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阳光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阳光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8 12:33:57

文档简介

苏州市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调研卷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6 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A C D B D A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A D C A B D
序号 21 22 23
答案 B A D
二、非选择题(54 分)
24.(16 分)
(1)墨西哥湾海域纬度低,水温高,形成热带低压;海域面积辽阔,水汽充足;湿热气流
强烈上升,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气流辐合旋转,形成飓风。(6 分)
(2)美国中部平原平坦开阔且南北贯通,利于飓风深入;东西两侧南北走向的山脉与飓风
移动方向一致,对其阻挡作用小;摩擦力相对较小,持续向北推进。(6 分)
(3)支持干预。飓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干预可减轻飓风带来的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风电场等技术可同时发电;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或有能力对飓风进行合理干预。(4
分)
反对干预。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干预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后果;技术尚不成熟,可能效率
低下或造成其他问题;应更注重防灾减灾措施,而非直接干预自然过程。(4 分)
25.(20 分)
(1)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多,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地处青藏高原边
缘的高山峡谷中,地势落差大。(4 分)
(2)水能利用效率提升;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主动避让地质风险
带,工程安全性增强;降低移民安置难度。(8 分)
(3)国土安全:边疆的稳定,领土的完整,民族的团结;
资源安全:独特矿产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管控。
能源安全:清洁能源替代、减少进口依赖。
环境安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碳中和,减轻气候变暖;减轻洪水期对沿岸地貌的侵
蚀破坏。
经济安全:发展新兴产业,促进西藏工业化,经济结构多元化。(8 分)
26.(18 分)
(1)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岛屿南部,沿湖低地(4 分) 地形或地势(2 分)
(2)商业活动空间变成生态空间(2 分) 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文旅产业发展;保护古村落
的需要;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需求。(4 分)
(3)保护和修复传统民居与古村落风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广生
态农业和休闲渔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合理控制旅游开发强度,避免过度商业化,保障生
态空间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兼顾本地居民生活与游客体验。(6 分)江苏省苏州市2026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试卷
地理
2025.09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3.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处。
一、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某游客利用年假到山西大同(40°N,113°E)游览云冈石窟。进景区时,他在东西走向的大
道上拍了张照片,此时图中大道左侧高大石柱的影子朝向右略偏后方(即偏向该游客拍摄时
所在的方位),目测石柱影长不到石柱高度的一半(l64°≈2)。图1为“游客拍摄的照片”。据
此回答1~3题。
图1
1.该游客拍摄照片时的朝向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该游客进入景区的时间更接近当地的
A.9时
B.11时
C.13时
D.15时
3.该游客的年假最有可能安排在
A.谷雨期间
B.小暑期间
C.寒露期间
D.小雪期间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年12月11~13日,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发生
一次空气污染事件。12日,该区域内部分地区大气颗粒物(PM)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标准:13日,各
地污染状况先后缓解。图2为“北京时间12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分布图”。据此
回答4~5题。
高三地理第1页(共8页)
100°E
110°E
120°E
040
40N
30
20
-1015
等压线hpa
图2
4.北京时间12日20时前后,长三角地区比图中甲区域
A.水汽少
B.气温低
C.风力弱
D.气压高
5.下列区域内污染状况最先缓解的可能是
A.江苏北部
B.福建北部
C.江西南部
D.浙江南部
图3为“陇东某黄土塬上无灌溉首蓿地2024年7月29日至8月5日每15分钟分层土壤
含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30.0
27.5
2.5
深度em
10
- ---50
20.0
…80
7月30日
8月1日
8月3日
8月5日
日期
图3
6.7月29日至8月5日发生明显降水的天数为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7.8月1日8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蒸发减弱
B.地下水水位上升
C.植物蒸腾减弱
D.前一日降水下渗
陆地上的淡水冰川崩解,冰层流入海洋形成冰山。格陵兰岛周边冰山受海流推动,环绕在
拉布拉多海周围,然后进入北大西洋航道,使其成为航行危险区。图4为“格陵兰岛周边海域
典型冰山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
高三地理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