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测试.含解析)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测试.含解析)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9 17: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一、选择题
1.(5分)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p1: x∈R,x2+1<0;
p2: x∈R,x+|x|>0;
p3: x∈Z,|x|∈N;
p4: x∈R,x2﹣2x+3=0.
其中真命题为(  )
A.p1 B.p2 C.p3 D.p4
2.(5分)命题“ x∈R,x2﹣x﹣1>0”的否定是(  )
A. x∈R,x2﹣x﹣1≤0 B. x∈R,x2﹣x﹣1>0
C. x∈R,x2﹣x﹣1>0 D. x∈R,x2﹣x﹣1≤0
3.(5分)若a∈R,则“|a﹣2|≥1”是“a≤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5分)设p:x>,q:x2>2,则p是q成立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5分)下列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
A.p:ab≠0,q:a≠0
B.p:a2+b2≥0,q:a≥0且b≥0
C.p:x2>1,q:x>1
D.p:a>b,q:>
6.(5分)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症状是发热、干咳、浑身乏力等外部表征.“新冠肺炎患者”是“患者表现为发热、干咳、浑身乏力”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5分)命题p: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命题q: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是q(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5分)设命题p:所有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则¬p为(  )
A.所有矩形都不是平行四边形
B.有的平行四边形不是矩形
C.有的矩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D.不是矩形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二、多选题
(多选)9.(5分)下面命题正确的是(  )
A.“a>1”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命题“若x<1,则x2<1”的否定是“存在x<1,则x2≥1”.
C.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设a,b∈R,则“a≠0”是“ab≠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多选)10.(5分)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x∈N”是“x∈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x∈N*,x2﹣3<0”是假命题
C.△ABC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则“a2+b2=c2”是“△ABC是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
D.命题“ x>0,x2﹣3>0”的否定是“ x>0,x2﹣3≤0”
(多选)11.(5分)已知集合A={x|﹣1<x<3},集合B={x|x<m+1},则A∩B=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m≤﹣2 B.m<﹣2 C.m<2 D.﹣4<m<﹣3
(多选)12.(5分)下列关于二次函数y=(x﹣2)2﹣1的说法正确的有(  )
A.x∈R,y=(x﹣2)2﹣1≥1
B.a>﹣1, x∈R,y=(x﹣2)2﹣1<a
C. x1≠x2,(x1﹣2)2﹣1=(x2﹣2)2﹣1
D. x∈R,y=(x﹣2)2﹣1<﹣2
三、填空题
13.命题“”的否定是     .
14.(5分)若“x≤﹣1,或x≥1”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
15.(5分)若命题” x∈R,使x2+(2a﹣1)x+1<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16.若“x2>1”是“x<a”的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
17.(5分)设集合A={x∈R|x﹣2>0},B={x∈R|x<0},C={x∈R|x(x﹣4)>0},则“x∈A∪B”是“x∈C”的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18.(5分)若命题“ x∈R,x2+2(a+1)x+1<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第2章 常用逻辑用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5分)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p1: x∈R,x2+1<0;
p2: x∈R,x+|x|>0;
p3: x∈Z,|x|∈N;
p4: x∈R,x2﹣2x+3=0.
其中真命题为(  )
A.p1 B.p2 C.p3 D.p4
【答案】C
【分析】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判断命题真假.
【解答】解: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对于p1: x∈R,x2+1<0不成立,故该命题为假命题;
p2: x∈R,当x<0时,x+|x|=0,故该命题为假命题;
p3: x∈Z,|x|∈N,该命题为真命题;
p4: x∈R,由于x2﹣2x+3=0中Δ=4﹣12=﹣8<0,故不存在实根,故该命题为假命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命题真假的判断,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
2.(5分)命题“ x∈R,x2﹣x﹣1>0”的否定是(  )
A. x∈R,x2﹣x﹣1≤0 B. x∈R,x2﹣x﹣1>0
C. x∈R,x2﹣x﹣1>0 D. x∈R,x2﹣x﹣1≤0
【答案】A
【分析】特称命题“ x∈R,x2﹣x﹣1>0”的否定是:把 改为 ,其它条件不变,然后否定结论,变为一个全称命题.即 x∈R,使x2﹣x﹣1≤0”.
