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检测卷
1.(2024秋 临泽县校级月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突兀 帐蓬 宽恕 刨根问底 漠不关心
B.恍惚 飘荡 张扬 哄堂大笑 拈轻怕重
C.淫慢 慷慨 安蔚 不毛之地 不慕名利
D.驯戒 悬崖 瘦弱 麻木不人 头晕目旋
2.(2024秋 凉州区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淅淅沥沥的大雨下起来了。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么咄咄逼人。
C.夏令营活动通知一发下来,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D.每当收到一本好书时,我常常会迫不及待地阅读,它如同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3.(2024秋 嵊州市期中)下面是小深同学写的邀请函,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亲爱的张老师:
您好!我们很荣幸的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级的“图书馆阅读打卡”活动,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11月1日上午第一节课。活动地点:701班教室。感谢您的赏光和支持,欢迎你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
A.荣幸 B.莅临 C.赏光 D.拙见
4.(2024秋 桃城区校级期末)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 晓之者曰
B.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
C.只使坠 得一人之使
D.亦不能有所中伤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2024秋 鹤峰县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B.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D.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6.(2024秋 磴口县期中)七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交友之道”的主题班会,老师要求同学们把收集的有关交友的诗词名句等展示出来,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的是( )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子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C.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7.(2024秋 青山湖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这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在《狗 猫 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C.《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D.《无常》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并时不时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予以嘲讽。
8.(2024秋 沂源县期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灯的发明得益于我们对白天上瘾。
在白天,一切令人放心,因为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角落,我们利用看到的形象对这个世界形成某种认知。 ; ; …… 。
就像悖论的正反两面,要看到某些东西,我们得借助黑暗而不是光。
(摘自《青年文学 看见 赵彦》)
①也有一些东西,在再亮的光下我们也看不到,比如眼皮的反面、天空的上面、湖水的背面、纸的里面。我们也看不到光本身
②看到战争,看到生气,看到伤心,看到愤怒
③看到爱,看到不爱,看到忠诚,看到背叛
④在光线下,我们能看到城市,看到乡村,看到河流,看到人群,看到树,看到花,看到花蕊,看到花蕊上的蜜蜂
A.④①③②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9.(2024秋 承德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10.(2024秋 会同县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D.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11.(2024秋 高安市期末)为配合本次活动,班级自创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入选作品 《守望生命的麦田——我读塞格林<麦田里的守望者>》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的人生绿洲》
《圣洁的情感,深邃的意境——读泰戈尔<吉檀迦利>有感》
A.成长笔记 B.咬文嚼字 C.名作品悟 D.名家访谈
12.(2024秋 武威期末)学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致敬时代英雄”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读革命英雄
开国元勋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人民心中的英雄。请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谈谈朱德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的原因。
(2)活动二:赞时代英雄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然而不同于英雄辈出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伟大精神往往蕴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他们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群像。
为挽救烧伤父亲的生命,不顾自己尚处于哺乳期,毅然选择“割皮教父”的康静;1999年至今,帮助上万山区孩子学习知识、打开眼界,“青春接力二十载”的复旦大学支教团;身残志坚,寒来暑往靠辛勤劳动,自力更生的“90后独腿独臂外卖骑手”董洪喜;面对火灾险情,冒着生命危险“四进四出”火海,将滚烫液化气钢瓶抱出来的消防员张晓明;新冠疫情中救治的医护人员、戒严的警察士兵、检疫的社区人员,还有义务接送的出租司机、主动供餐的小餐馆主、无偿捐献的菜农……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自己平凡的力量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用“隐形的翅膀”飞越艰难与困苦,用纯朴的心灵创造出温暖社会的光和热。
请根据以上新闻内容,为新闻拟一个标题。
(3)活动三:扬英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下你的结束语,激励同学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英雄。
13.(2024秋 西华县月考)填空。
(1)《观沧海》一诗中,“ , ”,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这继承了《诗经》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2)“我寄愁心与明月,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两句写船上所见景色。“ ”,两岸才显得宽阔;“ ”,帆才有悬空的趋势。(后两空中填诗中词语)
(4)《天净沙 秋思》极其出色地运用了 的写法,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 ”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14.(2024秋 花溪区校级期中) 有人说,岁月中的温情让童年时的鲁迅学会了爱与被爱,给作品着上了一种暖色调;有人说,年轮中的伤痕让鲁迅披上了斗士的铠甲,带给成年鲁迅冷静的思考和批判,给作品着上了一种冷色调。请你从以下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眼中的《朝花夕拾》是什么色调的。
(1)《阿长与《山海经)》
(2)《父亲的病》
15.(2024 泸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泸川纪行①
杜甫
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③无字谢主人。
【注】①杜甫于代案水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沙州,创作《汝川纪行》一诗。法川即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
(1)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圆翁曰:山色朝暮之变,无如①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赪黄、茜紫②,或映朝阳,或回夕照,或当风而吟,或带霜而殷,皆可谓佳胜之极。其他则烟岚雨岫、云峰霞岭,变幻顷刻,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放翁诗云:“游山如读书,浅深在所得。”予每日治装③入龙眠④,家人相谓:“山色总是如此,何用日日相对?”此真浅之乎言看山者!
