫描
易县位于太行山下,柿子种植历史悠久,是河北省最大柿子产区。2024年,当地通过与多所
高校合作,采用技术手段,利用全自动设备将柿子做成“冰柿”,并组建由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
大户构成的柿子产业发展联盟,配备电商直播基地、物流配套设施,生产出冰激凌式冰柿、柿饼、
柿子醋、柿子酒等产品,促进了柿子衍生产业的迭代升级,易县柿子成为畅销海内外的“黄金果”。
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易县生产“冰柿”的主导因素是
A.果品品质
B.物流配套
C.加工能力
D.市场需求
7.易县建立柿子产业发展联盟吸引到在此集聚的产业可能有
①仓储与物流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文旅与文创业
④金融服务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易县柿子变成“黄金果”,主要得益于
A.国家政策支持
B.柿树栽培广泛
C.加工工艺创新
D.销售模式先进
巴木错地处青藏高原中部,为内流盐湖。该湖泊流域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降水集中在
6一9月,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湖泊水位变化对湖面降水、入湖径流、湖面蒸发的反映敏感;
6一9月,湖泊水位降低时湖面水分蒸发量增加。图1示意巴木错水系状况及四个湖水采样,点,
图2示意2022年6一9月巴木错湖湖泊水位差值(当月湖泊水位一上月湖泊水位)的逐月状况。
据此完成9~11题。
90°
9130
31°40
3120
·观测点
一y河流
31o
巴木错
流域边界
图1
300
2022年
200
100
0
-100
-200
6
7
8
9
月份
图2
9.图1四个采样点中,湖水平均盐度最高的可能是
A采样点①
B.采样点②
C.采样点③
D.采样点④
10.2022年巴木错湖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11.6一9月,巴木错湖水位降低时湖面水分蒸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床出露面积增加,地表升温增多
B.太阳高度增大,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
C.湖泊水域面积缩小,地表反射增强
D.白昼时间延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多
WWPS Office
快拍即存·WPS拍照扫描邯郸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
地理参考答案
命卷意图
本套试卷的命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依据普通高中课
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命制。试卷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依托,落实教育要培
养品德的根本任务,充分展现出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激发学生责任感
试卷巧妙融入了我国“双碳”目标、能源结构调整这些重大战略相关内容。例如第
19题以雅下水电站的建设为情境,从水电站建设的区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国家安全
的角度,体现我国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方向,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到
国家前沿科技或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二、凸显学科特性,提升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去发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地理学科突出的特点。
例如第17题以物汤水水帘洞为情境,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条
件和外力作用与地貌三个角度,侧重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三、借助学术情境,培养地理实践与探究能力
通过特定的学术情境,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和探究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
神。如第15~16题以调水调沙前和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丰度的空间
分布为情境,考查调水前后黄河口临近海域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
导学生从分析单一要素转变为对整个区域进行思考,考查运用地理原理解释真实地理现
象的能力。
四、深入挖掘地理现象本质,熟练运用思维方法
通过延伸问题的逻辑链条,把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过程展现出来,这是评
价学生思维品质的好办法。如第18题第(1)小题考查副高与暴雨的关系,第(2)小题
考查尝试定义地理概念的能力,第(3)小题解释华北平原夏季夜雨形成的原因。试题从
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去深入探究复杂问题的本质,在深入分析和
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维品质。
一、选择题
题号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IA C
D
D
B
A
A
D
B
1.C解析:结合文字信息和表中信息可知,丁市和甲市人口的变化均是劳动力的省际迁移所致,而不同的
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同,影响人口的净迁入和净迁出,进而导致人口的净增减,C正确;与重庆相
比,上海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资源禀赋小,消费水平高,这些是不利于人口迁入的因素,ABD错误。故
选C。
高三地理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