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七上道法《交友的智慧》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授课对象 初一年级
课程类型 授新课
教授课时 1个课时
教材分析 1.教材作用:本框承接上一框对友谊的探讨,聚焦“如何结交朋友”的实践问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交友方法指导,是连接友谊认知与行为实践的关键环节2.主要知识点:本框围绕“如何交友”展开,核心知识点包括交友需要真诚热情、慎重选择、关心尊重、处理矛盾、坚守原则五大智慧。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小学阶段已积累简单的交友经验,能通过分享玩具、共同活动等方式建立友谊,对“真诚”“热情”等交友品质有初步感知。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实际交友中常因不敢主动、不会拒绝、不懂处理矛盾等问题困扰,对“友谊需要原则”“边界感”等概念理解模糊,需具体案例和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 健全人格:通过“友谊难题诊疗室”,增强对友谊中真实困扰的感知,形成主动解决交友问题的积极心态,培养理性看待友谊得失的健康心理。
责任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开“药方”,认识到友谊需要双向付出与真诚维护,树立在交往中主动沟通、勇担责任的意识,学会对自己和朋友的关系负责。 道德修养:通过“原则失守诊疗”活动,学会用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朋友,培养坚守底线、明辨是非的道德品质,懂得在友谊中既关爱他人又守护自我边界。
教学重点 如何结交朋友
教学难点 将交友智慧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工具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工具:书本、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以“友谊难题诊疗室”为核心情境主线,通过“呈现交友真实病例(导入问题)——小组合作诊断病因(探究分析)——共同开出解决药方(总结方法)——顺口溜巩固记忆(知识强化)—AI与真人交友思辨(延伸拓展)”的流程,引导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感知交友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提炼真诚热情、慎重选择、把握边界、处理矛盾、坚守原则的核心智慧。 一、导入新课 呈现友谊常见话题集,明确“友谊小医生”的诊疗任务。 二、新课讲解 逐例诊疗: 针对“患者 1:开口难”,通过病情分析与方法总结,聚焦“交友需要真诚热情”; 针对“患者 2:盲盒饭局风险”,通过风险辨析强化“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针对“患者 3:边界模糊”,通过场景讨论明确“交友需要关心与尊重,把握边界”; 针对“患者 4:交友矛盾”,通过案例解析与方法演练,落实“交友需要学会处理矛盾”; 针对“患者 5:原则失守”,通过漫画辨析强调“交友需要坚守原则”。 三、总结及作业 以顺口溜“喊麦”整合知识点,最后通过“AI与真人交友”思辨活动实现知识迁移与实践延伸。
一、导入新课(3min)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问:关于交朋友,有很多被热议的话题 展现友谊常见话题集:到新环境想交朋友却不敢开口,只能独自发呆;交朋友时纠结要不要随便交,不知道怎么选对人;朋友总问隐私说关心我,我却觉得不舒服;为合群假装喜欢某物被戳穿后尴尬;和朋友因为小事吵架,冷战好几天不知道怎么和好。 教师提问:你们在结交新朋友时,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学生回答:有 教师引导:看来不少同学都有共鸣呀!这些其实都是交友中常见的小问题,今天咱们就通过“友谊难题诊疗室”,充当“友谊小医生”,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今天的五位“患者”。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快速引发共鸣,降低课堂距离感; “诊疗室”情境激发参与兴趣,将抽象的“交友问题”转化为具象的“病例诊疗”,符合初一学生具象思维特点。