(节选自《聪训斋语》)
【注】①无如:不如。②赪(chēng)黄、茜(qiàn)紫:红里透黄,红中泛紫。赪,红色。茜,大红色。③治装:整理行装。④龙眠:山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皆可谓佳胜之极
②浅深在所得
(2)请用“/”为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
(4)小山与小夏沉醉于美景之中,针对文段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参与。
小山:选段主要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变化,详写了九月山中的美景。新绿红叶、烟岚雨岫、云峰霞岭,真令人向往啊!
小夏:文中① 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② (情感),写得真有意思。
17.(2024秋 南川区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
那个春天,很暖
①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②那个冬天,很冷……
③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
④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⑤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⑥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⑦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选文,在表格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2)根据选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那个冬天,很冷……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3)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选文,写出两点启示。
18.(2024秋 铁岭月考)作文。
广袤的祖国大地,到处都有“好地方”——远方的山河,身边的巷陌,还有自己心灵的“小地”……在这样的好地方,有美好的景色,我们可以读书学习,锻炼身体,可以感悟自然,追逐梦想……请以“好地方,好景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期末模拟测试检测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24秋 临泽县校级月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突兀 帐蓬 宽恕 刨根问底 漠不关心
B.恍惚 飘荡 张扬 哄堂大笑 拈轻怕重
C.淫慢 慷慨 安蔚 不毛之地 不慕名利
D.驯戒 悬崖 瘦弱 麻木不人 头晕目旋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帐蓬”的“蓬”应写作“篷”;
B.正确;
C.有误,“安蔚”的“蔚”应写作“慰”;
D.有误,“驯戒”的“驯”应写作“训”,“麻木不人”的“人”应写作“仁”,“头晕目旋”的“旋”应写作“眩”。
故选:B。
2.(2024秋 凉州区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淅淅沥沥的大雨下起来了。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么咄咄逼人。
C.夏令营活动通知一发下来,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D.每当收到一本好书时,我常常会迫不及待地阅读,它如同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使用有误,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该词语和“大雨下起来了”相矛盾。
BCD.使用正确。
故选:A。
3.(2024秋 嵊州市期中)下面是小深同学写的邀请函,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亲爱的张老师:
您好!我们很荣幸的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级的“图书馆阅读打卡”活动,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11月1日上午第一节课。活动地点:701班教室。感谢您的赏光和支持,欢迎你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
A.荣幸 B.莅临 C.赏光 D.拙见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谦辞和敬辞使用是否得体。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常见谦辞和敬辞的意思和用法。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拙见是谦辞,指自己的见解。而根据题干可知,这是学生给老师写的邀请函,是请老师提意见,故用谦辞不妥,应用敬辞。
故选:D。
4.(2024秋 桃城区校级期末)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 晓之者曰
B.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
C.只使坠 得一人之使
D.亦不能有所中伤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解释能力,要注意根据语境进行解释。
【解答】A.“之”的意思分别是:结构助词,的/代词;
B.“若”的意思分别是:像/你;
C.“使”的意思分别是:与“只”组合,指纵使,即使/使唤;
D.“亦”都是“也”的意思。
故选:D。
5.(2024秋 鹤峰县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B.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D.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引号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表示后面为人物的语言。
故选:C。
6.(2024秋 磴口县期中)七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交友之道”的主题班会,老师要求同学们把收集的有关交友的诗词名句等展示出来,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的是( )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子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C.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理解诗句所抒发的情感。
【解答】ABC.正确。
D.不恰当。这两句诗意思为一个人孤独地在他乡做客,每逢佳节就倍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诗句抒发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与“友情”无关,不适合本次班会的主题“交友之道”。
