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噪声及其控制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噪声及其控制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9 11: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噪声及其控制
一、单选题
1.声音丰富了我们的世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蝈蝈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能分辨出古筝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响度特征
D.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2.图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从以下哪个环节防治噪声(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噪声的隔离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的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4.如图所示,游乐园内有一个奇特的传声筒,内部中空,向一个喇叭喊话,在其余喇叭处均可以听到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可以通过筒内空气传播
B.声音在筒内发生了多次反射
C.脸部能感受到空气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通过传声筒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响亮是因为声音在筒内传播时频率变大
5.“湘剧”是湖南省最主要的地方大戏剧种,由昆腔、弋阳腔及湖南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关于“湘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演唱“湘剧”时发出的高、低音都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湘剧”中的高音一定比低音的响度大
C.“湘剧”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快
D.委婉、流丽的“湘剧”一定是乐音
6.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在声源处阻碍噪声的传播
B.图乙: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C.图丙:放在真空瓶里的手机来电时,既可以看见指示灯闪烁也可以听见铃声
D.图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7.以下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
8.如图是邢台开元寺金代大铁钟,它体型巨大,高3.2m,直径为2.35m,质量超过10t。据记载,当年每以巨木撞击时,钟声粗扩沉鸣,声闻数里,关于大钟钟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钟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声闻数里,说明声音的响度只与振幅有关
C.借众根据钟声进行活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钟声粗扩沉鸣,说明大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9.为了减弱噪声对人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机器
B.在马路和住宅区之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二、填空题
10.有一款智能音箱,它内置了声纹识别系统,可以识别主人的声音,按照主人的指令实现语音购物、音乐播放、人机互动、音量调节等功能;当用音箱放出激昂的音乐,对于正在学习的人而言,属于   (选填“乐音”或“噪声”)。
11.噪声产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标志的含义是   ,这属于在   。
12.锡剧又称“常锡文戏”,是由武进,无锡一带的东乡小调经过曲艺滩黄阶段发展而成的汉族戏曲剧剧种之一,伴奏乐器以二胡为主,琵琶,扬琴为辅,常配以箫、笛、笙、筝等,也有加入西洋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的。演唱时,演员肺部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   从而发声,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观众通过声音的   辨别出乐器的种类,听到“方脚你若有高官做,日出西方向东行”的唱词,就知道是《珍珠塔》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13.用槌击鼓,鼓声隆隆,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舞蹈演员随着鼓声翩翩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三、简答题
14.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其中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力。”“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列举二种。噪声危害极大,就你学校主要噪声,提出减弱噪声的三种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15.小明想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以下探究。
将闹铃置于空盒中间,将分贝仪固定在距离盒子0.5m的位置,先后分别用报纸、棉花和隔音棉包住盒子进行实验,将闹钟发出的声音当作噪声,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材料名称 空盒 报纸 棉花 隔音棉 隔音棉
材料厚度 / d d d 2d
分贝仪示数/dB 74 68 60 63 58
(1)实验过程中,是在   (选填“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通过分贝仪示数的变化来反映材料的隔音性能,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
(3)通过比较实验次序2、3可知,   的隔音性能较好;
(4)分析数据可知:不同材料隔音性能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同种材料,厚度越   ,隔音性能越好;
(5)请举出生活中选用隔音性能好的材料来减弱噪声的一个实例:   。
五、综合题
16.某同学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他准备了盒子、闹钟、声级计(测量声音响度的仪器)等器材,做了如下的探究。
(1)该同学从生活物品中选取隔音“房间”,然后在“房间”外围铺一层聚酯棉和海绵材料,制作成隔音盒,以下物品中最不适合作隔音“房间”的是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
A.鞋盒
B.矿泉水盒
C.粉笔盒
(2)该同学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题1图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
(3)改正错误后,该同学在安静的环境下,使闹钟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使声级计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到的声音如题2图,得出下表中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写的物理量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下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4)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   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5)该同学认为人耳可以替代声级计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____。
A.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闹钟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闹钟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A图是开窗时声级计接收到的声音波形图,则图中   (选填“甲”、“乙”或“丙”)图可能是关窗后声级计接收到的声音的波形图。
六、科普阅读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它对特定频率的声音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中,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___________;
A.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疏密相间的
B.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均匀的
C.向左传播时使空气变密,向右传播时使空气变疏
D.向左传播时使空气变疏,向右传播时使空气变密
(2)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    A处声音的响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丙中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是 ___________;
A.M与Q相遇 B.P与N相遇 C.M与N相遇 D.P与Q相遇
(4)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图丁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以下情况中,消声不达标的是 ___________。
A.响度为30dB,频率为150Hz B.响度为50dB,频率为15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200Hz
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A
6.B
7.A
8.A
9.B
10.噪声
11.禁止鸣笛;声源处减弱噪声
12.振动;空气;音色;信息
13.振动;信息
14.学校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同学上课的大声说话、乱打桌子、椅子的声音。声源处减小噪声,禁止大声喧哗,嬉戏打闹;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关闭门窗,人耳处减小噪声,捂住耳朵。
15.(1)传播过程中
(2)转换法
(3)棉花
(4)相同;厚
(5) 在装修时,可以选择在墙体中加入隔音材料,如吸音棉、高密度泡沫板等。
16.(1)B
(2)没有控制盒子厚度相同
(3)响度
(4)聚酯棉
(5)B
(6)甲
17.(1)A
(2)小于
(3)C;D
(4)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