二、新课讲解(32min)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患者”1:开口难诊疗(5min) 展示“病情”:新学期开学,想和同桌打招呼,却一直没说出口,直到下课。路上遇到同学想打招呼,手都抬起来了又缩回去,心里却后悔半天。课间看到同学在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想加入但一直没勇气上前。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针对这些“病情”给出“诊断”,分析症状背后的原因影响;并且开出“药方”。 学生合作分享 诊断:比较社恐,害怕被拒绝、怕出错,导致在交友中缺乏主动热情,不敢真诚表达,让友谊错失机会。 教师讲解:大家刚才的分析确实精准地戳中了核心问题!这位“患者”的症结其实就藏在“社恐”的心理状态里,在交友时,心里想靠近,却担心表达不好、真心不被接纳,总被怕拒绝、怕出错的想法束缚,在交友中缺乏主动热情,不敢真诚表达,让友谊错失机会。 “药方”: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提前准备开场白,降低表达难度;先微笑点头,再顺势开口交流;降低心理期待,培养良好的心态。 教师讲解:对应的解决办法很明确: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地投入。真诚能打破距离感,敞开心扉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心意;热情能拉近距离,主动释放善意能让交往更顺畅。刚开始可以这样尝试:提前准备几个简单的开场白,比如聊聊当下的环境、共同的爱好,降低开口的难度;见面时先微笑点头,用这个友好的信号为交流铺垫,再自然开口;同时要调整心态,不用追求每次交流都完美,接受偶尔的小失误,多关注交往的过程而非结果。坚持这样做,真诚和热情会成为习惯,友谊也会在不经意间慢慢建立起来。 二、“患者”2:盲盒饭局风险诊疗(5min) 展示“病情”:我最近刷到一个“盲盒饭局”的帖子,说交几十块钱就能和一群陌生人吃饭交朋友,好心动啊,热闹又新鲜,多交点朋友也不是坏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反正就吃个饭嘛,冲就完了! 教师提问:你认为这位“患者”的病因是什么?请你给他开出“药方”。 学生合作分享 诊断:把“多认识人”等于“多交朋友”,因缺乏谨慎选择意识忽略对方品德,容易交到品行不佳的朋友并受不良影响,难获真正的友谊。 教师讲解:有同学发现问题啦!这位“患者”错把“多认识人”当“多交朋友”,因为缺乏谨慎选择的意识,忽略了对方的品德,这样容易交到品行不佳的朋友,还可能受不良影响,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 “药方”:交友需要慎重选择。盲盒社交不等于盲目社交,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参与时要带着“观察筛选”的心态,遇到不合适的人礼貌保持距离,做到理性参与、慎重选择,品德为先,择善而交。 教师讲解:所以,交友需要慎重选择。盲盒社交不等于盲目社交,咱们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参与时,要带着“观察筛选”的心态,先通过聊天了解对方的三观和品行,再决定是否深交。遇到不合适的人要礼貌保持距离,做到理性参与、慎重选择,品德为先,择善而交。可不能急于加好友、凑数量,重点是“找对人”。 三、“患者”3:边界模糊诊疗(7min) 展示“病情”:朋友追问隐私问题,不回答就不高兴,还说“关心你才问的”,自己纠结“是不是我太计较”。 朋友当众拿外貌开玩笑,说“跟你好才开玩笑,怎么这么小气”,自己尴尬却安慰“是不是我开不起玩笑”。 朋友推荐不喜欢的电影,说“好啊”,看完后夸电影好看。 朋友说某款零食好吃,自己明明觉得难吃,却跟着说“确实好吃”。 大家都在追某部网剧,自己没看过,却谎称“更新的我都看完了”。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针对这些“病情”给出 “诊断”,分析症状背后的原因影响;并且开出“药方”。 学生合作分享 诊断:前两种是他人没有把握好交友的边界,忽视了我们的感受,缺乏对我们的基本尊重,我们没及时表达拒绝。后三种源于我们过度尊重和关心他人,丢掉了自我的边界,不敢表达不同意见。(讨好型人格)。 都会让我们不断内耗。 教师讲解:前两种情况,是他人没有把握好交友的边界,忽视了我们的感受,缺乏对我们的基本尊重,而我们没及时表达拒绝。后三种呢,是我们过度尊重和关心他人,丢掉了自我的边界,不敢表达不同意见,有点“讨好型人格”的倾向。“讨好型人格”简单说就是总先考虑别人想法,自己不喜欢也不说,就怕惹对方不高兴、破坏关系,靠迎合别人换认可,时间长了自己累,对方也容易不把你的真实想法当回事,很难处成平等的朋友。这两种情况都在不断打破交友的边界,对方一直往前走,自己一直往后退,我们不断内耗,慢慢地会失去自我。 “药方”: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学会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敢于表达真实想法,不替朋友做决定,更不委屈自己迎合他人。 教师讲解:我们要明白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我们和朋友是亲密的关系,也会交换一些小秘密,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行动向对方表达关心和支持,不开心的时候细心询问情况,这很正常。