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9 14:1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程标准】
1.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表现所在,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重点:两极格局的解体,
多极化趋势的表现2018-11-15和县第一中学1苏 联波 兰 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 大 西 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红色区域为社会主义国家2018-11-15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由经济转入政治领域。提出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2018-11-15把意识形态的渗透放在首位,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破坏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
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些手段致使东欧国家共产党下台,政权变色。西方的 “和平演变”2018-11-15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原因:3、含义及实质:1、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5、影响:6、教训:波兰(1989年);德国统一(1990)方式:和平或暴力方式过程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失误的影响(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政策的失误造成经济困难(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标志两极格局结束,社会主义力量遭严重挫折从本国国情出发,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民主和法制建设2018-11-15思考1、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是怎样被处置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英、法、苏分区占领2、最终德国被分裂,主要原因是什么?东西方冷战(或者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3、为什么德国能够统一?4、历史上德国有过两次统一,其原因有何共同之处?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018-11-15德国统一的原因:1、德意志民族的向心力:东西德人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强烈的民族感情,是促成德国统一的根本原因
2、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使两德统一的重要动力:3、国际局势的变化,是促成两德统一的重要的外部条件(1)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为统一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为了自身利益,两国之间的冷战逐渐被对话所代替。
(2)东欧剧变为德国统一提供了契机:西德总理科尔抓住这一有利历史时机,提出德国统一的“十点建议”,再加上其他国家的努力推动和其他的外部因素,促成了德国的统一。2018-11-15虽然政治上分裂,但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文化传统及其他难以磨灭的民族共同性;
建立两个德国从来就不是德国人民的意愿,而是英法美苏四个占领国的意志,是冷战的结果。由于苏美英法四个大国的干预,两个德国从来没有真正享有过完全的主权,这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忍受的 。2018-11-15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西欧特别强大的经济大国,而东欧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同西德的差距逐渐拉大。
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取决于经济实力而非军事实力。这种趋势客观上推动了东西德统一的步伐。德国实现统一,人口将会达到8000万,是欧洲除苏联以外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将会达到近37万平方公里,在西欧国家中仅次于法国;经济上,不仅国民生产总值将会达到2.5万亿马克,超过英法之和,继美、日之后居世界第三位,而且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之一——马克。这样的前景无论对联邦德国还是民主德国都是十分憧憬的。2018-11-154、历史上德国两次统一原因的共同之处(1)经济发达是基础(2)民族凝聚力强启示:
(1)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2)血浓于水,要大力密切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消灭“距离感”2018-11-15苏联解体的过程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经济改革到政治误区)
2、苏联国名的更改---开始瓦解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3、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1991年)
4、独联体的建立----完全解体
(1991年 底《阿拉木图宣言》)
  2018-11-151.1990年苏联局势的动荡直接表现在
①苏共中央全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②国民经济大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和公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随堂小测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B2018-11-15
[问题导引]
1、苏东剧变的原因?(6分)
东欧剧变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3分)
苏联解体原因:(3分)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其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积累的矛盾和危机,造成国内经济困难。
(3)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2018-11-15(一)国际格局:旧的两极格局解体,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暂时“一超多强”,总的来说多极化趋势加强1、美国极力构筑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2、多极化趋势加强。二、冷战后的国际政治 3、意义有助于扼制美国单极世界的图谋,促进世界的多极化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欧盟国际地位提高;
日本争取安常国席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怎么理解“金砖四国”说法?2018-11-15(一)国际格局:旧的两极格局解体,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暂时“一超多强”,总的来说多极化趋势加强二、冷战后的国际政治 (二)国际形势:1、总的趋势走向缓和但并未太平,而是和平与动荡并存 2、紧张与动荡(1)、原因: ① “冷战”结束后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2)、表现:①南斯拉夫内战和解体,②北约轰炸南联盟,③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9.112018-11-1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 界 格 局两极格局瓦解,暂时“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世 界 形 势总趋势:走向缓和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018-11-152、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变化?[问题导引](1)世界形势:两极格局瓦解,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区域性、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增加,恐怖主义威胁全人类,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4分)
(2)世界格局:在美国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同时,更多国家希望推进多极化趋势,于是,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日本跻身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世界格局日益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6分)2018-11-15【合作探究】
(1)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企图称霸世界);(1分)
形成:二战后形成美、苏两大势力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联合东欧国家于1955年成立“华约”。(4分)
(2)威胁: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3分)
(3)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1分)俄罗斯取代了苏联的地位;(1分)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1分)欧盟建立;(1分)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分)日本也主动参入国际事务,加快谋求大国的政治地位的步伐;(1分)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4)原则:积极参与;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3分)2018-11-15小结: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认识
(一)演变: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战后初期到五十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冷战”。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1)两极格局:美苏“冷战”;(2)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发展、中国振兴。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终结。(2)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二)认识:
(1)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3)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漫长过程,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未最终形成,但不可逆转。2018-11-15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2.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总结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