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9 11:2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一、单选题
1.“估计”是生活中对一些事物有大概认识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温度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对人体适宜的气温是35℃左右
B.适宜入口的热水温度约为40℃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
D.令人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70℃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陆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4.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下列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中,有可能是开幕式期间北京的气温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甲温度计与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
A.36和-14 B.44℃和14℃ C.36℃和26℃ D.36℃和-14℃
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B.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
D.太阳出来大雾散去是液化现象
7.以下有关物体温度的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
B.喝起来感觉到凉的水温约为
C.冰箱冷冻室内“冻豆腐”的温度约为
D.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
8.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50℃,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45℃ B.55℃ C.50℃ D.47℃
10.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0℃ B.-10℃ C.-8℃ D.-3℃
二、填空题
11.“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嘴中出来的气,用嘴“吹气”能使热水尽快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空气的流动,使热水   (填一物态变化)成水蒸气的速度加快,而这种物态变化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热水温度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能使手变暖,这是因为嘴里呼出的水蒸气在手表面发生   (填一物态变化),向手放热,使手的表面的温度升高。
12.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现有甲乙两支制作合格的温度计,它们玻璃泡大小相同,而甲温度计毛细管的内径较大,把它们从相同的室温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甲”、“乙”或“一样”大,两支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选填“甲”、“乙”或“一样”大。
13.小华在一只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手指堵住注射孔,拉动活塞,发现液态乙醚“消失”了。乙醚“消失”的真正原因是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要让液态乙醚重新出现,只需   (填“外拉”或“压缩”)活塞,此时注射器的温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   (上升/下降)。
14.小明自制的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弯管水平部分用一小段液柱封闭了一段气体,瓶塞不漏气。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天早上,小明测量了体温后,用力甩了几下体温计,随即把体温计放在窗台上,晚上放学回家,发现体温计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6.0℃,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选填“不高于”“低于”或“等于”)36.0℃。
15.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是通过   方法液化的,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   而影响观察,为使像更清楚医生还应将灯光照亮   (平面镜/牙齿),借助镜子可以观察到牙齿的背面,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   .
16.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刻度却不准确。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是-2℃,在沸水中的示数是103℃。
(1)当它指示的温度是19℃时,实际的温度是   ℃;
(2)它在    温度附近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的实验操作如图甲所示,不当之处是   ;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   ℃。
四、简答题
18.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由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为后续大规模舱外科学实验提供有力保障。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发射火箭时,周围庞大的白色气团(小水滴)主要是水蒸气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2)请例举生活或自然现象中与白色气团相同的物理现象,写出两条。
五、作图题
19.请在图中标出35℃时温度计液柱的位置.
六、综合题
20.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小朋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七、科普阅读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以体积小、静音、加湿均匀而深受用户喜爱。超声波加湿器原理是什么呢?如题图甲是某款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振子每分钟向水箱中发射900万次高频振荡波,将水打散成直径为3~5微米的细小水雾颗粒喷出。加湿器加湿效果如何呢?物理学中将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叫做该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研究发现: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测定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湿度计是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玻璃泡裸露在空气中的称为干球温度计,用棉布包裹住玻璃泡浸在水槽里的称为湿球温度计。已知部分室温下的相对湿度如下表所示。
相对湿度室温/℃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1℃ 2℃ 3℃ 4℃
15 90% 80% 71% 62%
18 91% 82% 74% 66%
21 92% 83% 76% 68%
24 93% 85 79% 74%
(1)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   (选填“方向性好”或“声能集中”)的特点制作而成的;
(2)加湿器工作时,喷出的水雾最终使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是:水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关于加湿器和干湿球湿度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常工作时,加湿器的响度约为70dB
B.加湿器喷口外的白雾是液化形成的
C.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小,表示当时空气越干燥
D.包裹湿球温度计玻璃泡的棉布不能用酒精沾湿
(4)题图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玻璃泡部分已被遮挡,由图可推测湿球温度计是   (选填“A”或“B”)。根据两温度计的示数,对照湿度表可知: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   ;
(5)某天中午,小明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26℃,湿温度计示数为21℃。到了晚上,小明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15℃,湿温度计示数为10℃。由此可判断: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D
6.A
7.A
8.C
9.C
10.B
11.汽化;吸热;液化
12.热胀冷缩;一样;乙
13.汽化;压缩;上升
14.气体;左;等于
15.降低温度和压缩气体;液化;牙齿;传播方向
16.20;40
17.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32
18.解:(1)发射火箭时,周围庞大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
(2)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19.如图所示
20.(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2)冰柜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21.(1)声能集中
(2)汽化
(3)D
(4)B;76℅
(5)小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