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2026年八年级上册 (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检测(A)卷 (试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情境·新趋势】2026年八年级上册 (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检测(A)卷 (试卷+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8 09: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2026学年度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检测(A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家国情怀】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八年级某班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板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革命先烈 B.禁烟英雄 C.变法志士 D.甲午英烈
2.【家国情怀】鸦片战争爆发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毅然选择与虎门共存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这表明( )
A.敌强我弱策略适当 B.中国军民英勇抵抗
C.统治阶级昏庸愚昧 D.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3.【史料实证】“英军没有流血就占领了定海……一看那里的大炮上刻着的制造年代和制造者的姓名……上面刻着‘Richard Philip 1601’。原来炮龄已经二百四十年了。”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英军在鸦片战争中不战而胜 B.清军战败的原因
C.清军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武器 D.清政府的软弱
4.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以下书籍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警世钟》
6.【情景化试题】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文物归家”主题更是引发了中国观众的极大共鸣。据不完全统计,大英博物馆藏有约2.3万件中国文物,其中大多数都是19世纪60年代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劫掠所得。这一劫掠行为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7.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四国分别签订条约,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A.打开中国门户 B.开始染指台湾
C.扩展到南部沿海地区 D.波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8.“清统治者……按照英国特使额尔金的要求在条约中增加了‘广东九龙司地方并归英属香港界内’的条款。”材料中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下列史实中,最能证明该预言的是( )
A.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B.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C.沙俄支持阿古柏 D.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10.【历史解释】19世纪60年代,外国在沿海地区的企业有28家,雇佣沿海居民成为企业工人者四万一千多人。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自强求富成效显著 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11.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下列对该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D.它标志着农民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进入南京,同时又预伏着太平天国的悲剧。这一选择的结果,带来了太平天国事业的历史转折。”“历史转折”是因为(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3.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并多次拒绝外国侵略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这些做法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B.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D.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4.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历史影响 B.爆发背景 C.性质目的 D.失败原因
15.下表是部编八上《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
第一单元?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探索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摘编自《林则徐集·奏稿》
(1)面对材料一中的这种状态,林则徐领导了什么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分)
材料二 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材料三的叙述是哪一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这一条约是在某次战争之后签订的,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1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英国率先提出换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换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换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根据材料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2分)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2分)
材料三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3)联系材料三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中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2分)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2分)
1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2分)
材料二:
(2)上图事件的领导人是谁?(2分)
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3)根据材料三指出太平天国全盛时期颁布的纲领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部革命纲领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的什么强烈愿望?(2分)
材料四: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4)材料四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025—2026学年度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检测(A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BB
6-10:CDBBC
11-15:CCDDA
二、非选择题
16.(1)事件:虎门销烟。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
(3)条约:《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列强提出了换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2)国家:英国、法国。行为: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3)条约: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和《北京条约》。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1)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洪秀全。
(3)《天朝田亩制度》;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
(4)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