故选:D。
7.(2024秋 青山湖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这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在《狗 猫 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C.《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D.《无常》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并时不时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予以嘲讽。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及情节。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此文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故选:C。
8.(2024秋 沂源县期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灯的发明得益于我们对白天上瘾。
在白天,一切令人放心,因为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角落,我们利用看到的形象对这个世界形成某种认知。 ; ; …… 。
就像悖论的正反两面,要看到某些东西,我们得借助黑暗而不是光。
(摘自《青年文学 看见 赵彦》)
①也有一些东西,在再亮的光下我们也看不到,比如眼皮的反面、天空的上面、湖水的背面、纸的里面。我们也看不到光本身
②看到战争,看到生气,看到伤心,看到愤怒
③看到爱,看到不爱,看到忠诚,看到背叛
④在光线下,我们能看到城市,看到乡村,看到河流,看到人群,看到树,看到花,看到花蕊,看到花蕊上的蜜蜂
A.④①③②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④中的“在光线下”与“在白天”先照应,是第一句;②③紧承④描述抽象的认知,依次是第二句和第三句;①中的“也”字,可知,其是第四句。
故选:C。
9.(2024秋 承德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缺主语,可删去“在……过程中”;
B.正确;
C.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或在“成功”前面加上“是否”;
D.有误,缺少主语,可删掉“经过”或“使”。
故选:B。
10.(2024秋 会同县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D.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解答】A项,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项,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C项,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
D项没有;
故选:D。
11.(2024秋 高安市期末)为配合本次活动,班级自创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入选作品 《守望生命的麦田——我读塞格林<麦田里的守望者>》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的人生绿洲》
《圣洁的情感,深邃的意境——读泰戈尔<吉檀迦利>有感》
A.成长笔记 B.咬文嚼字 C.名作品悟 D.名家访谈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开设栏目的选择。解答此题,要结合栏目名称与入选作品的类型进行分析。
【解答】“成长笔记”讲述的是个人长征,“咬文爵字”是对汉字的准确使用,“名家访谈”是以访谈的形式,了解名家的经历或写作经验。从入选作品看,这些都是读名家作品的感悟,应入选“名作品悟”栏目。
故选:C。
12.(2024秋 武威期末)学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致敬时代英雄”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读革命英雄
开国元勋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人民心中的英雄。请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谈谈朱德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的原因。
(2)活动二:赞时代英雄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然而不同于英雄辈出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伟大精神往往蕴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他们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群像。
为挽救烧伤父亲的生命,不顾自己尚处于哺乳期,毅然选择“割皮教父”的康静;1999年至今,帮助上万山区孩子学习知识、打开眼界,“青春接力二十载”的复旦大学支教团;身残志坚,寒来暑往靠辛勤劳动,自力更生的“90后独腿独臂外卖骑手”董洪喜;面对火灾险情,冒着生命危险“四进四出”火海,将滚烫液化气钢瓶抱出来的消防员张晓明;新冠疫情中救治的医护人员、戒严的警察士兵、检疫的社区人员,还有义务接送的出租司机、主动供餐的小餐馆主、无偿捐献的菜农……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自己平凡的力量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用“隐形的翅膀”飞越艰难与困苦,用纯朴的心灵创造出温暖社会的光和热。
请根据以上新闻内容,为新闻拟一个标题。
(3)活动三:扬英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下你的结束语,激励同学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英雄。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作品人物的分析。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可知,朱德是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朱德同志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并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身经百战,历尽艰险,始终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德同志怀着“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的决心,率领抗日将士挥师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他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抗战,力挽狂澜,为挺进敌后、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艰苦奋斗,无惧牺牲,勇于战胜一切困难,正是对朱德同志一生的最好评价。
