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9 12: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课程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掌握古代中国冶金、制瓷和丝织方面主要的生产技术,从中概括、归纳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21教育网
(3)理解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www.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并注意归纳鉴赏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古代手工业的兴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2·1·c·n·j·y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培养民族自豪感;
(2)科学技术是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从而增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1.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
2.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1cnjy.com
3.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21·cn·jy·com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手工业经营形态
经营范围
特点
影响
官营手工业
盐、铁、钱等最有利可图行业。
政府垄断经营,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阻碍了民营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民营手工业
民间消费的产品
市场流通
明中期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基本经济特征。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工商食官”)
1、商周青铜铸造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2、冶铁技术:16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
(1)西周晚期:已能制造铁器。
(2)汉朝: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3)南北朝的灌钢法。
3、制瓷业
(1)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的青瓷,北朝的白瓷,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3)宋朝:景德镇是著名瓷都,出现五大名瓷窑。
(4)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为珍品。
4、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1)距今四五千年: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2)商代有丝织织机,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4)宋朝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5)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代表。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2、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发展。
3、明中叶后:
(1)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花楼机。(2)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标志:出现手工工场(机房),“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另一种形态是包买商,由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见P10“学思之窗”)
特征:雇佣关系(机户与机工已无人身依附关系)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地位: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
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开辟“丝绸之路”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地区,被称为“瓷器大国”;
3、在中国制瓷工艺影响下,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具有哪些特征?
1、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2、手工业生产布局与经济重心关系密切。
3、技术进步,部门增加,规模扩大,分工越来越细。
4、明清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
5、长期领先于世界,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地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