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篇名句默写
1.(2025 肥城市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作诗,善用“空“字。“空”字有“皎皎空中孤月轮”中的“天空”之意;还有“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空寂”之意;亦有“去来江口守空船”中的“空无,没有”之意;更有“ ”(李白《将进酒》)中的“徒然,白白地”之意。
(2)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李密《陈情表》“ , ”就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3)唐宋诗词中常用典故收尾,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如“ , ”。
2.(2025 邵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 , ”两句来表明自己治国能力的不足,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其谦逊的态度。
(2)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的“ , ”,写词人于萧条冷落中,仍泛舟于洞庭之上,心神不动,气魄不减。
(3)“窗”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象,拥有独特的美感,古人常常借它来表情达意,例如:“ , 。”
3.(2025 田家庵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自己如果治理一个危难中的中等国家,三年之后,“ , ”。
(2)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 , ”两句,通过河中画船、天空飞鸟描绘出长江上的美丽景色。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相邻的两个数字来表示一个大概、差不多的数量,这种用法在古诗词中也很常见,如“ , ”。
4.(2025 湖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卫同学在学习方面有“拖延症”,老师检查他背诵《谏太宗十思疏》,听到“ , ”这一句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魏征用“十思”劝谏的何止是太宗。
(2)这一期班级诗词鉴赏会的主题是“月”,谈到写月色有形有声,小蓝同学最推崇“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小关同学却引张若虚的“ , ”来比较,众人都说难分伯仲。
(3)琴棋书画是文人雅事,它们常出现在唐宋诗词中,例如描述书法的句子“ ”,描写下棋的句子“ ”。
5.(2025 翠屏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春江花月夜》“ , ”这两句就是很好的例子,孤月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写照。
(2)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AI行业的出现,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学生业绩赶超老师的事例,许多人用韩愈的《师说》中的“ , ”发出了对这一现象的感慨。
(3)诗(词)人情感细腻,观察细致,往往喜欢用斑白的双鬓抒发年事已高之感,例如:“ , 。”
6.(2025 增城区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国风》好色而不淫, 。(司马迁《屈原列传》)
(2)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3)李白《蜀道难》中“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 ”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4)《蜀相》中的“ , ”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7.(2025 吉州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李清照居所“归来堂”就取义于《归去来兮辞并序》,她的号“易安居士”也取自这篇辞中的“ , ”两句。
(2)古人常以“管弦”“丝竹”代指音乐,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以“ ”一句表达送客无音乐的遗憾,又以“ ”一句表达在远谪之地无音乐的苦闷。
(3)夜晚,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常常能引发古人的情思,例如古诗中就有“ , ”两句。
8.(2025 山东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先驱踏荆棘,破晓照前程。”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来表达自己甘当先锋,为国效忠的情怀。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青山本是自然物,是客观的存在,但是在古典诗词中文人将深情倾注于其中,赋予其独特的气质,比如“ , ”。
9.(2025 齐齐哈尔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答司马谏议书》中“ , ”两句,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概括。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3)某短视频博主剪辑“数字里的中国”时,引用了包含数字“三”的古诗句,如“ , ”,加强了画面节奏感。
10.(2025 番禺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盘庚迁都,“ , ”,百姓与为官者都有怨气。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列举盘庚迁都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有众多反对者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
(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声“ ”。
(3)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一句,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11.(2025 铁东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里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都浓缩在“ , ”中。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按照种树的需要把树种好后,就“ , ”了,就让它自然成长。
(3)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 ”。
12.(2025 青秀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在中国古代具有军事防御的重要功能,这从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就可以看出。
(2)《红楼梦》中,黛玉对香菱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便把陶渊明《归园田居》的“ , ”翻了出来。
(3)借代手法具有增强语言形象性与表现力的作用,这种手法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 , ”。
13.(2025 海淀区校级三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扬州慢》中,姜夔化用杜牧曾经描写扬州繁华的句子:“ ,波心荡, 。”
(2)杂言古体诗《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冲击山崖,使大右滚动而下,山谷间响起雷鸣声的句子是:“ , 。”
(3)有人问郭氏种树的经验,他开宗明义地说:“ ,能顺木之天, 。”
(4)《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领略到自然万物之美后,发出“ , ”的生命感叹。
14.(2025 江西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一些指责进行辩驳,表明推进改革变法的决心,其中“ , ”两句是对“征利”的指责进行的辩驳。
(2)小真在石钟山游玩,听到有人说石钟山因“扣石发声”而得名,他想引用苏轼《石钟山记》中的“ , ”两句来质疑这种说法。
(3)中国神话故事内涵丰富,颇具魅力。古代很多诗人(词人)在诗词中化用神话故事来表情达意,如“ , ”。(不能填写本试卷中的诗句)
15.(2025 无极县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而今,中华民族对“为官先为人”的品质要求一以贯之。我们党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也说明党对领导干部做人的严格要求。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树木、清泉为喻,对执政者提出了“ , ”的要求。
(2)屈原《离骚》中与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用到相同意象的一句是“ , ”。
(3)视听结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诗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立体,也能为读者创设身临其境之感,如“ , ”。
