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必修1 模块综合试卷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4·高邮期中)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里江山图》中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属于盐
B.“凡造竹纸……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造纸利用了石灰的碱性
C.“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均不涉及化学变化
D.《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戴护目镜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C.向Na2CO3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吸热现象
D.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Na2O2等固体不能随意丢弃,可配成溶液或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一般化学品后,再进行常规处理
3.阅读下列物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品 标签
分析 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该物质受热易分解 该药品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4.K2FeO4可与水发生反应:4K2FeO4+10H2O===4Fe(OH)3(胶体)+8KOH+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OH、Fe(OH)3胶体都属于电解质
B.氧化性:K2FeO4C.可用滤纸对产物中的KOH和Fe(OH)3胶体进行分离
D.标准状况下该反应每生成22.4 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Xm+和b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b=n-m
B.24Mg16O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C.CS2和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个电子稳定结构
D.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6. (2025·苏州段考)实验室制备联氨(N2H4)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3.2 g N2H4含电子数约为1.8×6.02×1023
C.消耗4.48 L NH3,理论上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0.2×6.02×1023
D.该反应中NaCl是氧化产物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48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是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D.1 mol Na2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025·苏州期末)根据下列实验信息,完成8~10题: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后得到的气体中含有SO2、CO2和H2O。实验过程中分别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2O的电子式为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
C.S2-的结构示意图为
D.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表示为C
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4中只存在共价键
B.用光照射KMnO4溶液会产生光路
C.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分散质粒子变大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有H2O(g)
B.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有SO2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证明SO2有漂白性
D.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气体中有CO2
11.(2024·江苏,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
A.HCl制备:NaCl溶液H2和Cl2HCl
B.金属Mg制备:Mg(OH)2MgCl2溶液Mg
C.纯碱工业:NaCl溶液NaHCO3Na2CO3
D.硫酸工业:FeS2SO2H2SO4
12. (2025·盐城月考)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氯水:Na+、Cl-、HClO
B.碳酸氢钠溶液:CO2、SO2、H2S
C.氢氧化铁胶体:H+、S2-、Br-
D.高锰酸钾溶液:H+、Na+、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B 亚磷酸(H3PO3)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Na2HPO3 H3PO3属于二元酸
C 足量Fe在少量Cl2中燃烧,铁有剩余 铁在少量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D 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将S2-氧化成
14.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已知H2SiO3为白色沉淀)(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验证反应有Cl2生成 验证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验证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鉴别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
实验装置
1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而x、y、z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z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y为淡黄色固体,w水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aB.x的电子式一定是: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b>d
D.y、w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16.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粗盐中含有C、M、等杂质离子,步骤Ⅰ依次加入过量NaOH、BaCl2、Na2CO3等溶液后,过滤除去
B.步骤Ⅱ中需要向母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其作用是抑制氯、溴和水反应
C.海水提溴,获得1 mol Br2需要消耗1 mol Cl2
D.步骤Ⅲ用Na2SO3溶液吸收Br2,离子方程式为Br2++H2O===S+2H++2Br-
17. (2025·南京月考)下列四组反应中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的是( )
A.过氧化钠投入到MgSO4溶液中
B.BaCl2和NaHSO4溶液反应
C.Na2O2和稀盐酸反应
D.小苏打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18.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阶段,参加反应的NaClO3和SO2的个数之比为2∶1
B.反应①中ClO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的H2O2可用NaClO4代替
