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5章 导数及其应用
5.1 导数的概念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8 13:02:25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1)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苏州中学月考)曲线y=-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
A. 1 B. -1
C. 4 D. -4
2 曲线y=x2+1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y=x+1 B. y=-2x+4
C. y=2x D. y=4x-2
3 (2025扬州中学月考)已知曲线f(x)=x2+x的一条切线的斜率是3,则该切点的横坐标为( )
A. -2 B. -1 C. 1 D. 2
4 (2024保定六校联盟期中联考)曲线y=-x3-1 在x=1处的切线倾斜角是( )
A. B.
C. D.
5 若曲线y=f(x)=x2+ax+b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3x-y-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1,b=1 B. a=1,b=-1
C. a=-2,b=1 D. a=2,b=-1
6 (2024启东中学月考)若曲线y=ax2在x=a处的切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a的值为 ( )
A. -1 B. 1
C. -1或1 D. -或1
二、 多项选择题
7 已知曲线y=f(x)在点(1,3)处的切线过点(0,2),设曲线y=f(x)在点(1,3)处的斜率为k,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f(1)=3 B. k=1
C. f(0)=2 D. k=0
8 (2024四川铁路中学期中)过点A(1,2)与函数f(x)=x3+x相切的直线为( )
A. 2x+y-4=0 B. 3x-y-1=0
C. 4x-y-2=0 D. 7x-4y+1=0
三、 填空题
9 (2024天一中学月考)若函数y=ax2+1的图象与直线y=x相切,则a=________.
10 (2024江安中学月考)已知直线x+y=b是函数f(x)=ax+的图象在点(1,m)处的切线,则a+b=________,m=________.
11 (2024湖南汉寿一中期中改编)如图,已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对称,直线l是曲线y=f(x)在点(0,2) 处的切线,则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 无限趋近于________.
四、 解答题
12 (2024清江中学月考)试求过点P(1,-3)且与曲线y=x2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13 求曲线y=2x-x3在点Q(-1,-1)处的切线方程及该切线与x轴,y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2)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南通中学月考)已知一质点运动的方程为S=5-3t2,若该质点在时间段[1,1+Δt]内相应的平均速度为-3Δt-6,则该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是( )
A. -3 B. 3 C. 6 D. -6
2 (2025淮安中学月考)已知某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t)=2t2-1,则t=2时的瞬时加速度为( )
A. 2 B. -2 C. 8 D. -8
3 (2024海门中学月考)某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他达到的高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是h(t)=10-4.9t2+8t(距离单位:m,时间单位:s),则他在0.25 s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6.75 m/s B. 6.55 m/s C. 5.75 m/s D. 5.55 m/s
4 (2024常熟中学月考)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t2+2t,设其在t∈[2,3]内的平均速度为v1,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v2,则等于( )
A. B. C. D.
5 一物体的运动方程是S=t+,则在t=3时的瞬时速度是( )
A. B. C. 1 D. 2
6 (2024上海曹杨二中月考)大面积绿化可以增加地表的绿植覆盖,可以调节小环境的气温,好的绿化有助于降低气温日较差(一天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下图是甲、乙两地某一天的气温曲线图.假设除绿化外,其他可能影响甲、乙两地温度的因素均一致,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由上图推测,甲地的绿化好于乙地
B. 当日6时到12时,甲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小于乙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
C. 当日12时到18时,甲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小于乙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
D. 当日必存在一个时刻,甲、乙两地气温的瞬时变化率相同
二、 多项选择题
7 (2024太仓中学月考)已知某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t)=7t2+8(0≤t≤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该物体在1≤t≤3时的平均速度是28
B. 该物体在t=4时的瞬时速度是56
C. 该物体位移的最大值为43
D. 该物体在t=5时的瞬时速度是70
8 (2024海安中学月考)甲、乙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a(t0)是在t=t0时的加速度,S(t0)是从t=0到t=t0的路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甲(t0)>a乙(t0) B. a甲(t0)
C. S甲(t0)>S乙(t0) D. S甲(t0)
三、 填空题
9 (2024南通一中月考)一质点M按运动方程s(t)=at2+1做直线运动(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若质点M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8 m/s,则常数a的值为________.
10 已知函数f(x)=x2+2x在区间[0,a]上的平均变化率是函数g(x)=2x-3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的2倍,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估计函数f(x)在x=a处的瞬时变化率为________.
11 水波的半径以0.5 m/s的速度向外扩张,当半径为2.5 m时,圆面积的膨胀率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12 (2024无锡一中月考)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S=at2,如果它的加速度是a=5×105 m/s2,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时间为1.6×10-3 s,求子弹射出枪口时的瞬时速度.