但是当他们越界时,我们要学会拒绝他们的不合理要求,比如“我知道你好奇,但收入是我家的隐私,咱们聊点别的吧”。同时也要敢于表达真实想法,比如可以明确告诉朋友“你这个玩笑我不喜欢”,要知道玩笑得自己觉得好笑才是玩笑,要是让你觉得尴尬不舒服,那根本不是玩笑,就是冒犯,而真正的朋友反而会尊重我们的选择。记住,好的友谊是“我懂你的在意,你知我的分寸”,不用讨好,也不用委屈。 四、“患者”4:交友矛盾诊疗(10min) 展示“病情”:我和好朋友吵架时,我们的应对方式完全不一样。我总是忍不住说些违心的狠话,说完就后悔;可她不管我怎么说,都选择不回应、不理人,一直冷战。这种情况让我们的矛盾越来越难解决。 播放材料:《我在他乡挺好的》片段1 展示图片:展示朋友冷战聊天记录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针对这些“病情”给出“诊断”,分析症状背后的原因影响;并且开出“药方”。 学生合作分享 诊断:问题本质都是不会正确处理矛盾。一个人用狠话掩饰在乎,一个人用冷战逃避冲突,都没好好表达真实想法。最终就是互相伤害。 教师讲解:分析得很好,问题本质都是不会正确处理矛盾。一个人用狠话掩饰在乎,一个人用冷战逃避冲突,习惯性地冷暴力,二者都没好好表达真实想法。最终就是互相伤害。第二种,网上有种说法叫作“回避型人格”,其核心特点就是遇到矛盾时习惯性逃避,不愿直面问题,更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他们用沉默或疏远来“躲”过冲突,却不知这种逃避反而会让问题越积越深,伤害彼此的关系。 “药方”: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冷静、坦诚交流,换位思考、及时处理、勇担责任。 教师讲解:而友谊想要长久维系,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矛盾发生时先保持冷静,避免被情绪裹挟说出伤人的话;随后放下顾虑坦诚交流,把真实想法和感受清晰表达出来;同时试着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和处境;更要记住及时处理问题,不拖延、不回避,不让小摩擦演变成心结;最后在自己有错时勇担责任,在对方需要时给予包容,这样才能让友情在磨合中更稳固。 播放材料:《我在他乡挺好的》片段2; 展示图片:朋友道歉聊天记录 教师小结:朋友的情谊,从来不是在一帆风顺中停滞,而是在一个又一个矛盾的化解里,越磨越真,越走越近。 五、“患者”5:原则失守诊疗(5min) 展示“病情”:我的朋友要求我做一些事情,如果不和他一起,是不是就不讲义气、不够朋友? 展示漫画:上课非让我和他讲小话;不允许我与其他朋友交往;约我一起去教训别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针对这些“病情”给出“诊断”,分析症状背后的原因影响;并且开出“药方”。 学生合作分享 诊断:错把“按朋友要求做” 等同于“讲义气”,混淆了真正支持和错误纵容。盲目顺从可能一起受惩罚,朋友犯错时不坚持原则还会让其越陷越深,既害朋友又伤友情。 教师讲解:此类问题在于把“按朋友要求做”等同于“讲义气”,混淆了真正支持和错误纵容。盲目顺从可能一起受惩罚,朋友犯错时不坚持原则还会让其越陷越深,既害朋友又伤友情。交友需要讲原则。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明确底线,并积极予以规劝,用“不是不听你,是事情不对”温和拒绝朋友的错误要求,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 “药方”:交友需要讲原则。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明确底线,并积极予以规劝,用“不是不听你,是事情不对”温和拒绝朋友的错误要求,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 教师讲解:因此,维系友谊需要讲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当朋友做错事,甚至误入歧途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明确底线,并积极予以规劝,用“不是不听你,是事情不对”温和拒绝朋友的错误要求,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真正的朋友会珍惜彼此的规劝。若是经过耐心劝导,朋友依旧固执己见、不愿听取,那么这样的关系便值得我们慎重考量是否深交。 教师过渡:今天咱们结合大家的真实经历,充当“友谊小医生”,给五位“患者”看完了病,一起来总结下交友的智慧,形成“友谊健康手册”吧。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知识点。 展示顺口溜: 社恐破冰有妙招,真诚热情开口到 盲盒交友细挑选,慎重选择情更牢 边界分明心舒畅,尊重把握不勉强 拒绝冷战吐真言,理性沟通嫌隙消 原则底线要守牢,明辨是非情谊高 交友智慧记心上,真心相伴路更长 学生跟着音乐“喊麦” 学生完成课堂笔记: 怎样交朋友?