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泉州市 2026 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 (一)
2025.09
高三生物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 8 页,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试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其中,1~10 小题,每题 2 分;11~15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宫尼尔菌是在天宫空间站内首次发现的一种好氧杆状细菌,具有极强的适应太空高辐射环境的能力。关于天宫尼尔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主要依赖线粒体产生 ATP
可遗传变异来源主要为基因突变
具有较强修复 DNA 辐射损伤的能力
将其抗辐射基因用于农业育种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脂滴是真核细胞中一种特殊的膜性细胞器,由磷脂单分子层包裹脂肪形成,起源于内质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脂滴表面的磷脂分子头部朝内,尾部朝外 B.脂滴是细胞内合成脂肪酶等蛋白质的场所
C.脂滴中的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形成 D.脂滴与高尔基体融合后,脂肪进入高尔基体氧化分解
炎热的夏季,西瓜果切(预先切好的水果)因其便利性广受欢迎。西瓜切割后,果肉细胞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西瓜果切变化导致的结果不合理的是
果肉细胞结构被破坏,导致维生素 C 等物质更易被氧化 B.失去果皮保护,导致切口处更易滋生细菌
C.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被果胶酶降解,导致口感变脆 D.果肉细胞呼吸速率急剧增强,导致甜味下降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酒精因浓度不同而承担多种角色。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脂肪鉴定实验中,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用于洗去浮色,避免干扰观察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用于漂洗解离后的根尖
DNA 粗提取实验中,预冷的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用于沉淀 DNA,去除蛋白质等杂质 D.微生物培养实验中,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擦拭双手或工作台面,用于消毒
高三生物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利用酵母菌进行啤酒工业化生产,其流程包含制麦、糖化、蒸煮、发酵等工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麦: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种子无需发芽就产生淀粉酶 B.糖化:经焙烤、碾磨的麦芽在糖化罐中将淀粉分解形成糖浆 C.蒸煮:通过蒸煮终止淀粉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进行灭菌 D.发酵:主发酵阶段要控制温度并通氧,后发酵阶段要密闭储存
四倍体鲫(4n=100),包含两套二倍体基因组(AABB),每套二倍体基因组源自不同祖先。六倍体银鲫(6n=150),包含两套三倍体基因组(AAABBB),每套三倍体基因组源自不同祖先。六倍体银鲫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被抑制,产生了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一致的卵子,该卵子直接发育为后代,即雌核生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四倍体鲫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 50 个四分体
四倍体鲫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 200 条染色体
六倍体银鲫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AAAAAA 或 BBBBBB 或 AAABBB D.理论上四倍体鲫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六倍体银鲫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核苷酸链的延伸都是通过在其 3’末端添加核苷酸残基来实现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NA 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均为 3'→5'
转录时,RNA 聚合酶沿着模板链 5'→3'方向移动 C.翻译时,核糖体沿着 mRNA 的 3'→5'方向移动 D.逆转录时,逆转录酶沿模板链 3'→5'方向移动
儿童的精力往往比成人更旺盛,表现为肌肉抗疲劳能力强、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快。研究发现,儿童肌肉中慢肌纤维(依赖有氧代谢)比例高,快肌纤维(依赖无氧代谢)比例较低。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慢肌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多于快肌纤维
儿童运动后肌肉乳酸产生量较少,不易疲劳 C.儿童运动后交感神经更活跃,以促进心率恢复 D.慢肌纤维比例高有利于儿童持续进行探索活动
鸟儿保卫领地时常用叫声作为攻击性信号,若该信息交流的渠道受到干扰,它们会增加攻击性行为。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车辆噪音中的加拉帕戈斯黄莺展现出类似“路怒症”的特征,即提高了鸣叫的音调,避免和低频交通噪音重叠,同时攻击性行为显著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黄莺提高鸣叫音调有助于进行信息交流
噪音诱导基因突变,促使鸟类进化出攻击性
黄莺提高鸣叫音调的行为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高三生物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研究人员发现母鼠缺铁可导致 XY 小鼠胚胎发生由雄性向雌性的性别逆转。进一步研究其发生机制发现:
①Fe 是激活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A)活性所必需的因子;
②KDM3A 能特异性去除与 Sry 基因(Y 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的组蛋白特定位点甲基化修饰;