D.反应②条件下,ClO2的氧化性大于H2O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0分)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高效模型。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硫、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b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②a→b→c→d→e的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③将A持续通入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④C→B的转化中,可通过加入还原剂实现
(2)a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有毒气体。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5.6 L的a气体(标准状况),所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 mol。
(3)d溶于水得到冷的浓溶液可用以下金属容器储存的是 (填序号)。
①Cu ②Fe ③Al ④Na
(4)向c的水溶液中通入B,溶液的导电性会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B和E(E是一种钠盐)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氰化钠(NaCN)做无害化处理,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相同量的氰化钠,所需B的物质的量是E的 倍。
20.(8分)(2025·苏州月考)实验室用处理过的锌粉灰(主要成分为ZnO和CuO)提取制备ZnSO4·H2O的流程如下:
(1)浸取时使用1 mol·L-1H2SO4溶液,实验室需配制1 mol·L-1H2SO4溶液480 mL。
①需要用量筒量取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的体积为 。
②实验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硫酸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
a.定容时俯视观察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2)“操作”是分离锌和铜。对分离出的氧化铜洗涤干燥可获得纯净的氧化铜。检验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
(3)已知ZnSO4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从ZnSO4溶液中得到ZnSO4·H2O晶体的方法为 。
(4)从稀ZnSO4溶液中提取Zn2+常用P2O4萃取剂萃取,P2O4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21.(18分)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34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氧、硫、硒位于同一主族,其性质具有一定的递变性。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还原性:S2->Se2-
B.浓硒酸可能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
C.稳定性:H2Se>H2S>H2O
D.氧化性:O2>Se
②SO2通入SeO2的水溶液中会生成不溶于水的S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e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和SeO2,则浓硫酸、SO2和SeO2三者中,氧化性最弱的为 。
(3)某混合物中硒主要以Se和CuSe的形式存在,工业上常用硫酸化焙烧法提取硒,主要步骤如下:
ⅰ.将该混合物与浓硫酸混合焙烧,产生SO2、SeO2的烟气
ⅱ.用水吸收ⅰ中烟气,可得Se固体
已知:SeO2的熔点为315 ℃,沸点为684.9 ℃。
①可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eO2,二者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化学式为 。
②CuSe中Se的化合价为 价;焙烧时,CuSe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理论上该反应每转移1 mol电子,得到的SeO2的质量为 g。
22.(10分)根据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体现 性; (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2)将Cu与稀硫酸混合,二者不能反应,滴入H2O2后,溶液很快变成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物质的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3)2.76 g CaO2·8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140 ℃时完全脱水,杂质受热不分解)如图所示。试确定60 ℃时CaO2·xH2O中x= 。
(4)将111.2 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 g;SO2为 mol。
(5)根据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可知,当有2.5 mol FeS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硫的物质的量为 mol。
高一化学 必修1 模块综合试卷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4·高邮期中)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里江山图》中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属于盐
B.“凡造竹纸……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造纸利用了石灰的碱性
C.“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均不涉及化学变化
D.《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答案 C
解析 水滴石穿过程中,水中的碳酸与CaCO3发生反应生成Ca(HCO3)2,涉及化学变化,故选C。
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戴护目镜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C.向Na2CO3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吸热现象
D.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Na2O2等固体不能随意丢弃,可配成溶液或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一般化学品后,再进行常规处理
答案 C
解析 向Na2CO3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放热现象,故选C。
3.阅读下列物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品 标签
分析 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该物质受热易分解 该药品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答案 A
解析 A项,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和盐酸,具有腐蚀性,能将橡胶塞腐蚀,错误;B项,腐蚀性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正确;C项,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正确;D项,根据c=可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18.4 mol·L-1,正确。
4.K2FeO4可与水发生反应:4K2FeO4+10H2O===4Fe(OH)3(胶体)+8KOH+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OH、Fe(OH)3胶体都属于电解质
B.氧化性:K2FeO4C.可用滤纸对产物中的KOH和Fe(OH)3胶体进行分离
D.标准状况下该反应每生成22.4 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
答案 D
