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邓小平理论是现代化建设指针 课件(中华书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邓小平理论是现代化建设指针 课件(中华书局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9 03: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4张PPT。1、中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一地方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2、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后来增设何处为经济特区?其中哪一地方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深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哪一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温故知新 第10课
邓小平理论是现代化建设的指针 一、邓小平的生平简介 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初期岁月,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共的主要决策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04---1997):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苏联)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遵义会议后第一次“进” 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刘邓大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和平解放西藏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赫赫战功◆邓小平(1904--1997)的“三落三起”
1933年,由于毛泽东受排挤而被解除党内职
务。后被王稼祥任命为政治局秘书,是为一
落一起。
文革爆发后被打倒。1973年,周恩来推荐下
复出,是为二落二起。
1976年再次被打倒。1977年复出,是为三落
三起。【追忆邓小平】1920年旅法勤工俭学(与刘伯承共事13年)1973年复出邓小平8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也即将回到中国人民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的角膜也贡献出来了,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去。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邓小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与建国之父毛泽东并列的“中兴始祖”肯定将名垂青史。
     ——《共同社》 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国际社会的评价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奠定基础阶段“两个凡是” 材料二:1977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将国务院《关于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转发各地区、各部门。《报告》要求用最大的努力在1980年基本上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使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0%左右。按照这一要求,在四年时间里 ,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需要增长66%,化肥要增长1倍以上。“左”倾错误仍然未变,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两个凡是”实际上是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否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奠定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 2、初步形成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讲话(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转折)
A、两个凡是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阶级斗争→经济建设
C、墨守成规→改革开放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2)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材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3)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阐明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2、初步形成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二大(特色理论)(1978——1982年)3、逐步形成阶段:中共十三大(1987年)(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材料:大会确认: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特定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个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而中国目前仍远没有超出这个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作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新中国的曙光 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强调本世纪末的现代化是“小康水平”的现代化,并考虑分两走。 ?
? 1987年4月,邓小平提出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些设想体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邓小平设计的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符合我国客观情况的。我国基础差,经济发展曾经受到严重挫折,建国以来,人口增长失控,到1980年温饱问题仍然没有解决。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832亿美元,居世界第八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97美元,居世界第133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原定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第一战略目标已在80年代提前两年完成,人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根据国际和国内情况及经济发展规律,我国决策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328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人口控制在12亿,人均产值800至1000美元,居世界100位以内,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原定的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任务也于1995年提前完成。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这也已在1995年提前完成 奔小康 中国化的小康 城乡之间在实现小康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是难点。从地区看,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9个省市区在80%?90%之间,7个省市区不到80%。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98%,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4%,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 我们目前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逐步形成阶段: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82——1987年)4、走向成熟阶段:(1)南巡讲话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和广东省委书记谢非邓小平在珠海特区观看市政建设八九政治风波苏联8.19事件①南巡讲话的背景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暴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游行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至1992年存在的联邦制国家。1918年10月28日,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4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主体共和国国家。东欧剧变德国柏林墙被拆除  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于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设柏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存在于1963至1992年,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黑)和科索沃。  波兰等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方式,民主德国是通过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罗马尼亚是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实现了政权的交替。东欧各国政权更迭之后,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为五个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东 欧 国 家 更 名 简 表东欧剧变的实质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
1931.2.1~2007.4.23
1991.7.10~1999.12.31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在“八一九”事件期间向市民发表演说  1991年8月19日凌晨,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试图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民主派”首脑、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联完全解体。1991年8月19日
“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辞职。当日18时32分,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 19时45分,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族升上克里姆林宫。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A、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苏联解体后的地图  苏联解体的原因:①理论认识上的偏差;②共产党自身的原因;③经济方面的失误;④民族方面的因素;⑤对外扩张的因素;⑥西方的“和平演变”;⑦戈尔巴乔夫个人原因。苏联解体仅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年广九:创办“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世纪60年代,年广九贩板栗、炒瓜子被称为投机倒把的典型;1976年时就赚了100万”的“壮举”。
  80年代,年广九被称为发家致富的楷模;
  现在人们谈起年广九,他被称为中国私营业主的活标本。B、对改革开放的疑虑  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年广九又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很快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
  这时,对于雇工超过80人的大户是否肯定其合法地位,上上下下争议很大。而“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不少人提出要“办”年广九。
1989年,中国的私营经济进入一个困难时期。  这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C、对社会主义前途疑虑 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72) 1989年政治风波 ???? ???? 80年代末,社会上掀起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此影响下,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潮。4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但是极少数人自由化分子却利用这个时机,以悼念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下,首都及地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大批涌上街头举行游行活动,西安、长沙等地的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了打、砸、抢、烧,学潮迅速发展成为动乱。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指出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社论号召大家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制止动乱。但是,形势并没有好转。5月19日晚,中共中央决定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但少数暴乱分子煽动一些人与戒严部队对抗。同时,上海、广州等地也接连发生暴徒冲击党政机关、破坏交通设施等严重事件。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暴乱。这场政治风波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平息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胜利,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阵地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也给党和人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人民网)?①南巡讲话背景:A、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东欧巨变,苏联解体)B、国内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和改革开放产生了疑惑。②南巡讲话的内容: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一九九二年初的“南方谈话”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南方谈话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小平语录摘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小平语录摘选 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②南巡讲话内容(主要精神,四句):
A、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B、特区姓社不姓资;
C、改革开放胆子要
大一些;
D、发展经济是关键;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邓小平视察上海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谈话精神,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③“南方谈话”核心:
A、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判断是否姓社三标准
C、两个“不等于”:计
划经济……市场经济……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④ “南巡讲话”历史意义: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共十四大(2)1992年中共十四大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旗帜(2)1992年的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2年1月至2月的“南巡谈话”1992年10月的十四大 4、走向成熟阶段:“南巡谈话”(“三个有利于”解放思想)→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8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5、完全形成阶段:1997年9月的十五大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写入党章)规定邓小平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 它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不断前进的旗帜和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地位?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1997)中共十四大(1992) 5、完全形成阶段:1997年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党的“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总书记。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4、定位:6、丰富发展阶段:(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000年江泽民提出 (1)国际形势: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2)国内发展: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精髓: (2)内容: 进一步回答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3)核心问题:(4)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
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A、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B、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C、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
D、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思想和模式孙中山
三民主义
欧美模式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
苏联模式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
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邓小平
理论毛泽东思想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007.4L Y M8218401919(西学东渐,学习西方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过程 (毛、邓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西方资‘思想中国化过程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619598191215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改良立宪 革命 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科学 民主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形成发展深化 三个代表214978972000形成发展马义传播56三民主义形成发展真理标准讨论8745《资政新篇》四、课堂小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二大(特色理论)(初步形成)↓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逐步发展)↓“南巡谈话”(“三个有利于”解放思想) →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完全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发展)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四大十三大十五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七)训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