③缺铁使 KDM3A 活性降低,导致 Sry 基因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积累,抑制其表达,阻断睾丸发育路径。
结合上述信息及高中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积累会改变 Sry 基因的碱基序列,使其无法转录
Fe 通过激活 KDM3A 基因的表达来间接调控 Sry 基因的转录
KDM3A 催化组蛋白去甲基化时,Fe 作为反应底物被消耗 D.该实验支持环境因素可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改变生物性状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直接采集大脑神经电信号实现“意念控制”。科研团队将微电极阵列植入其大脑皮层运动区,实时采集神经元动作电位;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驱动机械臂抓取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微电极通过识别神经递质,实现兴奋信号的采集 B.电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至计算机进行处理
C.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实现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D.机械臂获取信号抓取食物相当于效应器作出应答
青海塔拉滩原本是荒漠,引入光伏产业园区一段时间后,杂草过度生长遮挡光伏板,影响发电效率。园区引入“光伏羊”模式,牧民在光伏板下放牧藏羊,羊群啃食杂草减少火灾隐患,羊粪滋养土壤;羊群数量翻倍,年收入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产业园区草地生物群落取代荒漠生物群落属于次生演替
光伏板下土壤湿度增加促进杂草生长,体现了物理信息调节群落演替方向 C.羊群作为初级消费者,其摄入杂草的能量约有 10%~20%可流入次级消费者 D.该模式遵循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统筹了生态修复、能源生产与民生发展
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将红眼雄蝇与白眼雌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一例白眼雌蝇(记为 M)。关于 M 出现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 1:亲代红眼雄蝇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含 a 基因的精子;
假说 2:亲代白眼雌蝇产生含两条 X 染色体的卵细胞,导致 M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可育
)
已知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如表所示
染色体组成 XXY XO、XY Y YY、YO、X XX
性别 雌性 雄性 死亡
下列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中,能区分上述两种假说的是
将 M 与正常红眼雄蝇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将 M 与正常白眼雄蝇杂交,观察子代的雌雄比例
显微镜观察 M 的染色体形态
提取 M 的 DNA 进行 PCR 扩增,检测是否含 a 基因
活性氧(ROS)是中性粒细胞(一种吞噬细胞)重要的杀菌物质。hmgbla是一种感染响应基因,其表达量上调可刺激 NADPH 氧化酶(NOX)的活化,促进 ROS 的产生。研究发现斑马鱼在白天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较夜晚更强。为探究免疫反应的昼夜节律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光照可下调 per2 基因的表达
在中性粒细胞中 per2 与 cryla 发挥相反的作用
向中性粒细胞注入 per2mRNA 可提高杀菌活性
在 cryla 突变体中,per2 基因几乎不起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臭氧(O )浓度对美丽箬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与新叶相比,老叶对 O 更敏感
O 促进老叶叶绿素降解或抑制叶绿素合成.
气孔导度降低是高浓度 O 处理组老叶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不同叶龄叶片对 O 的差异化响应有利于减小 O 对植株的不利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3 分)棕树蛇是著名的入侵物种,它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被意外引入太平洋小岛后,导致了小岛本地大多数鸟类几乎灭绝。回答下列问题:
入侵物种在初期经常出现 型增长,原因是 。
棕树蛇捕食鸟类导致鸟类大量灭绝后,其种群数量并未明显减少,从营养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棕树蛇为夜行性动物,还能以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其入侵后导致了小岛上两种常见蜥蜴的组成比例发生变化,如下图。
①据图推测石龙子为 (填“昼行性”或“夜行性”),依据是 。
②理论上,小岛上石龙子的进化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壁虎,理由是 。
17.(10 分)鸭的喙色有黑喙和黄喙等,受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N/n)控制。其中 E/e 控制黑色素合成,N/n 控制黑色素沉积。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促进黑色素合成的基因是 (填“E”或“e”),促进黑色素沉积的基因是 (填“
N”或“n”)。
基因 E/e、N/n 位于 (填“同一对”或“不同对”)常染色体上。F 黄喙个体的基因型有 。
从上述材料中选择合适对象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快速选育出纯合的花喙品种。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18.(10 分)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诱导大鼠肝脏细胞死亡,使大鼠产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
ASH)。为探究间歇性禁食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正常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喂食实验,饲喂 16 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①ALT 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②充足饮食为提供充足食物,自由进食;
③间歇性禁食为喂食 12h、禁食 36h,以此循环喂食。 (1)胆固醇在大鼠细胞中的作用是 。
