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6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9 14:0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7张PPT。你知道当今中国有哪些大型电影奖项评选吗? 百花奖 金鸡奖 华表奖 金像奖 金马奖你知道当今中国有哪些
大型电影奖项评选吗?大众电影百花奖考考你??2010年??? 第三十届百花奖最佳男女演员第 20 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百花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科学艺术发展方针?自主探究1阅读课本 P96 第2段,回答:“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是什么??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内涵: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
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党和政府当时 要提出这个方针?自主探究2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 材料1: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自主探究3:
材料1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联系必修二知识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内涵:2、提出背景:(1)国内方面: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必要性)c.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国际方面:(目的)b.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发生变化材料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论十大关系》材料2:“……..50年代有一位科学家说 ‘中医是封建医,西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就是把兴奋剂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问题探究5: 材料3表明我们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表明我们开始破除苏联模式的束缚问题探究4:材料2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建国初人们照搬苏联模式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含义:2、提出背景:(1)国内方面: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必要性)c.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国际方面:中国开始破除苏联模式的束缚(重点)(目的)b.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发生变化3、正式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手迹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内涵:2、提出背景:4、地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而不是一暂时性的方针3、正式提出: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内涵:2、提出背景:5、成就:4、地位:①形成了比较宽松的学术研究的氛围C话剧《关汉卿》话剧《文成公主》话剧《茶馆》话剧《蔡文姬》 郭沫若 《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郭沫若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全国网罗人才,力修文治,决定将流落匈奴的蔡文姬接回国,承其父续写《后汉书》。蔡文姬得悉,毅然辞别了丈夫女儿,重返故乡,废寝忘食,含辛茹苦,终于完成了撰写大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贡献。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五朵金花中华儿女北京舞蹈学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3、正式提出: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内涵:2、提出背景:5、成就:4、地位:②涌现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文学、期刊、电影)③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相继建立,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硕果累累①形成了比较宽松的学术研究的氛围6.意义: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1962年??? 第一届百花奖最佳电影女演员
——祝希娟 《红色娘子军》中饰吴琼花 1963年??? 第二届百花奖最佳电影女演员
——张瑞芳 《李双双》中饰李双双 开动脑筋 可惜好景不长,这种繁荣景象很快就消失了。阅读以下材料,看看是怎么回事?回答问题:材料4:第三届百花奖的历史遗案
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
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消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十几年之久。自主探究6:请从教材中P97最后一段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消的原因二、曲折的年代原因:表现:2)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1)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3)文革期间,极左思想盛行,“双百”方针受到彻底破坏 主要原因故宫被改成血泪宫“文革”时,我国科学技术受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八亿人民八个戏”
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 材料5:……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 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中国电影史》合作探究7: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只放映样板戏合适吗?为什么?小组合作 讨论探究不合适。①样板戏实际是与“双百方针”的宗旨背道而驰
②人多地广,需要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
③大大束缚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
④严重阻碍了文艺的繁荣发展。二 曲折的年代1、原因:(划书)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革”的到来——“双百”方针贯彻受挫2、表现:(划书4点)②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③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①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阶级斗争问题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百花凋零一片萧条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创作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是多种多样的。①从文艺反映生活的角度看,
②从作家的创作个性看,
③从广大群众的艺术爱好和审美需要看, 总之,只有实行“双百”方针,充分发扬政治民主和艺术民主,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文艺园地呈现出百花争妍,欣欣向荣的局面。三 文艺的春天1、原因:(1)纠“左”倾:(2)明方向:(3)定内容:(1)文学创作欣欣向荣:2、表现: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反映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艺术空前繁荣邓小平的“二为”方向;重树“双百”方针建设“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2)学术讨论空前热烈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文革”结束,清算了极“左”路线划课本 贯彻“双百”方针有现实意义:
只有贯彻“双百”方针,才能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① “双百”方针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
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③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④“双百”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贯彻“双百”方针有何现实意义?收获季节 自主探究8:
以这趋势为根据,你认为在党和政府在发展科学文艺事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必须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
和政治的关系、
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革新。
使文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指导意义 假如让你用坐标图像表示“双百”提出后我国文艺科学的发展趋势,你会怎样作图?Y (发展状况)19561976 x(t)1966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问题引导1、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年动乱文化凋零文化事业再度繁荣2.原因:“双百”方针能否贯彻 ;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讨论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文化方针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反映学术民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思想解放潮流
