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3_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_3_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8 14:2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第2章 运动与能量
如何测量速度?
第三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为什么要测量速度?
从开始研究物体运动起,速度就成为人们测量的对象。
物理学、天文学中的许多规律就是在测量速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生活中也有许多场景需要,车速、子弹速度等。
理学中研究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情况着手。因此,我们选择一个简单的直线运动进行探究。
匀速直线运动
第三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是研究复杂运动的基础。
自然界中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少。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大,轨迹近似为直线,就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上例中汽车的速度大小是绝对恒定不变的吗?
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经常变化的。
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像这样,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我们不需要关注每一个时刻运动的快慢,我们也可以利用前面速度公式描述运动的快慢,此时计算得到的速度表示的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叫作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公式: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如何优化实验,提高准确程度?
坡度缓一些,小车速度慢一些,方便计时。
挡板换为金属片,根据响声计时。
现代实验仪器(位移传感器)。
动物速度之最
课堂总结
第三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总结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探究:小车的平均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
的平均速度
概念
单位
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v-t图像
当堂检测
第三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当堂检测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通过相等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当堂检测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当堂检测
3.一个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经5s落地,已知小球最后2s下落的高度是80m,则小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小于40m/s B.等于40m/s
C.大于40m/s D.无法确定
A
当堂检测
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 s,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m/s。
300
20
解:行驶时间:
平均速度:
当堂检测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的时间,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选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时间
便于测量时间


0.25
5.如图,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秒表、木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