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2《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积累文言实词,体会虚词的妙用,感受语言风格。
2.体会写景之妙,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3.理解“醉”与“乐”的关系,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难点
欣赏本文的语言,感知与品读景色描写,体会写景之妙,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文本中的“松弛感”
一、导入
播放一组现代人追求“松弛感”的生活图片(露营、喝茶、漫步等),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松弛感’?”
引出课题:千年之前,一位被贬滁州的太守,早已将“松弛感”融入了他的山水与笔墨之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醉翁亭记》,探寻欧阳修的高级“松弛感”。
二、初读感知,梳理文脉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疏通字词,概括文章四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预设:写亭之环境与得名由来;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美景;写滁人游与太守宴;写宴罢归去。
三、文本细读,探究松弛
1.语言的松弛:21个“也”字的妙用
任务1:朗读文章,找出全文出现最多的一个字。
预设:也
任务2:朗读下列两个自然段,说一说你的感受。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改文:环滁皆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预设:去掉“也” 字后,句子节奏被压缩,更偏向客观、快速的信息传递;去掉 “也” 字,便打破了文赋的韵律平衡,沦为普通的山水白描。
总结:“也” 字看似简单,但是它让文字 “慢下来”,让情感 “柔下来”,让韵味 “厚起来”,给人一种松弛的,闲适的感受。
2.宴会的松弛:“颓然乎其间”的醉态
任务:聚焦第三段,分析“太守宴”
预设:酒非美味(泉酿),食非佳肴(野蔌),宴无奢华,但是却众宾欢,太守醉。
关键词品析:“颓然”真的是“醉醺醺”的状态吗?结合上下文,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预设:放下官架、身心全然放松、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真乐
小结:这不是一场公务应酬,而是一场与民同乐、毫无压力的欢聚,这是行为状态的松弛。
3.关系的松弛:“与民同乐”的境界
任务:找出描写滁州百姓游玩的句子,分析其氛围。
引导:百姓为何如此安乐?这与太守欧阳修有何关系?
小结:太守与宾客、百姓关系融洽,毫无隔阂。他的松弛,不是一个人的独乐,而是融入百姓安乐之中的共乐,这是人际关系的松弛。
第二课时:“松弛感”的底色与内核
一、回顾与追问
回顾上节课内容:欧阳修的松弛感体现在语言、行为和人际关系上。
核心追问:他的这种“松弛感”是在躺平吗?
二、知人论世:探寻“松弛”的底色
1.背景介绍:
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滁州。贬官本是人生重大挫折。但他在滁州勤政爱民,政绩斐然,使滁州“政简年丰”,百姓安居乐业。
结论:他的“乐”与“松弛”,是建立在问心无愧的政绩和百姓真诚的爱戴之上的。这份松弛,底气十足。
2.对比阅读:
出示《戏答元珍》诗句:“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点拨:虽被贬谪,见野花亦觉可爱,这是一种经历了人生起伏后的豁达与自信。
出示《五代史伶官传序》名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点拨:他能写出如此警醒的文字,说明他的“松弛”绝非“逸豫”,而是清醒认知下的主动选择。
三、深度研讨:“松弛感”的精神内核
小组讨论: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欧阳修的“松弛感”到底是什么?
教师引导与总结:
是自信:源于对自身能力的确信,无论在朝在野,都能发光发热。
是豁达:坦然接受人生起落,将挫折转化为发现山水之美、人情之美的机遇。
是仁爱:他的快乐与松弛,与百姓的安乐紧密相连,是儒家“与民同乐”理想的具体实践。
是境界:这是一种历经千帆后的成熟人生智慧,是“努力之后的坦然,拼搏之后的从容”。
四、拓展与升华
联系现实:欧阳修的“松弛感”对面对内卷与压力的我们有何启示?
真正的松弛,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有成果作为底气,是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找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背诵全文,深刻体会21个“也”字的气韵。
2.选择作业(二选一):
写作题:以《我眼中的欧阳修》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他的“松弛感”的理解。
探究题:查找并阅读欧阳修在滁州的其他事迹或诗词,进一步佐证他“松弛感”背后的勤政与爱民。
六、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欧阳修的“松弛感”
表现:
语言之松→ 21个“也”,娓娓道来
宴游之松→ “颓然”醉态,与民同乐
关系之松→ 政通人和,融入百姓
底色:
人生挫折→ 被贬滁州
坚实底气→ 政绩斐然,百姓爱戴
内核:
自信· 豁达· 仁爱· 境界
努力后的坦然,拼搏后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