①②③④⑤ P46-49 ①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P46 ②交友需要慎重选择。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P46 ③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P47 ④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以一起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做到保持冷静、坦诚交流、换位思考、及时处理、勇担责任。P47 ⑤交友需要讲原则。我们要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并积极予以规劝,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P49 用具体场景呈现社恐问题,让学生直观感知 “不敢主动” 的困扰; 小组合作培养分析能力,教师总结时提供可操作方法实现 “问题—方法” 的衔接。 结合流行现象“盲盒饭局”,引发学生兴趣;
多场景覆盖 “他人越界”和 “自我讨好”两类问题,全面呈现边界困扰。 影视片段和聊天记录增强真实感,让学生直观感受“冷战” 的伤害。 借“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人格”等网络热议人格类型,通过展示对应交友场景,帮学生精准洞察其在友谊中的表现,助力学生纠正认知、掌握应对方法,让课堂紧跟时代脉搏,切实解决交友难题 。 漫画生动呈现“错误义气” 的后果,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避免阅读疲劳。 顺口溜押韵易记,将知识点转化为口诀,强化记忆效果,“喊麦”增强课堂趣味性。
三、本课总结及作业(5min)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总结:最后老师想和大家说: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应学会以诚待人,同大家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今天学到的交友智慧,能帮大家在成长路上收获温暖的陪伴,让每一段友谊都闪闪发光! 【思辨活动】:现在越来越多人试着和AI相处:有人深夜向它倾诉情绪崩溃,有人和向打卡早晚安,还有人用AI陪跳操、做饭、追剧。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你更愿意和AI 交朋友,还是更愿意和真人交朋友?为什么?讨论后分享。 学生分享 教师提示:更愿意和AI交朋友:AI能始终以“热情”回应,无论你何时打招呼、分享心情,它都能及时回应,并且对社恐友好。AI的功能和互动模式可以由自己设定,能“挑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交流风格,避免了现实中交友的不确定性。和AI产生“矛盾”(如指令误解)时,能通过调整指令理性解决…… 更愿意和真人交朋友:热情中带着真实温度,一个拥抱、一次面对面的鼓励,比AI的文字回应更有温度,更能感受到真诚和热情。两人能互相调整磨合,你懂他的在意、他知你的分寸,是互相关心的默契而非机械规则。闹别扭后从冷战到开口,在真实情绪互动中学会换位思考和真诚表达,收获成长…… 教师小结:总之,无论是选择AI的稳定陪伴,还是珍视真人的真实互动,本质上都源于我们对深层情感连接的渴望,渴望被倾听、被理解、被真诚地关心。当我们领悟到这份渴望的本质,便是掌握了交友的智慧。拥有了这份智慧,无论是与AI互动,还是与真人相处,我们都能更好地搭建桥梁,收获那份照亮彼此的温暖陪伴。 思辨活动联系现实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智慧分析问题,实现知识迁移。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情境贴近生活,热点融入自然,以“友谊难题诊疗室”为主线,串联5个真实交友病例,精准捕捉学生在开口难、边界模糊等方面的困扰。环节逻辑清晰,学用结合紧密:每个病例均遵循“病情展示—小组诊断—方法总结”的流程,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掌握。 但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患者 4:矛盾诊疗”环节因学生对冷战案例讨论过于投入,发言时间超出,导致后续“AI 与真人交友”思辨活动仓促收尾,未能充分展开深度探讨。部分内向学生在小组诊断和公开分享中表现被动。
六、课后拓展
“友谊矛盾小诊疗”实践单 1.写矛盾:一句话记下最近和朋友的小矛盾。 2.找原因:用“尊重边界”“理性沟通”这些知识点,说说矛盾为啥会发生。 3.想办法:写1个具体解决办法(比如沟通话术、行动计划)。 4.试试看:实践这个办法,简单记朋友的反应和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