解析 Fe(OH)3胶体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K2FeO4为氧化剂、O2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K2FeO4>O2,B错误;溶液和胶体粒子均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分离溶液和胶体,C错误;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生成1 mol氧气转移4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1 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D正确。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Xm+和b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b=n-m
B.24Mg16O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C.CS2和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个电子稳定结构
D.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答案 A
6. (2025·苏州段考)实验室制备联氨(N2H4)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3.2 g N2H4含电子数约为1.8×6.02×1023
C.消耗4.48 L NH3,理论上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0.2×6.02×1023
D.该反应中NaCl是氧化产物
答案 B
解析 NaClO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A错误;3.2 g N2H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个N2H4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则0.1 mol N2H4含电子数约为1.8×6.02×1023,B正确;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4.48 L NH3的物质的量,也无法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C错误;NaClO转化为NaCl,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被还原,NaCl为还原产物,D错误。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48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是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D.1 mol Na2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 A
解析 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无法计算22.4 L SO3的物质的量,B错;Cl2与碱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1 mol Cl2转移1 mol电子,C错;Na2O2与H2O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1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D错。
(2025·苏州期末)根据下列实验信息,完成8~10题: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后得到的气体中含有SO2、CO2和H2O。实验过程中分别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2O的电子式为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
C.S2-的结构示意图为
D.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表示为C
答案 B
解析 H2O是电子式为,A错误;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摩尔质量为98 g·mol-1,B正确;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变成硫离子,S2-的结构示意图:,C错误;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4,可表示为C,D错误。
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4中只存在共价键
B.用光照射KMnO4溶液会产生光路
C.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分散质粒子变大
答案 B
解析 KMnO4溶液不是胶体,用光照射不会产生光路,故选B。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有H2O(g)
B.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有SO2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证明SO2有漂白性
D.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气体中有CO2
答案 C
解析 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证明气体中有H2O(g),A正确;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有SO2,B正确;SO2将高锰酸钾还原而导致颜色变浅,证明SO2有还原性,C错误;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气体中有CO2,D正确。
11.(2024·江苏,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
A.HCl制备:NaCl溶液H2和Cl2HCl
B.金属Mg制备:Mg(OH)2MgCl2溶液Mg
C.纯碱工业:NaCl溶液NaHCO3Na2CO3
D.硫酸工业:FeS2SO2H2SO4
答案 A
解析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H2和Cl2,H2和Cl2点燃反应生成HCl,故A的转化可以实现;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得到Mg,故B的转化不能实现;纯碱工业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和CO2先得到NaHCO3,然后NaHCO3受热分解为Na2CO3,故C的转化不能实现;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不能得到H2SO4,故D的转化不能实现。
12. (2025·盐城月考)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氯水:Na+、Cl-、HClO
B.碳酸氢钠溶液:CO2、SO2、H2S
C.氢氧化铁胶体:H+、S2-、Br-
D.高锰酸钾溶液:H+、Na+、
答案 A
解析 氯水中Na+、Cl-、HClO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Fe(OH)3胶体遇酸生成Fe3+,Fe3+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高锰酸钾能氧化,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B 亚磷酸(H3PO3)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Na2HPO3 H3PO3属于二元酸
C 足量Fe在少量Cl2中燃烧,铁有剩余 铁在少量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D 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将S2-氧化成
答案 B
解析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能为CO2或SO2,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HC、S、HS,A错误;加入过量NaOH生成Na2HPO3,说明H3PO3属于二元酸,B正确;Fe在Cl2中燃烧产物只有FeCl3,C错误;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存在,会直接与氯化钡产生沉淀,不一定是S2-被氧化成的,D错误。
14.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已知H2SiO3为白色沉淀)(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验证反应有Cl2生成 验证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验证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鉴别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