16.(2025 广西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跨年音乐会上,乐曲时而婉转流利,时而梗塞不畅,小明联想到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用“ , ”描绘过这样的声音。
(2)《登泰山记》中姚鼐于日观亭赏景,“ ”和“ ”两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日出前后山峰的形象,生动传神。
(3)古诗词中的“西风”一般指秋风,如“ , ”两句,就用“西风”来指秋风。
17.(2025 宝鸡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并序》中,诗人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联想到自身遭遇,发出了“ , ”的感慨,这两句将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紧紧相连,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者的共同命运。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醒唐太宗,国家大业初始往往能做到“ ”,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所以君主应在“ ”之时,就要心怀忧惧,谨慎行事,不可懈怠。
(3)研学小组开展“自然与人生”主题探究时,有同学用“ , ”两句感慨人类生命与亘古奔流的江水形成强烈对比。
18.(2025 深圳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描写了金鼓震天的盛大出征场面,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浩浩荡荡、气势壮阔的行军图。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个成语表现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老师布置了一篇以“梦”为话题的短文写作,小华想引用一些带有“梦”字的诗句来增加文化底蕴,他想到可以用“ , ”两句。
19.(2025 河南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教育孩子应顺应他们的天性,可借鉴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 , ”的种树经验。
(2)小丽看到古装剧中女主人公起床后对镜梳妆、将花簪上鬓角的情景时,想到了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 , ”两句。
(3)梦,是唐诗的重要元素,诗人借梦或抒情,或言志,或寄寓哲理,如“ , ”。
20.(2025 温江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
(3)社日,指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作为古代的重要节日,“社”也时常出现在宋代诗词中,如“ , ”。
名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25 肥城市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作诗,善用“空“字。“空”字有“皎皎空中孤月轮”中的“天空”之意;还有“ 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空寂”之意;亦有“去来江口守空船”中的“空无,没有”之意;更有“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中的“徒然,白白地”之意。
(2)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李密《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就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3)唐宋诗词中常用典故收尾,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如“ 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
【答案】(1)空山凝云颓不流 莫使金樽空对月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3)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空山凝云颓不流 莫使金樽空对月(重点字:樽)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重点字:逵)
(3)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重点字:廉)
2.(2025 邵阳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 如其礼乐 , 以俟君子 ”两句来表明自己治国能力的不足,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其谦逊的态度。
(2)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的“ 短发萧骚襟袖冷 , 稳泛沧浪空阔 ”,写词人于萧条冷落中,仍泛舟于洞庭之上,心神不动,气魄不减。
(3)“窗”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象,拥有独特的美感,古人常常借它来表情达意,例如:“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答案】(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2)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重点字:俟)
(2)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重点字:骚)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重点字:剪)
3.(2025 田家庵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自己如果治理一个危难中的中等国家,三年之后,“ 可使有勇 , 且知方也 ”。
(2)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两句,通过河中画船、天空飞鸟描绘出长江上的美丽景色。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相邻的两个数字来表示一个大概、差不多的数量,这种用法在古诗词中也很常见,如“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答案】(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3)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重点字:方)
(2)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重点字:鹭))
(3)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重点字:两)
4.(2025 湖北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卫同学在学习方面有“拖延症”,老师检查他背诵《谏太宗十思疏》,听到“ 忧懈怠 , 则思慎始而敬终 ”这一句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魏征用“十思”劝谏的何止是太宗。
(2)这一期班级诗词鉴赏会的主题是“月”,谈到写月色有形有声,小蓝同学最推崇“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小关同学却引张若虚的“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来比较,众人都说难分伯仲。
(3)琴棋书画是文人雅事,它们常出现在唐宋诗词中,例如描述书法的句子“ 矮纸斜行闲作草 ”,描写下棋的句子“ 闲敲棋子落灯花 ”。
【答案】(1)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2)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3)矮纸斜行闲作草 闲敲棋子落灯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结合语境,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解答】故答案为:
(1)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重点字:懈)
(2)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重点字:砧)
(3)矮纸斜行闲作草 闲敲棋子落灯花(重点字:矮)
5.(2025 翠屏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这两句就是很好的例子,孤月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写照。
(2)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AI行业的出现,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学生业绩赶超老师的事例,许多人用韩愈的《师说》中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发出了对这一现象的感慨。
(3)诗(词)人情感细腻,观察细致,往往喜欢用斑白的双鬓抒发年事已高之感,例如:“ 尘满面 , 鬓如霜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重点字:孤)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贤)