13 已知某人身高1.8m,他以1.2m/s的速度离开路灯,路灯高4.2m.
(1) 求身影的长度y(单位:m)与人距路灯的距离x(单位:m)之间的关系;
(2) 解释身影长的变化率与人步行速度的关系;
(3) 求当x=3m时身影长的变化率.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3)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启东一中月考)若可导函数f(x)的图象过原点,且满足 =-1,则f′(0)等于( )
A. -2 B. 2 C. -1 D. 1
2 若函数y=f(x)在x=2处的瞬时变化率为 ,且==4+Δx,则f′(2)的值为( )
A. 2 B. 4
C. 2+Δx D. 4+Δx
3 已知函数f(x)在R上可导,若f′(2)=3,则 等于( )
A. 12 B. 9 C. 6 D. 3
4 (2024南通中学月考)已知曲线f(x)=x2+x的一条切线的斜率是3,则该切点的横坐标为( )
A. -2 B. -1
C. 1 D. 2
5 (2025江安中学月考)若曲线f(x)=x2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x+4y-8=0垂直,则直线l的方程为( )
A. 4x-y-4=0 B. x+4y-5=0
C. 4x-y+3=0 D. x+4y+3=0
6 (2024海安中学月考)若曲线y=f(x)=x+上任意一点P处的切线斜率为k,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1)
C. (-∞,1) D. (1,+∞)
二、 多项选择题
7 (2024海门中学月考)下列各点中,在曲线y=x3-2x上,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的是( )
A. (0,0) B. (1,-1)
C. (-1,1) D. (1,1)
8 (2024赣州期中)如图,直线x=m与曲线y=f(x),y=g(x),y=h(x),y=k(x)均相交,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 填空题
9 (2024姜堰二中月考)设函数f(x)=ax+3,若f′(1)=3,则a=________.
10 函数y=f(x)的图象在点M(2,f(2))处的切线方程是y=2x-8,则=________.
11 (2024上海青浦一中期中)已知a∈R,曲线y=f(x)经过点(1,2)且在该点处的切线方程为ax+y-5=0,则 =________.
四、 解答题
12 已知函数f(x)=10x+x2.求:
(1) Δy=f(x+Δx)-f(x);
(2) ;
(3) ;
(4)f′(x),f′(5),f′(0)的值.
13 (2024云阳中学月考)已知函数y=f(x)=求此函数在x=1和x=4处的导数.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1)
1. C 因为Δy=-+=,所以=,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所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斜率k=4.
2. C 因为==2+Δx.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常数2,所以曲线 y=x2+1在点(1,2)处的切线斜率 k=2,则切线方程为y-2=2(x-1),即 y=2x.
3. D 设切点的坐标为(x0,y0),===Δx+x0+1,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x0+1,即k=x0+1=3,解得x0=2,故切点的横坐标为2.
4. D 因为==-(Δx)2-Δx-,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所以曲线y=-x3-1 在x=1 处的切线斜率为-,则切线的倾斜角为.
5. B 由题意,得==2+a+Δx.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2+a,所以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为2+a.因为曲线y=f(x)=x2+ax+b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3x-y-2=0,所以2+a=3,解得a=1.又因为点(1,1)在曲线 y=f(x)=x2+ax+b上,所以1+a+b=1,解得b=-1,所以a=1,b=-1.
6. A 由题意,得==2a2+aΔx,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2a2=2,所以a=±1,当a=1时,y=x2,切点是(1,1),切线的斜率k=2,故切线的方程是y-1=2(x-1),即2x-y-1=0,此时与直线2x-y-1=0重合,故a=-1.
7. CD 因为切点为(1,3),所以f(1)=3,故A正确;因为(0,2)为切线上的点,不一定为切点,故C错误;由切线经过点(1,3)和(0,2),得切线斜率k==1,故B正确,D错误.故选CD.
8. CD 当A(1,2)为切点时,==(Δx)2+3Δx+4,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Δx)2+3Δx+4无限趋近于4,即函数f(x)在点A(1,2)处的切线斜率为4,此时切线方程为y-2=4(x-1),即4x-y-2=0,故C正确;当A(1,2)不为切点时,设切点坐标为(x0,x+x0),==(Δx)2+3x+3x0Δx+1,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Δx)2+3x+3x0Δx+1无限趋近于3x+1,即函数f(x)在点(x0,x+x0)处的切线斜率为3x+1,又切线过点A,所以切线斜率k==3x+1,化简,得(2x0+1)(x0-1)2=0,解得x0=-或x0=1(舍去),故切点的坐标为,切线斜率为,此时切线的方程为y-2=(x-1),即7x-4y+1=0,故D正确.故选CD.