实验装置
答案 C
解析 挥发的HCl、Cl2都能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A错误;图中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且没有点燃气泡,B错误;Na2CO3和NaHCO3溶液都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NaHCO3溶液,D错误。
1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而x、y、z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z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y为淡黄色固体,w水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aB.x的电子式一定是: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b>d
D.y、w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z为SO2,q为S,d为S元素,n为O2,w为NaOH或碳酸钠,a为H或C,b为O,c为Na,x为H2O或二氧化碳,y为Na2O2。则原子半径的大小:HH2S,C正确;y为Na2O2,溶于水生成NaOH和氧气,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w为NaOH或碳酸钠,溶于水,只破坏离子键,D错误。
16.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粗盐中含有C、M、等杂质离子,步骤Ⅰ依次加入过量NaOH、BaCl2、Na2CO3等溶液后,过滤除去
B.步骤Ⅱ中需要向母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其作用是抑制氯、溴和水反应
C.海水提溴,获得1 mol Br2需要消耗1 mol Cl2
D.步骤Ⅲ用Na2SO3溶液吸收Br2,离子方程式为Br2++H2O===S+2H++2Br-
答案 C
解析 杂质离子、C、M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Na2CO3溶液能除去Ca2+和过量的BaCl2溶液,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A正确;向母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可以抑制氯、溴和水反应,B正确;先向母液中通入Cl2将Br-氧化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为Br-,再通入Cl2将Br-氧化为Br2,忽略过程中的损失,所以制得1 mol Br2至少需要消耗2 mol Cl2,C错误;若用Na2SO3水溶液吸收Br2,被氧化为,Br2被还原为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H2O===S+2H++2Br-,D正确。
17. (2025·南京月考)下列四组反应中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的是( )
A.过氧化钠投入到MgSO4溶液中
B.BaCl2和NaHSO4溶液反应
C.Na2O2和稀盐酸反应
D.小苏打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答案 A
解析 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有气体放出,生成的NaOH与硫酸镁反应生成Mg(OH)2沉淀;Na2O2与盐酸反应无沉淀生成;BaCl2和NaH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盐酸和NaCl,该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小苏打为NaHCO3,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没有气体生成;故选A。
18.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于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马蒂逊(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阶段,参加反应的NaClO3和SO2的个数之比为2∶1
B.反应①中ClO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的H2O2可用NaClO4代替
D.反应②条件下,ClO2的氧化性大于H2O2
答案 C
解析 NaClO3、硫酸和SO2发生反应①:2NaClO3+H2SO4+SO2===2ClO2+2NaHSO4,参加反应的NaClO3和SO2的个数之比为2∶1,A正确;ClO2与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②: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ClO2做氧化剂,H2O2做还原剂,不能用NaClO4代替H2O2,ClO2的氧化性大于H2O2,C错误,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0分)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高效模型。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硫、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b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②a→b→c→d→e的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③将A持续通入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④C→B的转化中,可通过加入还原剂实现
(2)a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有毒气体。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5.6 L的a气体(标准状况),所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 mol。
(3)d溶于水得到冷的浓溶液可用以下金属容器储存的是 (填序号)。
①Cu ②Fe ③Al ④Na
(4)向c的水溶液中通入B,溶液的导电性会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B和E(E是一种钠盐)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氰化钠(NaCN)做无害化处理,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相同量的氰化钠,所需B的物质的量是E的 倍。
答案 (1)①④ (2)0.5 (3)②③ (4)增强 Cl2+SO2+2H2O===4H++2Cl-+S (5)2
解析 根据“价—类”二维图知,a、b、c、d、e分别是H2S、S、SO2、SO3、硫酸盐;A、B、C、D、E、F分别是HCl、Cl2、次氯酸盐、ClO2、亚氯酸盐、高氯酸盐。
(1)①硫有正交硫、单斜硫多种同素异形体,正确;②SO3生成硫酸盐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③将HCl持续通入石蕊溶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错误;④由次氯酸盐生成Cl2的转化中,次氯酸盐是氧化剂,可通过加入还原剂实现,正确。
(2)5.6 L的H2S气体(标准状况)是0.25 mol,根据2NaOH+H2S===Na2S+2H2O知,所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0.5 mol。
(3)Fe、Al与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故可用Fe、Al金属容器储存。
(4)向SO2的水溶液中通入Cl2,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2Cl-+S,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的导电性会增强。
(5)1 mol Cl2反应时转移2 mol e-,1 mol亚氯酸钠反应时转移4 mol 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处理相同量的氰化钠,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亚氯酸钠的2倍。
20.(8分)(2025·苏州月考)实验室用处理过的锌粉灰(主要成分为ZnO和CuO)提取制备ZnSO4·H2O的流程如下:
(1)浸取时使用1 mol·L-1H2SO4溶液,实验室需配制1 mol·L-1H2SO4溶液480 mL。