再结合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可知,朱德回忆了自己母亲勤劳的一生,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影响,如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生产的知识、勤劳的习惯、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宝贵的财富。还有就是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朱德同志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积极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思想。当他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据此概括原因即可。
(2)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
先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本题结合“不同于英雄辈出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伟大精神往往蕴藏在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身上,他们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群像”可知,新闻的主要对象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主要事件是: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
示例一:新时代的平凡英雄;
示例二:平凡却伟大的千千万万劳动者。
(3)本题考查活动结束语的拟写。写活动结束语要结合活动的主题来进行,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激励同学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英雄”。可以此融入活动结束的话语中,先为本次活动主题进行总结,再呼吁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英雄。
示例:同学们,咱们“弘扬民族精神,致敬时代英雄”的主题活动就要结束了。民族精神需要弘扬,时代英雄需要铭记,英雄们的精神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感悟、去学习。让我们大家积极学习时代英雄们的感人故事,积极弘扬民族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解答】答案:
(1)主观:朱德为了实现革命理想,长期坚持,不断学习,艰苦奋斗,不畏牺牲,勇于战胜一切困难。
客观: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母亲钟太夫人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2)向平凡人的英雄事迹致敬
(3)示例:英雄是民族的希望,先锋引领祖国的前途。同学们,咱们的“弘扬民族精神,致敬时代英雄”主题活动到此就要结束了,但弘扬民族精神永不止步,希望同学们要争做时代英雄,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
13.(2024秋 西华县月考)填空。
(1)《观沧海》一诗中,“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这继承了《诗经》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与牵挂 的感情。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两句写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 ”,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 ”,帆才有悬空的趋势。(后两空中填诗中词语)
(4)《天净沙 秋思》极其出色地运用了 白描 的写法,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 秋思 ”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及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还要掌握诗歌运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等。
【解答】答案:
(1)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注意“碣”的书写)
(2)随君直到夜郎西 拟人 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与牵挂
(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平 风正(注意“悬”的书写)
(4)白描 秋思
14.(2024秋 花溪区校级期中) 有人说,岁月中的温情让童年时的鲁迅学会了爱与被爱,给作品着上了一种暖色调;有人说,年轮中的伤痕让鲁迅披上了斗士的铠甲,带给成年鲁迅冷静的思考和批判,给作品着上了一种冷色调。请你从以下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眼中的《朝花夕拾》是什么色调的。
(1)《阿长与《山海经)》
(2)《父亲的病》
【答案】①示例:暖色调。《阿长与<山海经>》中不识字的长妈妈竟为“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我”感受到了长妈妈对“我”真挚的爱。
②示例:冷色调。《父亲的病》中描述了几位庸医的行医态度、诡异药方等,批判了这些庸医徒有虚名、故弄玄虚、巫医不分、草菅人命的实质。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理解。根据名著内容的理解进行概括分析。暖色调即为温暖、美好;冷色调即为悲伤、难过等,选择其中一部作品,根据鲁迅的经历带给他的感受进行分析即可。
示例一:我认为主色调是暖色。《阿长与<山海经>》中文章以深情的笔触,描述了阿长妈妈的日常琐事和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例如,阿长妈妈常常讲给我听的故事,以及她为我买《山海经》的事情,都让我感受到了她的爱。虽然阿长妈妈有些行为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愚昧,但鲁迅却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来回忆她,这也让人感受到了暖色调。
示例二:我认为主色调是冷色。《父亲的病》中文章讲述了鲁迅父亲生病和去世的过程,其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庸医的误治,让父亲的病情日益恶化,而鲁迅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离去。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助,让文章带上了深深的冷色调。
