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9 15:1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程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等国家为例,理
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18-11-15第三产业兴起(四)增长模式:(一)经济政策:“新经济”出现知识树: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建立“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产业结构: (二)社会政策: 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新变化2018-11-15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理论:凯恩斯主义2.特征:国家干预经济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发展过程:
开始:罗斯福新政
普及:20世纪70年代初(黄金时期)
失灵: 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涨”现象;
调整:70年代以后,形成“混合经济”;2018-11-15凯恩斯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凯恩斯主义2018-11-15资本主义三种经济思想(经济运行模式)2018-11-155.发展原因:2018-11-15材料一:
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探究:为什么西欧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材料二:
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原因之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 原因之一:是为了应付战争或经济危机2018-11-15材料三: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材料四: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原因之三: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原因之四: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果2018-11-15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6.发展表现1.国有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2.制定经济指导计划
3.运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和行政立法手段
4.推行社会福利制度2018-11-15法国国营核电站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美国肯尼迪国家宇航中心2018-11-15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从材料可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
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行业:航天 电站 煤炭 铁路 航空等
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 2018-11-15黄金时代【合作探究】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
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2018-11-15美国二战后的十个衰退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2018-11-15 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 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了变化,出现了“ ”(原因:经济发展,供大于求) 滞 胀“滞胀”国家过分干预经济面对危机,凯恩斯主义失灵2018-11-15  为了克服经济的“滞胀”状态,美国对经济 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的手段是A. 强化国家干预 B. 减少国家干预
C. 放弃国家干预 D. 主张自由放任调整(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
——减少国家干预,实行“混合经济”名词释疑: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制度。即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2018-11-15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29-33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18-11-15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
2.实质:
3.发展历程: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渐兴起:二战后
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继续发展:1973年经济危机后
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2018-11-15含义: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福利资金组成:
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福利国家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2018-11-15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梯子”是指社会给人们提供的自由竞争的发展机会,“安全网”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个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2018-11-15材料: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
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
2018-11-15材料: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生活日报》2018-11-15材料: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2018-11-15 利:减少贫富差距,缓和矛盾
 弊:助长社会惰性,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4.西方福利制度的利与弊法国大罢工抗议退休金改革方案2018-11-151.兴起原因:2.表现:3.作用: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①第三次科技革命 ②生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力比重都迅速上升,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
②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2018-11-152018-11-15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1.含义:
2.兴起:
3.出现原因:
4.特点: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 在克林顿统治时期,美国就出现了“新经济”革命。其主体是私有资本和创业企业,像微软、英特尔、Yahoo、Google就是显著例子。另一个就是在20世纪后期,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几乎占了2/3,甚至是3/4。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2018-11-15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2018-11-15(1)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
(4)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问题导引1】 :战后资义国家有哪些新变化2018-11-15局部调整利生产力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
新经济 改革要不断深化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球化 【问题导引2】 :战后资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启示2018-11-15【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者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对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将政府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3)缺点:经济危机;不能彻底改正。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018-11-15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标志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背景开始出现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 (核心)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单元小结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