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2018-11-15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2018-11-15商业的祖师——范蠡陶朱公范蠡2018-11-15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表现)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货币(交易媒介)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学法点拔政府管理(时、地、人、政策)2018-11-151.宋以前:发展曲折商朝:已出现商人和商业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以来: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隋唐时期:随农业、手工业发展和运河开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出现柜坊、飞钱。2.宋元时期:商业繁荣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代: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一、古代各时期商业发展概况2018-11-153、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1)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2)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
(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徽商和晋商。徽商和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他们的出现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但反过来,这些商帮把大量的财物运回家中,转化为封建地产,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018-11-15我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商代货币“贝”为什么我们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商朝商业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商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职业商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介——货币。2018-11-15★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秦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商业繁荣,商人地位高。2018-11-15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2018-11-15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过桥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商品种类众多;店铺林立2018-11-1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产生于四川,北宋交子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但
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小钱
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
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
即难以携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为什么会在四川首先出现?2018-11-15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货 币 的 发 展 情 况知识延伸2018-11-15“红顶商人”胡雪岩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如安徽绩溪湖里村人“红顶商人”胡雪岩 。2018-11-15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我们可以从日升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从日升昌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商业智慧。 2018-11-15“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2018-11-15
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名商人刀闲,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但谁知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是拿到了本钱,本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是身无分文。
刀闲的经商经历2018-11-15有利因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
(4)交通发达、统一通用的货币等
(5)人民的辛勤劳动
阻碍因素
(1)政局动荡、国家分裂
(2)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
(3)政府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4)市场:封建农民的贫困影响商品市场的扩大;
(5)资本: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对商业资本的吸引。 延伸探究总结规律: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2018-11-15【问题导引】1.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答:商朝商业兴起,春秋战国活跃,商人地位提高;秦汉开始重农抑商,但商业初步发展;隋唐有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出现飞钱和柜坊,商业进一步发展;宋元商业空前繁荣,出现“交子”,外贸发达;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出现商帮。2018-11-15以宋元为例,归纳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018-11-151、 “市”的形成与发展◆“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坊”——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区 ◆城市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历史概念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2018-11-152018-11-15西市东市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问:
唐朝对市的设置有什么限制?2018-11-15 想一想:与唐朝相比,北宋时期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坊和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市在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018-11-15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车水马龙的码头区桥上的
商业区2018-11-15宋朝以前:
(1)城市“市”“坊”(商业区、住宅区)分开;
(2)交易受时间、地点限制。
宋朝:
(1)城市中“坊”“市”界限、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2)“草市”更普遍,出现汉口、佛山、景德镇、朱仙镇等商业市镇。2018-11-15知识拓展:古代“草市”的特征及历史意义。1、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2、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市镇),有利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业活动场所变化趋势:
先在城市,后在农村发展;
先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2018-11-15(1)古代的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商业中心(2)繁荣的南方城市:扬州、成都等问题1)为什么会在南方出现这些繁荣的大都会?问题2)城市发展有何趋势?2、 城市的发展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经济职能逐渐增强。2018-11-151、城市功能的变化:
①唐朝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较小。
②唐代以后的城市:政治功能减弱,经济功能增强。
③明清时期:江南兴起许多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
变化的原因: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城市功能、
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知识延伸2018-11-152、城市布局的变化:
①宋代以前:多在北方黄河流域;整齐划一,市坊分开;商品贸易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日中为市)。
②宋代以后:多在南方长江流域或东南沿海地区;市坊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晓市。
变化的原因:
经济重心的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2018-11-15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主要历程:秦汉——宋元 逐渐发展、繁荣
明清时期 渐趋萎缩2.主要形式—朝贡贸易(例如:郑和下西洋)1)定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政策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2018-11-15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
2018-11-15在广州设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2018-11-15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
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2018-11-15元代:泉州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018-11-15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
贸易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对外贸易。2018-11-15【问题导引】2.结合汉唐、宋元、明清时期外贸情况说明古代中国外贸繁荣与衰落的原因。
答:(1)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国家的统一稳定(政治),大运河的开通、疏浚和海运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拓(交通),飞钱、柜坊、交子等金融业发展和商业广告的应用(金融),明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以及政府对外开放政策和对外贸的有效管理(政策),从汉唐到宋元明时期对外贸易走向繁荣。
(2)清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2018-11-15课堂导学2018-11-15【合作探究】(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3分(1)禁止沿街开设店铺,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3分2018-11-15【合作探究】
(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分(2)城市中划有专门的“市”区;“市”中有专门官员进行管理;2分2018-11-15【合作探究】
(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3分(3)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打破商业活动的地区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商业环境相对宽松。3分2018-11-15【合作探究】
(4)根据上述材料,应该如何认识自汉到宋的商业管理变化?3分(4)自汉到宋,城市商业管理渐趋开放;宋朝的商品经济比以前各朝有重大发展;我国古代的城市经济不断繁荣。3分2018-11-15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起源早,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商业日益繁荣。
②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从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④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⑤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逐渐由盛而衰。2018-11-15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上升。 2.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3.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是国家组织的形式进行,外贸服从于外交,经济必须服从于政治,国家外贸体制是中央集权意志的体现。古代对外贸易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5.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