答案:
①示例:暖色调。《阿长与<山海经>》中不识字的长妈妈竟为“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我”感受到了长妈妈对“我”真挚的爱。
②示例:冷色调。《父亲的病》中描述了几位庸医的行医态度、诡异药方等,批判了这些庸医徒有虚名、故弄玄虚、巫医不分、草菅人命的实质。
15.(2024 泸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泸川纪行①
杜甫
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③无字谢主人。
【注】①杜甫于代案水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沙州,创作《汝川纪行》一诗。法川即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
(1)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
【答案】(1)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
(2)本句采用对偶的手法,“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对,“灵气出”与“紫色生”相对,对仗工整,描绘出了泸州山河灵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
【分析】《泸川纪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其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泸州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当地美酒的欣赏。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江山照眼灵气出”的意思是: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灵之气。据此可知泸川地区山河灵秀,富有盛名;“古塞城高紫色生”的意思是: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祥瑞之气笼罩。据此可知泸川地势高险,是关塞要道;“代有人才探翰墨”的意思是:代代人才辈出于文章书画方面崭露才华。据此可知泸川地区人才济济;“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无字谢主人”的意思是:三杯酒入口内心感到羞愧,因为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好的词句说出酒的好,表达对主人的感谢。据此可见泸川地区酒好醇香。综上所述,“盛名”体现在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江山”和“古塞”一指河山,一指位置,意思相关,“照眼”意思为:耀眼,与“城高”相对,“灵气”与“紫色”同为名词,“出”和“生”同为动词,因此上下为对偶句,对仗工整,上联从江河山岳光亮耀眼生出仙灵之气来展现出泸州山河灵秀,下联从泸州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笼罩祥瑞之气来展现泸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
答案:
(1)山河灵秀、位置险要、人才辈出和酒好。
(2)本句采用对偶的手法,“江山照眼”和“古塞城高”相对,“灵气出”与“紫色生”相对,对仗工整,描绘出了泸州山河灵秀,城池高峻,地理位置重要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泸州的赞美之情,呼应首句的“盛名”。
参考译文:
自古以来,泸川(泸州)就享有盛名。我在归途中邂逅泸州,感到身心得到了慰藉。泸州的江山美景映入眼帘,显得如此灵动。地处古时边界要塞,城池高峻,祥瑞之气笼罩。代代人才辈出于文章书画方面崭露才华。我也很喜欢这片土地。喝了三杯酒后,我感到内心的惭愧,无法用言语来感谢主人的款待。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圆翁曰:山色朝暮之变,无如①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赪黄、茜紫②,或映朝阳,或回夕照,或当风而吟,或带霜而殷,皆可谓佳胜之极。其他则烟岚雨岫、云峰霞岭,变幻顷刻,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放翁诗云:“游山如读书,浅深在所得。”予每日治装③入龙眠④,家人相谓:“山色总是如此,何用日日相对?”此真浅之乎言看山者!
(节选自《聪训斋语》)
【注】①无如:不如。②赪(chēng)黄、茜(qiàn)紫:红里透黄,红中泛紫。赪,红色。茜,大红色。③治装:整理行装。④龙眠:山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皆可谓佳胜之极 都
②浅深在所得 领会
(2)请用“/”为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
(4)小山与小夏沉醉于美景之中,针对文段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参与。
小山:选段主要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变化,详写了九月山中的美景。新绿红叶、烟岚雨岫、云峰霞岭,真令人向往啊!
小夏:文中① 作者与家人对待“看山“的态度 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② 作者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或:作者寄情山水的人生志趣) (情感),写得真有意思。
【答案】(1)①都;②领会
(2)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3)谁说看山有厌倦的时候呢?
(4)①作者与家人对待“看山“的态度;②作者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或:作者寄情山水的人生志趣)
【分析】参考译文:
圃公说:山色早晚的变幻,莫过于春深季节和晚秋时光。四月山色开始现出新绿,它的光色深浅浓淡、从早到晚都出现不同的变化。九月开始出现红叶,或红里透黄,或红中泛紫,或辉映朝阳,或反射夕照,或随风低吟,或因披霜花而更显丰厚,这都是佳胜至极的景致。其他的景色,还有烟气缭绕的山和雨中的山,白云挟裹的山峰和霞光辉映的山岭,谁说看山有厌倦的时候呢?陆游有诗说:“游山如同读书,深意或浅义全靠自己发掘。”所以同样一起登山,要根据人的见识和学问,才能分出高下和苦乐,不能勉强要求人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获。我每天都穿戴整齐进入龙眠山,家人却相互议论说:“山的颜色总是那个样子,为什么要天天去看它呢?”这真是用浅陋的眼光来谈论看山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翻译。
①句意:这都是佳胜至极的景致。皆:都。
②句意:深意或浅义全靠自己发掘。得:领会。
(2)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为:四月山色开始现出新绿,它的光色深浅浓淡、从早到晚都出现不同的变化。“其”指前面出现过的“新绿”,“早晚便不同”是对“新绿”的进一步描绘。根据句意可加标点为: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点词语有:孰,谁;谓,说;耶,呢。句意:谁说看山有厌倦的时候呢?