内容侧重政治统治思想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3、正式提出: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内涵:2、提出背景:5、成就:4、地位:6.意义:二 曲折的年代——“双百”方针贯彻受挫1、原因:2、表现:三 文艺的春天1、原因:2、表现:知识框架(2)西方长技是什么? 又有怎样的作用?有什么局限性(1) 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2)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为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
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双百“方针实施的目的?3)材料二反映了电影界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其原因主要是“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材料三反映文艺舞台“样板戏”一花独放、百花凋零的局面。原因是“文革”期间,林彪、江青一伙对文化事业的破坏,“双百”方针被抛弃。(3)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4)正确的文艺方针政策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妨碍文化的发展。 (4)谈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 。本课小结1 . (广东文基)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 .吸取了我国历史是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 .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链接高考 体验成功A2 .(山东烟台模拟题)右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 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 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 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双百”方针的推动
D 文艺工作者积极性高涨链接高考 体验成功C3 . “双百”方针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C.“左”倾错误的影响
D.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体验成功C4.下列对“双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B.毛泽东曾多次阐述这个方针,并强调必须实行这个方针。
C.它是一个基本性的暂时性的方针。
D.主要针对的是文学艺术和科技领域.体验成功C5.“文革”后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在科学、文艺方面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要处理好的三种关系中不包括:
A.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B.科学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C.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D.科学文艺与人民生活的关系A体验成功
6.就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作品反映改革开放后社会风貌的是
A.《歌唱祖国》
B.《雷锋之歌》
C.《春天的故事》
D.《将军三部曲》C体验成功7.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讲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即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
B.学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
C.主要是为了尽快把错误的学术倾向暴露出来
D.当时的“百家争鸣” 与二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 在背景上并不相似C体验成功8.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A体验成功
9. 下面这张剧照属于1959年出品的哪部国产影片
A.《北国江南》
B.《五朵金花》
C.《女篮五号》
D.《青春之歌》B体验成功10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是在( )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革”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体验成功B及时小测1、(福建龙岩质检)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A2、对 “百家争鸣” 方针的准确理解是( )
A、学术思想绝对自由,政府不加任何干涉
B、只要是正确的学术思想,都应该让其自由发展
C、宪法范围内学术思想自由
D、不违法中国共产党党章C及时小测D3.下列关于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苏联曾一度被认为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B 在中国接受摩尔根学派的生物学派也曾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
C “双百”方针提出后,召开了双方代表均参加的有关遗传学的座谈会
D 在座谈会上双方依然斗争激烈及时小测4.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的创作的主旋律是:
①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②反映社会主义新貌
③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B及时小测 5. 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到:“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使文艺界仅现了八大“样板戏”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C及时小测6、“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 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 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 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 “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C7.(广东高考)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D及时小测8、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是( )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D及时小测比较建国后的“双百”方针与2000多年前的百家争鸣有何异同?
(提示:从背景、内容、性质、影响认识异同)布置作业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之前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扣帽子情况时有发生,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原因:受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影响;自身“左”倾思想的影响。 1962年4、5月间,苏联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颠覆活动,胁迫6万余中国公民到苏联境内。以后几年,苏联向中国边境派驻的军队逐渐增加到100万人,战略导弹也指向中国。
l962年10月20日起,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部发动了大规模全面进攻,在以后很长的时期内,边境存在挑衅的威胁。
1965年6月开始,中国部队8万余人开赴越南,抗击美国侵略。到1965年底,侵越美军达184300人,1966年底385300人,1968年中525000人,1969年1月达到542400人 。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人的战争。 1969年,苏联在我国珍宝岛等地制造大规模武装冲突。 蒋介石趁中苏关系恶化、中印边界发生冲突、越南战争正酣之际,在美国支持下,企图反攻大陆。 苏联设想用原子武器达到“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美国叫嚣“共产党中国是今天美国的主要敌人”,国家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毛泽东指导全国大力加强国防建设,特别是在尖端武器的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64年我国爆炸原子弹,发射中近程导弹,1966年10月,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1967年6月,爆炸氢弹。1970年4月,我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这一切使全世界为之瞠目,而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结果。
4、春天的硕果(影响)(1)百家争鸣(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争论)
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P96历史纵横)
1956年全国遗传学座谈会,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为贯彻这个方针,突破苏联模式而召开的一次影响巨大、效果很好的会议。“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厚了,各派各抒已见,不扣政治帽子。
(2)百花齐放(文学艺术领域的成果)
给文学艺术的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硕果累累。
老 舍——《茶 馆》
郭沫若——《蔡 文 姬》
杨 沫——《青春之歌》
赵树理——《三 里 湾》
……《五朵金花》
《女篮五号》
《青春之歌》
《红 日》
《北国江南》
……
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历史剧、话剧、小说)作用大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主、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到了夏初,红卫兵运动兴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跳芭蕾的斩腿,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再也不敢碰钢琴,只得与美妙动人的音乐断然隔绝了……”
——一个音乐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