(3)尘满面 鬓如霜(重点字:鬓)
6.(2025 增城区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司马迁《屈原列传》)
(2)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屈原《离骚》)
(3)李白《蜀道难》中“ 连峰去天不盈尺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 飞湍瀑流争喧豗 ”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4)《蜀相》中的“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答案】(1)《小雅》怨诽而不乱
(2)忍尤而攘诟
(3)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4)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小雅》怨诽而不乱(重点字:诽)
(2)忍尤而攘诟(重点字:攘、诟)
(3)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重点字:豗)
(4)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重点字:频、烦)
7.(2025 吉州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李清照居所“归来堂”就取义于《归去来兮辞并序》,她的号“易安居士”也取自这篇辞中的“ 倚南窗以寄傲 , 审容膝之易安 ”两句。
(2)古人常以“管弦”“丝竹”代指音乐,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以“ 举酒欲饮无管弦 ”一句表达送客无音乐的遗憾,又以“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一句表达在远谪之地无音乐的苦闷。
(3)夜晚,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常常能引发古人的情思,例如古诗中就有“ 又闻子规啼夜月 , 愁空山 ”两句。
【答案】(1)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2)举酒欲饮无管弦 终岁不闻丝竹声
(3)示例: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重点字:膝)
(2)举酒欲饮无管弦 终岁不闻丝竹声(重点字:终)
(3)示例: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重点字:啼)
8.(2025 山东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先驱踏荆棘,破晓照前程。”屈原在《离骚》中用“ 乘骐骥以驰骋兮 , 来吾道夫先路 ”两句来表达自己甘当先锋,为国效忠的情怀。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两句,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青山本是自然物,是客观的存在,但是在古典诗词中文人将深情倾注于其中,赋予其独特的气质,比如“ 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 ”。
【答案】(1)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重点字:骐、骥)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
(3)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重点字:竟)
9.(2025 齐齐哈尔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答司马谏议书》中“ 度义而后动 ,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两句,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概括。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3)某短视频博主剪辑“数字里的中国”时,引用了包含数字“三”的古诗句,如“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加强了画面节奏感。
【答案】(1)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重点字:义)
(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点字:竭)
(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重点字:烦)
10.(2025 番禺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盘庚迁都,“ 胥怨者民也 ,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百姓与为官者都有怨气。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列举盘庚迁都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有众多反对者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
(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多于机上之工女 ”,嘈杂的音乐声“ 多于市人之言语 ”。
(3)杜甫《登岳阳楼》中“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一句,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答案】(1)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2)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重点字:胥)
(2)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重点字:机)
(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重点字:坼)
11.(2025 铁东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里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都浓缩在“ 这次第 ,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中。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按照种树的需要把树种好后,就“ 勿动勿虑 , 去不复顾 ”了,就让它自然成长。
(3)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答案】(1)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2)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重点字:第)
(2)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重点字:虑)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重点字:破)
12.(2025 青秀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在中国古代具有军事防御的重要功能,这从贾谊《过秦论》中“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却匈奴七百余里 ”两句就可以看出。
(2)《红楼梦》中,黛玉对香菱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便把陶渊明《归园田居》的“ 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 ”翻了出来。
(3)借代手法具有增强语言形象性与表现力的作用,这种手法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 钟鼓馔玉不足贵 , 但愿长醉不愿醒 ”。
【答案】(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2)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重点字:恬)
(2)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重点字:暧)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馔、戈、樯、橹)
13.(2025 海淀区校级三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扬州慢》中,姜夔化用杜牧曾经描写扬州繁华的句子:“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
(2)杂言古体诗《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冲击山崖,使大右滚动而下,山谷间响起雷鸣声的句子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万壑雷 。”
(3)有人问郭氏种树的经验,他开宗明义地说:“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
(4)《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领略到自然万物之美后,发出“ 木欣欣以向荣 , 泉涓涓而始流 ”的生命感叹。
