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四单元时间:1840~1949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旧/新)
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分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中国近代史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一、太平天国背景
1、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2、1851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
京——1856全盛(北伐、西征)——1856天京变
乱——提拔青年将领——1864天京陷落(失败)《天朝田亩制度》评价内容:凡天下田,天下人耕;无处不均匀;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1859年,洪仁??裥颂?教旃??岢隽艘桓龈母锬谡?徒ㄉ韫?业男路桨浮??蹲收?缕??
《资政新篇》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为什么失败?主观上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战略上失误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主要功绩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一、辛亥革命的准备(1)经济准备: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思想准备(3)组织纲领准备革命政党革命团体(4)军事准备:同盟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十六字纲领指导思想二、辛 亥 革 命 的 爆 发 和 高 潮爆 发危 机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时间: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成立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反封) 。
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反帝)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功绩 一、五四运动 1919年1、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运动的口号:
3、运动的第一阶段中心、主力
运动的第二阶段中心、主力
4、结果:
5、性质:
6、意义:二、中共诞生 19211、诞生的条件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5)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标志:中共一大 (1921.7) A.确定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B.成立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1)主要内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意义 三、国民大革命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1、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2)1926年,北伐(3)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失败 四、国共的十年对峙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3、红军长征两个后方:重庆、延安
三个战场: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国外战场
两条路线:全面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几次重大战役: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最大规模的主动出击
五、抗日战争1、南京大屠杀2、潘家峪惨案3、东北“七三一部队”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滔天罪行(2)淮海战役六、人民解放战争1、全面内战爆发:1946.6,国民党进攻中 原解放区(1)辽沈战役2、战略反攻: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战略决战:1948秋,三大战役(3)平津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建国前中共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 1921年,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 1922年,通过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 1923年,决定国共合作
4、八七会议 1927年,决定土地革命
5、遵义会议 1935年,成熟
6、中共七大 1945年,毛泽东思想确立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决定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