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品味佳词妙句体会写作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2、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学习写作的方法。
三、自学交流
(一)检查复习
1、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2、写到春草的那些特征?
(二)赏析春花图
1、概括本段内容:
描写百花竞放的情景
2、写了春花那些特征?
3、按什么顺序写的?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赏析: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赏析:
21世纪教育网
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赏析:
7、本段作者从色味、虚实、动静、高低结合描写春花图
四、展示点评
赏析春风图
1、概括本段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2、描写了春风柔和、芳香、和悦的特征。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赏析:
4、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这些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微微润湿的空气,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春风的和悦。21cnjy.com
五、达标检测21世纪教育网
一、给加点字注音。
抚(
)摸
胳膊(
)
撑(
)伞
嫩绿(
)
酝酿(
)
蓑衣(
)
薄(
)烟
应和(
)
二、填写诗句。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楼台倒影入池塘。21世纪教育网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4)
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5)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21教育网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1世纪教育网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为上面文字按原文顺序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21·cn·jy·com
①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③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3、赏析D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
(
)
③踏花归来马蹄香
(
)
④一枝红杏出墙来。
(
)
⑤处处闻啼鸟。
(
)
六、反馈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春》(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品味佳词妙句体会写作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2、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学习写作的方法。
三、自学交流
(一)检查复习
(二)赏析春雨图
1、概括本段内容:
2、描写顺序: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3、写法特点:
4、“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
5、文中写了什么自然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6、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21cnjy.com
7、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赏析:
8、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赏析:
9、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赏析:写小草树叶青翠、浓绿的特点,侧面烘托春雨
四、展示点评
1、春勤图与前几幅有何不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2、如何理解文中引用的“一年之计在于春”?
五、达标检测
春雨图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__________
__________,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________
____________。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在空白处填上课文的原句。
(2)“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文中写了什么自然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5)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雨中景,有近有远,有静有动,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远、近角度看,这段文字对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
A、由远及近,有动有静 B、由近及远,有动有静 C、由近及远,有静有动
(8)“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形容雨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六、反馈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春》(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品味佳词妙句体会写作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2、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学习写作的方法。
三、自学交流
1、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朱自清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写得最出色的有《背影》、《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字词
抚(
)摸
胳膊(
)
撑(
)伞
发酵(
)
酝酿(
)
蓑衣(
)
薄(
)烟
应和(
)
3、整体感知
A、找春天
师:春天在哪里呢?在这里,在我们身边。在古诗词句中,下面请同学们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去找春天。(生回答出诗句——: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1世纪教育网
师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诗句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物呢?”
例:上面的例句写的是小草。
师问:“写草(或花、雨、风)怎么样?”
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草旺盛的生命力。
B、读春天
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C、
诵春天:全体齐诵读课文,
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理解;
(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作者热爱赞美的感情。
四、展示点评
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是:
新:
美:
力:
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五、达标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
rán
(
)张开了眼。
(2)鸟儿将cháo
(
)
安在fán
huā
nèn
yè
(
)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
(
)的光,hōng
tuō
(
)出一片安静和平的夜。21·cn·jy·com
(4)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着,戴着lì(
)。他们的房屋,xī
xī
shū
shū
(
)的,在雨里jìng
mò(
)着。www.21-cn-jy.com
二、诗文名句填空。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2、
,
雪却输梅一段香。
3、千山鸟飞绝,
。
4、墙角数枝梅,
。
5、等闲识得东风面,
。
6、沾衣欲湿杏花雨,
。
三、修改病句。
1、这场篮球赛的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2、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和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3、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道数学题是不难做出来的。
四、填空
1、《春》由________春、绘春、________春三部分构成,其中“绘春”又是由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五幅画面构成。
2、阅读“春草图”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写出了春草
的特点。
(2)在写法上采用
和
相结合。
(3)本段中写人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21cnjy.com
(4)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的”和“钻”这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
六、反馈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