【答案】(1)二十四桥仍在 冷月无声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以致其性焉尔
(4)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二十四桥仍在 冷月无声(重点字:冷)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豗、砯、壑)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以致其性焉尔(重点字:橐、孳)
(4)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重点字:涓)
14.(2025 江西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一些指责进行辩驳,表明推进改革变法的决心,其中“ 为天下理财 , 不为征利 ”两句是对“征利”的指责进行的辩驳。
(2)小真在石钟山游玩,听到有人说石钟山因“扣石发声”而得名,他想引用苏轼《石钟山记》中的“ 石之铿然有声者 , 所在皆是也 ”两句来质疑这种说法。
(3)中国神话故事内涵丰富,颇具魅力。古代很多诗人(词人)在诗词中化用神话故事来表情达意,如“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人间无数 ”。(不能填写本试卷中的诗句)
【答案】(1)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2)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3)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重点字:征)
(2)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重点字:铿)
(3)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重点字:逢)
15.(2025 无极县校级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而今,中华民族对“为官先为人”的品质要求一以贯之。我们党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也说明党对领导干部做人的严格要求。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树木、清泉为喻,对执政者提出了“ 思国之安者 , 必积其德义 ”的要求。
(2)屈原《离骚》中与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用到相同意象的一句是“ 惟草木之零落兮 , 恐美人之迟暮 ”。
(3)视听结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诗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立体,也能为读者创设身临其境之感,如“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重点字:德)
(2)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重点字:暮)
(3)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重点字:颠)
16.(2025 广西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跨年音乐会上,乐曲时而婉转流利,时而梗塞不畅,小明联想到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用“ 间关莺语花底滑 , 幽咽泉流冰下难 ”描绘过这样的声音。
(2)《登泰山记》中姚鼐于日观亭赏景,“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和“ 而皆若偻 ”两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日出前后山峰的形象,生动传神。
(3)古诗词中的“西风”一般指秋风,如“ 背西风 , 酒旗斜矗 ”两句,就用“西风”来指秋风。
【答案】(1)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而皆若偻
(3)背西风 酒旗斜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重点字:幽)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而皆若偻(重点字:蒱)
(3)背西风 酒旗斜矗(重点字:矗)
17.(2025 宝鸡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并序》中,诗人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联想到自身遭遇,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慨,这两句将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紧紧相连,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者的共同命运。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醒唐太宗,国家大业初始往往能做到“ (有)善始者实繁 ”,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所以君主应在“ 承天景命 ”之时,就要心怀忧惧,谨慎行事,不可懈怠。
(3)研学小组开展“自然与人生”主题探究时,有同学用“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两句感慨人类生命与亘古奔流的江水形成强烈对比。
【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有)善始者实繁 承天景命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重点字:涯)
(2)(有)善始者实繁 承天景命(重点字:繁)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重点字:臾)
18.(2025 深圳校级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 摐金伐鼓下榆关 , 旌旆逶迤碣石间 ”两句描写了金鼓震天的盛大出征场面,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浩浩荡荡、气势壮阔的行军图。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两个成语表现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老师布置了一篇以“梦”为话题的短文写作,小华想引用一些带有“梦”字的诗句来增加文化底蕴,他想到可以用“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鱼跳波瘦蛟舞 ”两句。
【答案】(1)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3)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重点字:旌、旆)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重点字:茕、孑)
(3)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重点字:妪、瘦)
19.(2025 河南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教育孩子应顺应他们的天性,可借鉴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 能顺木之天 , 以致其性焉尔 ”的种树经验。
(2)小丽看到古装剧中女主人公起床后对镜梳妆、将花簪上鬓角的情景时,想到了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 照花前后镜 , 花面交相映 ”两句。
(3)梦,是唐诗的重要元素,诗人借梦或抒情,或言志,或寄寓哲理,如“ 昨夜闲潭梦落花 , 可怜春半不还家 ”。
【答案】(1)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2)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3)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重点字:焉)
(2)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重点字:映)
(3)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重点字:潭)
20.(2025 温江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中间多少行人泪 ”;而北望故都,又“ 可怜无数山 ”,视线常被遮断。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草创未就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就极刑而无愠色 ”。
(3)社日,指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作为古代的重要节日,“社”也时常出现在宋代诗词中,如“ 佛狸祠下 , 一片神鸦社鼓 ”。
【答案】(1)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2)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重点字:怜)
(2)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重点字:愠)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重点字: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