9. 根据题意,得===2ax+aΔx,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2ax.设切点为(x0,y0),则2ax0=1,且y0=ax+1,y0=x0,解得a=.
10. 5 3 由题意,得m=a+2,1+m=b.因为=a-,当Δx无限趋向于0时,无限趋近于a-2,所以曲线f(x)在点(1,m)处的切线斜率为a-2.由a-2=-1,得a=1,所以m=3,b=4,a+b=5.
11. -1 方法一:由图可知,曲线y=f(x) 在点(0,2) 处的切线l的斜率为=1.易知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可近似为函数f(x)在x=1处的切线的斜率,由函数f(x)的对称性可知,函数f(x)在x=1处的切线与f(x)在x=0处的切线关于直线x=对称,即两切线斜率互为相反数,故函数f(x)在x=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1,即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 无限趋近于-1.
方法二: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可设其解析式为y=f(x)=a(x+1)(x-2)=a(x2-x-2),由图可知,曲线y=f(x)在点(0,2)处的切线l的斜率为=1,则==aΔx-a,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a,即-a=1,则a=-1.故==-1-Δx,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 无限趋近于-1.
12. 设切点的坐标为(x0,y0),则有y0=x.
因为=,且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2x0,
所以k=2x0,切线的方程为y-y0=2x0(x-x0),
将点(1,-3)代入,得-3-x=2x0-2x,
所以x-2x0-3=0,解得x0=-1或x0=3.
当x0=-1时,k=-2;当x0=3时,k=6.
故所求直线的斜率为-2或6.
13. 因为点Q(-1,-1)在曲线上,设另一点为P(-1+Δx,2(-1+Δx)-(-1+Δx)3),
则kPQ=
=-1+3Δx-(Δx)2.
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kPQ无限趋近于-1,
所以曲线在点Q(-1,-1)处的切线斜率为-1,
则切线的方程为x+y+2=0,
所以该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2,0),与y轴的交点为(0,-2),
则该切线与x轴,y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2×2=2.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2)
1. D 由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得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6,即质点在t=1时的瞬时速度是-6.
2. C 由题意,得==4t+2Δt,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4t,则该物体在t=2时的瞬时加速度为8.
3. D 由题意,得h(0.25+Δx)-h(0.25)=10-4.9(0.25+Δx)2+8(0.25+Δx)-(10-4.9×0.252+8×0.25)=-4.9(Δx)2+Δx,所以 = = =5.55,则他在0.25 s时的瞬时速度为5.55 m/s.
4. A 由题意,得v1==7.因为==6+Δt,所以当Δt 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6,所以v2=6,则=.
5. B 因为 ΔS=3+Δt+-3-=Δt-,所以=1-,所以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即物体在t=3时的瞬时速度为.
6. C 对于A,由图可知,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小于乙地气温日较差,所以甲地的绿化好于乙地,故A正确;对于B,由图可知,6时到12时甲、乙两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均为正数,且乙地的变化趋势更大,所以甲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小于乙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故B正确;对于C,由图可知,12时到18时甲乙两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为负数,且乙地的变化趋势更大,所以甲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大于乙地气温的平均变化率,故C错误;对于D,由图可知,存在一个时刻,使得甲、乙两地气温的瞬时变化率相同,故D正确.
7. ABD 由题意,得该物体在1≤t≤3时的平均速度是==28,故A正确; = = (56+7Δt)=56,故B正确;当t=5时,S(5)=7×52+8=183,故C错误; = = (70+7Δt)=70,故D正确.故选ABD.
8. BC 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函数的切线斜率,由图可得在t=t0处,甲的切线斜率小于乙的切线斜率,即甲在t=t0处的加速度小于乙在t=t0处的加速度,故A错误,B正确;由图可知,从t=0到t=t0,甲的速度总大于等于乙的速度,所以甲从t=0到t=t0的路程大于乙从t=0到t=t0的路程,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9. 2 因为Δs=s(2+Δt)-s(2)=a(2+Δt)2+1-a·22-1=4aΔt+a(Δt)2,所以=4a+aΔt,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4a,即4a=8,解得a=2.