①需要用量筒量取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的体积为 。
②实验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硫酸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
a.定容时俯视观察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2)“操作”是分离锌和铜。对分离出的氧化铜洗涤干燥可获得纯净的氧化铜。检验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
(3)已知ZnSO4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从ZnSO4溶液中得到ZnSO4·H2O晶体的方法为 。
(4)从稀ZnSO4溶液中提取Zn2+常用P2O4萃取剂萃取,P2O4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答案 (1)①27.2 mL ②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bef
(2)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洗涤干净
(3)加热浓缩,高于330 K趁热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4)锌离子在其中溶解度大,且与水不互溶、不反应
解析 (1)①配制1 mol·L-1H2SO4溶液480 mL需要使用500 mL容量瓶;由c=可知,c(H2SO4)= mol·L-1=18.4 mol·L-1;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 mL,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V×10-3L×18.4 mol·L-1=0.5 L×1 mol·L-1,解得V≈27.2 mL。③a项,使得溶液体积偏小,得到溶液浓度偏大;b项,使得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c项,放热使溶液体积膨胀,定容时所加蒸馏水偏少,待冷却至室温时会使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高;d项,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不影响硫酸浓度;e项,导致溶质损失,使得溶液浓度偏低;f项,造成溶质损失,会导致硫酸浓度偏低;故选bef。
(2)氧化铜固体表面会附着硫酸根离子等,若氧化铜已洗涤干净,则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
21.(18分)硒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34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氧、硫、硒位于同一主族,其性质具有一定的递变性。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还原性:S2->Se2-
B.浓硒酸可能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
C.稳定性:H2Se>H2S>H2O
D.氧化性:O2>Se
②SO2通入SeO2的水溶液中会生成不溶于水的S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e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和SeO2,则浓硫酸、SO2和SeO2三者中,氧化性最弱的为 。
(3)某混合物中硒主要以Se和CuSe的形式存在,工业上常用硫酸化焙烧法提取硒,主要步骤如下:
ⅰ.将该混合物与浓硫酸混合焙烧,产生SO2、SeO2的烟气
ⅱ.用水吸收ⅰ中烟气,可得Se固体
已知:SeO2的熔点为315 ℃,沸点为684.9 ℃。
①可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eO2,二者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化学式为 。
②CuSe中Se的化合价为 价;焙烧时,CuSe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理论上该反应每转移1 mol电子,得到的SeO2的质量为 g。
答案 (1) 第四周期ⅥA族
(2)①BD ②2SO2+SeO2+2H2O===2H2SO4+Se↓ SO2 (3)①Na2SeO3 ②-2 CuSe+4H2SO4(浓)CuSO4+3SO2↑+SeO2+4H2O 18.5
解析 (2)①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所以非金属性:O>S>Se,则还原性:S2-Se,A、C错误,D正确;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浓硒酸可能类似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B正确。②SO2通入SeO2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SeO2+2H2O===2H2SO4+Se↓,可知氧化性:SeO2>SO2;Se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e+2H2SO4(浓)===2SO2↑+SeO2+2H2O,可知氧化性:浓硫酸>SeO2,即氧化性最弱的为SO2。
(3)①S和Se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SeO2与NaOH的反应类似于SO2与NaOH的反应,因此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eO2,反应生成的盐为Na2SeO3。②CuSe中Cu为+2价,因此Se的化合价为-2价;焙烧时,CuSe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SeO2,化学方程式为CuSe+4H2SO4(浓)CuSO4+3SO2↑+SeO2+4H2O;理论上该反应每转移1 mol电子,生成 mol SeO2,质量为 mol×111 g·mol-1=18.5 g。
22.(10分)根据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体现 性; (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2)将Cu与稀硫酸混合,二者不能反应,滴入H2O2后,溶液很快变成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物质的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3)2.76 g CaO2·8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140 ℃时完全脱水,杂质受热不分解)如图所示。试确定60 ℃时CaO2·xH2O中x= 。
(4)将111.2 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 g;SO2为 mol。
(5)根据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可知,当有2.5 mol FeS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硫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 (1)弱碱 不能 (2)Cu+H2SO4+H2O2===CuSO4+2H2O (3)2 (4)32 0.2 (5)1.5
解析 Ⅰ.(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氢氧化铝体现弱碱性,氢氧化钠的碱性过强,且有腐蚀性,因此中和胃酸时,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2)Cu、稀硫酸和H2O2充分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H2O2===CuSO4+2H2O。
Ⅱ.(3)140 ℃时完全脱水,杂质受热不分解,则样品中CaO2·8H2O含有的结晶水的总质量为2.76 g-1.32 g=1.44 g,物质的量为n(H2O)==0.08 mol,原样品中含有CaO2·8H2O的物质的量n(CaO2·8H2O)==0.01 mol;60 ℃时固体的质量为1.68 g,失去结晶水的质量为2.76 g-1.68 g=1.08 g,物质的量为n(H2O)==0.06 mol,故60 ℃时CaO2·xH2O中x==2。
(4)n(FeSO4·7H2O)==0.4 mol,由2FeSO4·7H2OFe2O3+SO2↑+SO3↑+7H2O↑可知,生成Fe2O3的质量为0.4 mol××160 g·mol-1=32 g,SO2为0.4 mol×=0.2 mol。
(5)反应中Cu由+2价降低到+1价,S由-1价升高到+6价、降低到-2价,可得关系式5FeS2~3S(被氧化),因此当有2.5 mol FeS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硫的物质的量为2.5 mol×=1.5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