(4)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与作者情感。联系“予每日治装入龙眠,家人相谓:‘山色总是如此,何用日日相对?’”可知,作者每天都整理行装进入龙眠山,而家人却认为山中景色总是那个样子,不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天天去看它。作者与家人对待“看山”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或:寄情山水的人生志趣)。
答案:
(1)①都;②领会
(2)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3)谁说看山有厌倦的时候呢?
(4)①作者与家人对待“看山“的态度;②作者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或:作者寄情山水的人生志趣)
17.(2024秋 南川区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
那个春天,很暖
①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②那个冬天,很冷……
③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
④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⑤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⑥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⑦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选文,在表格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认为奶奶不疼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十一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2)根据选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那个冬天,很冷……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3)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选文,写出两点启示。
【答案】(1)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2)①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
②女儿懂事了,懂得了关爱和理解奶奶。她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3)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十分生气的神情,突出了女儿对奶奶的极度讨厌与不满。
(4)作为儿媳:心地善良、关爱关心婆婆,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
作为母亲:爱女儿、教子有方、循循善诱;爱家庭。
(5)启示:第一,“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而是仅仅看到了虚荣的一面,经过妈妈的教育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像讨厌,到尊重,保护奶奶这样的成长过程。第二,我们都要珍惜像“母亲”这样一直宽容教导我们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接受别人指出的不足,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第三,“女儿”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人总是不断长大,不断成熟,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天,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第四,母亲爱的教育是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第五,有时候,爱和包容是成长最好的良药。
【分析】选文由奶奶生病的事件,引出了“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游戏,疼爱奶奶。文章告诉我们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关爱呵护他人。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写出了女儿对奶奶态度的变化过程: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游戏,疼爱奶奶。结合上述分析,便可总结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中具体句子含义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应该了解全文的意思,然后具体联系划线句子的上下文,从内容和主旨两方面分析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句在奶奶生病后,把感冒药当做毒药扔掉,女儿、奶奶、“我”感到难过都痛哭后的一句话。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
②句是在女儿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游戏时的一句话,写出了女儿对奶奶的疼爱,我们可以看出,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分析能力。答时,注意从文中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分析即可。
“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十分生气的神情,女儿对奶奶的极度讨厌与不满的神情跃然纸上。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答时,注意从文中的事件和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入手。
文中“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那么就需要“我”教育照顾老人,又要教育女儿。通过“我”批评女儿要换掉奶奶、觉得奶奶可笑、婆婆生病哭等事件可以看出: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结合上述分析,便可总结出答案。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感悟能理。解答时,学生应该在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作答。学生可从以下要点作答:成长需要时间;成长过程是曲折的;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成长需要引导呵护。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2)①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
②女儿懂事了,懂得了关爱和理解奶奶。她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3)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十分生气的神情,突出了女儿对奶奶的极度讨厌与不满。
(4)作为儿媳:心地善良、关爱关心婆婆,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
作为母亲:爱女儿、教子有方、循循善诱;爱家庭。
(5)启示:第一,“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而是仅仅看到了虚荣的一面,经过妈妈的教育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像讨厌,到尊重,保护奶奶这样的成长过程。第二,我们都要珍惜像“母亲”这样一直宽容教导我们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接受别人指出的不足,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第三,“女儿”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人总是不断长大,不断成熟,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天,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第四,母亲爱的教育是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第五,有时候,爱和包容是成长最好的良药。
18.(2024秋 铁岭月考)作文。