10. 2 6 由题意,得函数f(x)在区间[0,a]上的平均变化率为==a+2,函数 g(x) 在区间[2,3]上的平均变化率为==2.由题意知,a+2=2×2,所以 a=2.函数f(x)在区间[2,2+Δx]上的平均变化率为===Δx+6.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Δx+6无限趋近于6,故估计函数f(x)在x=a处的瞬时变化率为6.
11. 2.5π 设水波向外扩张的时间为t s,此时的面积为S(t),则S(t)=π(0.5t)2=0.25πt2.因为水波的半径以0.5 m/s的速度向外扩张,所以当半径为2.5 m时,t=5,则=0.25π×(10+Δt),所以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2.5π.
12. 因为ΔS=a(t0+Δt)2-at=at0(Δt)+a(Δt)2,
所以=at0+a(Δt),
所以当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at0.
由题意知,a=5×105 m/s2,t0=1.6×10-3 s,
所以at0=8×102=800(m/s),
即子弹射出枪口时的瞬时速度为800 m/s.
13. (1) 由题意,得=,即y=x.
(2) 设离开路灯的时间为t s,人步行速度为v m/s,
则x=vt,所以y=vt,
则==v.
故身影长的变化率与人步行的速度成正比.
(3) 由(2)可知身影长的变化率只与速度v有关,与x无关,
则=×1.2=0.9,
即当x=3m时,身影长的变化率为0.9.
5.1.2 瞬时变化率——导数(3)
1. C 因为f(x)的图象过原点,所以f(0)=0,所以f′(0)= = =-1.
2. B 根据导数的定义可知,f′(2)= = (4+Δx)=4.
3. A 由题意,得 =4× =4f′(2)=12.
4. D 因为Δy=f(x+Δx)-f(x)=(x+Δx)2+(x+Δx)-x2-x=x·Δx+(Δx)2+Δx,所以=x+Δx+1,所以f′(x)= =x+1.设切点的坐标为(x0,y0),则f′(x0)=x0+1=3,所以x0=2.
5. A 设切点的坐标为(x0,y0).因为f′(x)= = (2x+Δx)=2x.由题意可知,切线斜率k=4,即f′(x0)=2x0=4,所以x0=2,所以切点的坐标为(2,4),切线方程为y-4=4(x-2),即4x-y-4=0.
6. C y=x+上任意一点P(x0,y0)处的切线斜率为k=f′(x0)= = (1-)=1-<1.即k<1.
7. BC 设切点的坐标为(x0,y0),则f′(x0)= =3x-2=tan =1,所以x0=±1,当x0=1时,y0=-1;当x0=-1时,y0=1.故选BC.
8. ABD =f′(m), =g′(m), =h′(m), =k′(m),由图可知k′(m)<0,且曲线y=f(x)在x=m处比曲线y=g(x)更陡峭,曲线y=g(x)在x=m处比曲线y=h(x)更陡峭,所以f′(m)>g′(m)>h′(m)>0,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
9. 3 因为f′(1)= = =a,所以a=3.
10. -2 由题意,得f′(2)=2,又f(2)=2×2-8=-4,所以==-2.
11. -3 由点(1,2)在直线ax+y-5=0上,得a=3.又曲线y=f(x)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ax+y-5=0,则f′(1)=-a=-3.又f(1)=2,所以 = =f′(1)=-3.
12. (1) Δy=f(x+Δx)-f(x)
=10(x+Δx)+(x+Δx)2-10x-x2
=10Δx+2x(Δx)+(Δx)2.
(2) ==10+2x+Δx.
(3) = (10+2x+Δx)=10+2x.
(4) 由(2)知,f′(x)= =10+2x,
则f′(5)=10+2×5=20,f′(0)=10+2×0=10.
13. 当x=1时,f(x)=3x2+2,
所以Δy=3(1+Δx)2+2-(3×12+2)=6Δx+3(Δx)2,
所以==6+3Δx,
所以f′(1)= = (6+3Δx)=6.
当x=4时,f(x)=29+3(x-3)2,
所以Δy=29+3(4+Δx-3)2-[29+3(4-3)2]=6Δx+3(Δx)2,
所以==6+3Δx,
所以f′(4)= = (6+3Δx)=6.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直线与方程
1.1 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
1.2 直线的方程
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4 两条直线的交点
1.5 平面上的距离
第2章 圆与方程
2.1 圆的方程
2.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3.1 椭圆
3.2 双曲线
3.3 抛物线
第4章 数列
4.1 数列
4.2 等差数列
4.3 等比数列
4.4 数学归纳法*
第5章 导数及其应用
5.1 导数的概念
5.2 导数的运算
5.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