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滑板车怎样才能前进?
人推箱子,箱子前进,不推会动么?
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例子?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情 境 导 入
以上例子说明物体要怎样才能运动起来?这说明力和物体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物体受力才会运动,不受力运动就会停止。
这是真的吗?物体运动真的要力来维持吗?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列车进站后,关闭发动机后虽然继续前行,但会慢慢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摩擦力致汽车停下来。
假如没有摩擦力,那又会如何呢?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演示实验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斜面、毛巾、刻度尺等;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科学推理法
实验设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滑行,比较小车在不同阻力的情况下,滑行的距离。
①控制变量法:为了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响,每次实验时应该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新 课 探 究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控制“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为什么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给水平长木板表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把阻力的大小的改变转化为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
②如何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转化法)
③科学推理法:设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会不会停下来,将会怎么运动。
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步骤:
让小车分别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水平纸板上、水平玻璃板上,观察比较小车前进的距离。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表面材料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 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
毛巾 最大 最短 最快
纸板 较大 较长 较快
玻璃板 较小 长 较慢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结论
小
长
慢
实验记录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假设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伽利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伽利略早在300多年前就做过类似的实验,他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的速度就减小得越慢,运动时间就越长 .伽利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 ,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也就是将以一个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伽利略实验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思想实验示意图(教材图7-4 )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信息窗
教材引入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直到有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定律解读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二、牛顿第一定律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关于伽利略思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D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概念解读
三、惯性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
受力,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
4、惯性不是力,描述惯性现象时应该说“由于物体
具有惯性”,不能说“受惯性(力)的作用”
2、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时的一种运动规律。
3、物体的惯性会在物体受力改变状态表现出来,由
此形成的现象称惯性现象。
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
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解读】
5、惯性有大小,
惯性大小是指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难易程度。
概念解读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汽车突然刹车
乘客前倾
汽车突然启动
乘客后仰
运动员到终点一下子停不下来
人会绊倒
拉滑板车,物体后倒
四、惯性现象与危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运动员跳远
掷铅球
利用惯性紧锤头
惯性的应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造成交通事故。
(2)汽车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车里的人会向前倾倒。
(3)人在快速奔跑时,脚被树枝等绊到后摔倒。
(4)公交车突然加速人容易摔倒……
惯性的危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惯性危害的防范
飞机降落滑行时拖的降落伞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推理
不受外力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而概括出来的,是不能用( ) 来直接证明的,这是因为我们周围事实上没有( ) 的物体。
课堂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
一切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 ) 物体,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 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 状态。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A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课 堂 小 结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