本实验中血浆中 ALT 可作为检测NASH 的指标,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根据实验结果,间歇性禁食能通过 ,从而降低大鼠血浆 ALT 浓度,延缓大鼠产生 NASH。
已知 Caspase-1 蛋白可激活GSDMD 蛋白,引发细胞死亡。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各组肝脏细胞中相关蛋白质表达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间歇性禁食改善大鼠 NASH 的原因是 。
为确定间歇性禁食对已经患有 NASH 大鼠是否有治疗效果,应对 NASH 大鼠进行的实验处理与上述 (填“A”“B”“C”或“D”)组相同。
19.(12 分)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有机物 FA、Cro 及无机纳米材料 UCNP 开发出纳米颗粒系统 UCNP-
Cro/FA, 通过利用肿瘤细胞溶酶体内的 Fe , 诱导细胞死亡,从而实现抗肿瘤治疗。其中,FA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FR 结合,促进UCNP-Cro/FA 进入肿瘤细胞并在溶酶体内富集: Cro可与溶酶体内的 Fe 结合;UCNP 可将近红外线(NIR)转换为紫外线(UV),UV 可将溶酶体内的 Fe 转化为 Fe 。CNP-Cro/FA(的部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FA 与 FR 特异性结合后,UCNP-Cro/FA 进入肿瘤细胞的方式是 ,该过程 (填“需要”或
“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向肿瘤模型鼠注射 UCNP-Cro/FA 后,照射近红外线,使细胞内 Fe2+超载,诱发自由基产生,以进行抗肿瘤治疗。
①自由基产生后,会攻击和破坏溶酶体的 ,导致溶酶体破裂,引发细胞死亡。
②已知近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穿透性存在明显差异。结合上述信息推测,不直接使用紫外线进行治疗的原因是 (答出 2 点)。
③治疗后,肿瘤模型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显著增强,肿瘤生长被显著抑制。推测其机制是:肿瘤细胞死亡后释放肿瘤抗原→ 摄取、加工和呈递肿瘤抗原→激活 ,进而识别并裂解肿瘤细胞→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与传统化疗相比,结合 UCNP-Cro/FA 的作用原理,该疗法的优势是 (答出 1 点)。
高三生物试题 第 7 页(共 8 页)
20.(15 分)多氯联苯(PCBs)是难降解且容易吸附于土壤的有机污染物。野生型紫花苜蓿可通过根系
吸收 PCBs,但会在植物体内积累并抑制其生长。已知 bphC 基因表达有助于 PCBs 在苜蓿体内降解。被重组质粒 A 转化的苜蓿株系(株系甲)对 PCBs 耐受性提高 14.9%,土壤 PCBs 去除率提高 21.5%。研究人员利用重组质粒 A 构建重组质粒 B,转化获得另一个转基因苜蓿株系 (株系乙),以进一步提高土壤 PCBs 去除率,部分过程如下图。
注:
RFP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EGFP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US 编码 β-葡萄糖醛酸酶,该酶能催化 X-Gluc 产生蓝色沉淀物
Bar 草铵膦(一种除草剂)抗性基因
alnA 编码的 aLnA 蛋白可通过乳化作用洗脱土壤中的 PCBs,促进植物吸收富集 PCBs
SP1 编码的信号肽能引导 aLnA 在植物根部特异性分泌
Kan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为有利于构建重组质粒 B,应在对 SP1+alnA+RFP 进行PCR 扩增时将 限制酶识别序列添加在相应引物的 (填“3'”或“5'”)端。
为确认 SP1+alnA+RFP 是否导入农杆菌,应在培养基中添加 和 进行选择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 (填“蓝色”或“白色”)菌落。
转化获得苜蓿株系乙时,在培养苜蓿细胞的培养基中应添加 进行筛选。转基因株系乙中 bphC 和 alnA 基因是否表达可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是否出现 (填“红色”“绿色”或“红色和绿色”)荧光。
若要将转基因苜蓿株系乙投入实际应用,还需进行 等安全性评估。
通过多代遗传实验验证外源基因 bphC 和 alnA 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稳定性
检测 bphC 和 alnA 基因是否转移到根际土壤微生物中
长期监测植物体内 BphC 酶活性,确保其持续表达且不产生毒性中间产物 D.评估转基因苜蓿株系乙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2026 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
1. A
2. C
3. C
4. B
5. D
6. C
7. D
8. C
9. B
10. D
11. D
12. C
13. C
14. C
15. C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16.(1)“J”;入侵初期资源充足、气候适宜、无天敌(每空 1 分,共 2 分)
棕树蛇的食物来源较广(或棕树蛇处于多条食物链中,除鸟类外还有其他猎物)(2 分)
①昼行性;棕树蛇是夜行性动物,入侵后石龙子比例上升,壁虎比例下降,推测石龙子与棕树蛇活动时间重叠少,受捕食影响小(每空 1 分,共 2 分)
②大于;石龙子面临棕树蛇的捕食压力,自然选择强度大,进化速度更快(每空 1 分,共 2 分) 17.(1)E;n(每空 1 分,共 2 分)
不同对;EE NN、Ee NN、ee NN、ee Nn(每空 1 分,共 2 分)
实验思路:让 F 中的花喙个体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黄喙个体(2 分);预期结果:若后代不出现黄喙个体,则为纯合花喙品种;若后代出现黄喙个体,则为杂合花喙个体(2 分)
18.(1)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 分)
肝脏细胞受损时,ALT 释放到血浆中,血浆 ALT 浓度升高;降低肝脏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减少肝脏细胞死亡(每空 1 分,共 2 分)
间歇性禁食降低肝脏细胞中 Caspase-1 和 GSDMD 蛋白的表达量,减少细胞死亡(2 分)
(4)D(2 分)
19.(1)胞吞;需要(每空 1 分,共 2 分)
①膜结构(1 分)
②紫外线穿透性差,难以到达深层肿瘤组织;紫外线对正常细胞损伤大(每空 1 分,共 2 分)
③抗原呈递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每空 1 分,共 2 分)
特异性强,对正常细胞损伤小(或能精准靶向肿瘤细胞)(2 分)
20.(1)BamHⅠ 和 XbaⅠ;5(每空 1 分,共 2 分)
卡那霉素;X-Gluc;白色(每空 1 分,共 3 分)
草铵膦;红色和绿色(每空 1 分,共 2 分)
ABCD(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