【解答】解:特称命题“ x∈R,x2﹣x﹣1>0”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x∈R,使x2﹣x﹣1≤0”.
故选:A.
【点评】写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时,只要将“任意”与“存在”互换,同时将结论否定即可.
3.(5分)若a∈R,则“|a﹣2|≥1”是“a≤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由“|a﹣2|≥1”,解得a≥3或a≤1,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判断.
【解答】解:由“|a﹣2|≥1”可得a﹣2≥1或a﹣2≤﹣1,解得a≥3或a≤1,
∴“|a﹣2|≥1”是“a≤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4.(5分)设p:x>,q:x2>2,则p是q成立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q:x2>2,解得x>或x<;
若p:x>成立,则q:x2>2成立,
反之,若q:x2>2成立,则p:x>未必成立;
即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不等式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5.(5分)下列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
A.p:ab≠0,q:a≠0
B.p:a2+b2≥0,q:a≥0且b≥0
C.p:x2>1,q:x>1
D.p:a>b,q:>
【答案】A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A,利用举实例判断BCD.
【解答】解:∵ab≠0,∴a≠0且b≠0,∴A正确,
当a=﹣1,b=﹣2时,满足a2+b2≥0,但不满足a≥0,b≥0,∴B错误,
当x=﹣2时,满足x2>1,但不满足x>1,∴C错误,
当a=﹣1,b=﹣2时,满足a>b,但,无意义,∴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举实例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6.(5分)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症状是发热、干咳、浑身乏力等外部表征.“新冠肺炎患者”是“患者表现为发热、干咳、浑身乏力”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新冠肺炎患者能推出患者表现为发热、干咳、浑身乏力,充分性成立,
患者表现为发热、干咳、浑身乏力不能推出新冠肺炎患者,必要性不成立.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7.(5分)命题p: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命题q: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是q(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分析】由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反之不成立,即可判断出结论.
【解答】解:∵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反之不成立,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8.(5分)设命题p:所有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则¬p为(  )
A.所有矩形都不是平行四边形
B.有的平行四边形不是矩形
C.有的矩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D.不是矩形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C
【分析】根据全称量词命题p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判断即可.
【解答】解:命题p:所有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则¬p为:有的矩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命题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二、多选题
(多选)9.(5分)下面命题正确的是(  )
A.“a>1”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命题“若x<1,则x2<1”的否定是“存在x<1,则x2≥1”.
C.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设a,b∈R,则“a≠0”是“ab≠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ABD
【分析】分别判断充分性与必要性,即可得出选项ACD是否正确;
根据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判断选项B是否正确.
【解答】解:对于A,a>1时,,充分性成立,
时,有a<0或a>1,必要性不成立,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A正确;
对于B,命题“任意x<1,则x2<1”的否定是“存在x<1,则x2≥1”,所以B正确;
对于C,x,y∈R,则x≥2且y≥2时,x2+y2≥4,充分性成立,
x2+y2≥4时,不能得出x≥2且y≥2,必要性不成立,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C错误;
对于D,设a,b∈R,a≠0时,不能得出ab≠0,充分性不成立;
“ab≠0”时,得出a≠0,必要性成立,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断问题,也考查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是基础题.
(多选)10.(5分)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x∈N”是“x∈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x∈N*,x2﹣3<0”是假命题
C.△ABC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则“a2+b2=c2”是“△ABC是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
D.命题“ x>0,x2﹣3>0”的否定是“ x>0,x2﹣3≤0”
【答案】BC
【分析】利用有理数与自然数的关系,结合充要条件判断A;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B;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以及充要条件判断C;命题的否定形式判断D;
【解答】解:自然数一定是有理数,有理数不一定是自然数,所以“x∈N”是“x∈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正确;
12﹣3<0,所以“ x∈N*,x2﹣3<0”是真命题,B错误;
因为a2+b2=c2,所以C=90°,△ABC是直角三角形,但是△ABC是直角三角形不一定意味着C=90°,所以“a2+b2=c2”是“△ABC是直角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错误;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满足命题的否定形式,所以D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考查充要条件,命题的否定等基础知识,是基础题.