广袤的祖国大地,到处都有“好地方”——远方的山河,身边的巷陌,还有自己心灵的“小地”……在这样的好地方,有美好的景色,我们可以读书学习,锻炼身体,可以感悟自然,追逐梦想……请以“好地方,好景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
好地方,好景色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好地方,那里有迷人的好景色,承载着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那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乡村,它就像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村子的四周被青山环绕,山上绿树成荫,仿佛是大自然为这个小乡村筑起的绿色屏障。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每当清晨,太阳从山的那边缓缓升起,阳光洒在山上,那一片片树叶仿佛都被镶上了金边,闪闪发光。
村子的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河底的沙石清晰可见,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河边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就像一位位优雅的舞者。在河边,还生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芳香。
走进村子,你会看到一排排古老的房屋,它们虽然有些陈旧,但却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韵味。这些房屋大多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而成,屋顶上覆盖着灰色的瓦片,给人一种古朴而温馨的感觉。村子里的道路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走在上面,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在这个小乡村里,人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在辛勤地劳作着。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却非常满足和快乐。村子里的人们都非常热情好客,每当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最喜欢在这个小乡村里度过夏天。每当夏日来临,我就会来到这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里捉鱼、捉虾,在山上采摘野果,在田野里追逐嬉戏。晚上,我们会围坐在院子里,听大人们讲故事,数星星。那时候的天空是那么的蓝,星星是那么的亮,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摘到。
这个小乡村,就是我心中的好地方。它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热闹,但却有着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色和淳朴的民风。在这里,我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享受宁静和美好。我相信,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这个小乡村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好地方”“好景色”。“好地方”可以是具体的某个地域,如远方的名胜古迹、家乡的某个角落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心灵之地;“好景色”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还可以是在这个地方发生的美好的事情所呈现出的动人场景。可赞美自然风光:通过描写一个美丽的自然之地,如山水田园、海边沙滩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人文情怀:可讲述在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如古老的小镇、传统的村落等,感受其中的人文气息,歌颂人们的勤劳、善良和智慧;可展现心灵成长:把“好地方”设定为自己内心的一处角落,在这里可以反思自我、感悟人生,表达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和收获。二、选材构思:自然景观类:可以选择黄山的奇峰怪石、桂林的山水画卷、草原的广袤无垠等远方的美景;也可以是家乡的小公园、校园的一角等身边的景色;人文景观类:如古老的北京城,充满历史韵味的胡同和四合院;江南水乡的古镇,青石板路、小桥流水人家;心灵之地类:可以是自己的书房,在这里阅读书籍、思考人生;也可以是一个安静的咖啡馆,在那里放松心情、寻找灵感。开头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引出“好地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中间详细描写“好地方”的“好景色”,可以从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等方面入手,同时结合自己在这个地方的经历和感受,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例如,描写在古老的小镇上,看到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回忆起自己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表达对“好地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者对在这个地方的收获和感悟进行总结。
【解答】
好地方,好景色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好地方,那里有迷人的好景色,承载着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那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乡村,它就像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村子的四周被青山环绕,山上绿树成荫,仿佛是大自然为这个小乡村筑起的绿色屏障。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每当清晨,太阳从山的那边缓缓升起,阳光洒在山上,那一片片树叶仿佛都被镶上了金边,闪闪发光。
村子的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河底的沙石清晰可见,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河边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就像一位位优雅的舞者。在河边,还生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芳香。
走进村子,你会看到一排排古老的房屋,它们虽然有些陈旧,但却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韵味。这些房屋大多是用石头和木头建造而成,屋顶上覆盖着灰色的瓦片,给人一种古朴而温馨的感觉。村子里的道路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走在上面,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在这个小乡村里,人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在辛勤地劳作着。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却非常满足和快乐。村子里的人们都非常热情好客,每当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最喜欢在这个小乡村里度过夏天。每当夏日来临,我就会来到这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里捉鱼、捉虾,在山上采摘野果,在田野里追逐嬉戏。晚上,我们会围坐在院子里,听大人们讲故事,数星星。那时候的天空是那么的蓝,星星是那么的亮,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摘到。
这个小乡村,就是我心中的好地方。它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热闹,但却有着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色和淳朴的民风。在这里,我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享受宁静和美好。我相信,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这个小乡村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