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21 19:33:37

文档简介

《第1节 物质的变化》习题
一、选择
1、钢铁是我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铁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 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C.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 D.如何将钢铁加工成零件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⑥
3、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的该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蜡融化,水结成冰
B.石油分馏,块状胆矾研碎成粉末
C.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变混浊,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D.电灯发光,煤燃烧
5、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
A.假设 B.观察 C.做结论 D.实验
二、填空
1.下列描述: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二氧化碳不可燃;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常温下用如下图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问:
(1)实验开始时,试管A和试管B内泥土的唯一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h后预计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量一药匙食盐的质量。有下列操作:①将游码移到零刻度;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③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④称量食盐和烧杯的质量总和;⑤记录。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序号可以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分两步进行实验:①将硫和铁在研钵中研磨;②研磨后的混合物在加热时产生剧烈的发光现象。证明实验①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实验②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 物质的变化》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铁锅生锈
C.樟脑丸在衣橱中变小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煤气燃烧
C.湿衣晾干 D.菜刀生锈
3.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煤气燃烧
C.湿衣晾干 D.菜刀生锈
5.下列变化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变成粉末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
C.露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变质
D.常压下,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6.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纯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铜绿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7.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8.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 B.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C.玻璃熔化,黄酒变酸 D.瓷器破碎,滴水成冰
二、分析填空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①1773年和1774年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一种新的气体,②后经拉瓦锡确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③这就是我们现已熟知的氧气。④氧气是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⑤它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⑥但氧气能腐蚀钢铁等金属,使它们生锈,⑦少量氧气能微溶于水。
叙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两句;
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两句。
2.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第1节 物质的变化》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同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
2、学习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难点:学习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教具: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锥形瓶、硝酸铅溶液、碘化钾溶液、蒸馏水
教学过程: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提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分析归纳出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区别:变化中有无生成新的物质。
联系:化学变化中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伴随化学变化。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
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证据:颜色变化、沉淀的产生);
绿叶的变化(证据:颜色变化);
钢铁的熔化(证据:温度变化、状态变化);
铁丝的形变(证据:形状的变化);
水的电解(证据:气体的产生)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规则形状、蓝色固体)
2、晶体的溶解(能溶解、蓝色溶液)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生成蓝色沉淀)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变白色)(注意分析固体物质加热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白色变蓝色)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4、5,原因是硫酸铜晶体带结晶水为蓝色,不带结晶水为白色)
有沉淀产生?(3,原因是生成蓝色絮状的氢氧化铜沉淀)
有状态的改变?(2,原因是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课件19张PPT。物质的变化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纸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前 :纸变化后: 纸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纸剪成条纸燃烧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微观角度)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联系无无有有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化⑴空气液化
⑵铜器生绿锈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⑷酒精挥发
⑸火药爆炸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a、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Pb(NO3)2+ 2KI = PbI2↓+ 2KNO3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黄色沉淀无色溶液小结: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b、绿叶的变化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形成而造成的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小结:从这两个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电灯发光发热和镁带燃烧发光发热都是化学变化吗?为什么?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等都是物质可能发生变化的证据,但是不能说明化学变化一定发生。由于电灯发光发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结论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金属活动性、非金属活动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可燃性、化合价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别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或“会”、“可以”、“易”)怎样。而变化的叙述中一般没有以上字眼。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两者关系:变化性质请判断:①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 ③水加热难分解 ④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⑤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① 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④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燃烧,
生成白色粉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归纳出酒精的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形状规则、蓝色固体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形成蓝色絮状沉淀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实验14、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蓝色固体逐渐变白白色固体逐渐变蓝1、硫酸铜晶体是能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3、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
4、遇水又重新变成蓝色思考:根据前面的观察,你能总结出硫酸铜晶体有哪些性质吗? 在这些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鸡蛋清发生凝固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实验探究: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现象:
原因:
用途: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和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后使蛋白质变性。实验21、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应用: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着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的基础物质,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的波尔多液可以消灭病虫害。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可以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反应发生。但要注意跟物理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氧)、产生沉淀物等,只是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不同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4种基本类型。也可以从其他角度给化学反应分类,如分成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等等。物体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课件7张PPT。物质的不同变化请你找出一种不同于其他的变化实验1-1:水的沸腾
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为液体无雾:液体小液滴(液态)水蒸气为无色,是气态。实验1-2:胆矾的研碎
蓝色块状的胆矾蓝色粉末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为蓝色粉末无实验1-3:向胆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的胆矾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有实验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几个实验,有什么本质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有无其他物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