(多选)11.(5分)已知集合A={x|﹣1<x<3},集合B={x|x<m+1},则A∩B=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m≤﹣2 B.m<﹣2 C.m<2 D.﹣4<m<﹣3
【答案】BD
【分析】根据题意,A={x|﹣1<x<3},集合B={x|x<m+1},若A∩B= .则m+1≤﹣1,得m≤﹣2,再利用充分性、必要性判断可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A={x|﹣1<x<3},集合B={x|x<m+1},
若A∩B= .则m+1≤﹣1,得m≤﹣2,
对于A,m≤﹣2为A∩B= 的充分必要条件,故A错,
对于B,m<﹣2为A∩B=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正确,
对于C,m<2为A∩B=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故C错,
对于D,﹣4<m<﹣3为A∩B=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充分性、必要性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多选)12.(5分)下列关于二次函数y=(x﹣2)2﹣1的说法正确的有(  )
A.x∈R,y=(x﹣2)2﹣1≥1
B.a>﹣1, x∈R,y=(x﹣2)2﹣1<a
C. x1≠x2,(x1﹣2)2﹣1=(x2﹣2)2﹣1
D. x∈R,y=(x﹣2)2﹣1<﹣2
【答案】ABC
【分析】求出二次函数的值域再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x∈R,y=(x﹣2)2﹣1≥﹣1,故A正确;
取a=4>﹣1, x=3∈R,y=(3﹣2)2﹣1=0<4,故B正确;
取x1=3,x2=1能使(x1﹣2)2﹣1=(x2﹣2)2﹣1,故C正确;
x∈R,y=(x﹣2)2﹣1≥﹣1,所以不存在这样的数,使等式成立,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是考查二次函数的值域的问题,求出值域是关键.
三、填空题
13.命题“”的否定是   x∈R,x2+2x+2≥0  .
【答案】 x∈R,x2+2x+2≥0.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即可得结果.
【解答】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所以命题“”的否定为“ x∈R,x2+2x+2≥0”,
故答案为: x∈R,x2+2x+2≥0.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注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4.(5分)若“x≤﹣1,或x≥1”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1  .
【答案】﹣1.
【分析】由已知可得{x|x<a} {x|x≤﹣1或x≥1},由此即可求出a的范围,进而可以求解.
【解答】解:因为“x≤﹣1,或x≥1”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x|x<a} {x|x≤﹣1或x≥1},所以a≤﹣1,
所以实数a的最大值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个条件的定义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5.(5分)若命题” x∈R,使x2+(2a﹣1)x+1<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若命题” x∈R,使x2+(2a﹣1)x+1<0”是假命题,则函数f(x)=x2+(2a﹣1)x+1的最小值大于等于0,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若命题” x∈R,使x2+(2a﹣1)x+1<0”是假命题,
则函数f(x)=x2+(2a﹣1)x+1的最小值大于等于0,
即≥0,
解得: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16.若“x2>1”是“x<a”的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1  .
【答案】﹣1.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结合必要条件可得a≤﹣1.
【解答】解:由x2>1可得x>1或x<﹣1,
又“x2>1”是“x<a”的必要条件,所以a≤﹣1,故a的最大值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不等式的解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7.(5分)设集合A={x∈R|x﹣2>0},B={x∈R|x<0},C={x∈R|x(x﹣4)>0},则“x∈A∪B”是“x∈C”的  必要不充分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必要不充分条件.
【分析】先求出集合A,C的解集,再求出A∪B,最后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A={x∈R|x﹣2>0}={x∈R|x>2},B={x∈R|x<0},
∴A∪B={x∈R|x>2或x<0},
C={x∈R|x(x﹣4)>0}={x∈R|x>4或x<0},
∵C (A∪B),∴x∈A∪B是x∈C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答案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充要条件的判定,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5分)若命题“ x∈R,x2+2(a+1)x+1<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2,0]  .
【答案】[﹣2,0].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推得 x∈R,x2+2(a+1)x+1≥0是真命题,再结合二次函数的判别式法,即可求解.
【解答】解:命题“ x∈R,x2+2(a+1)x+1<0”是假命题,
则 x∈R,x2+2(a+1)x+1≥0是真命题,即Δ=[2(a+1)]2﹣4≤0,解得﹣2≤a≤0,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存在量词和特称命题,属于基础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