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2 《敬畏生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 2025-09-18 15:5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一、教材解析 “珍爱我们的生命”单元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本节课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生活。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可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本节课为后面第九课和第十课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是学生从难以分辨、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自然人向能分辨是非善恶、有正确价值观、能感受到社会与生活美好的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有助于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敬畏生命的原因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文字素材 + 图片),朗读:“2025 年 7 月,这些英雄的事迹闪耀光芒:有人下沼气污水救险,有人直面歹徒尖刀,有人珠峰放弃登顶救人,有人为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 2.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同学们,这些平凡人为何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如果是你,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做?” 3.总结学生回答,引出总议题:“大家的回答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今天我们就围绕‘如何理解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的生命态度’,走进‘敬畏生命’的课堂。” 1.认真倾听素材,感受英雄事迹的震撼。 2.独立思考 20 秒后,举手分享观点(预设回答:“英雄有勇气,重视别人的生命”“我会先保证自己安全,再找大人帮忙”)。 3.明确本节课学习主题,进入课堂状态。
议题一:生命之镜 —— 照见脆弱与坚强的交响
教学内容:为什么敬畏生命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展示事件详情,慢速朗读:“2025 年 8 月 14 日 15:30,上海青浦军训基地(气温 35℃),15 岁高一女生晕倒后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她刚考入顶尖高中,与好友约定考国防科大。” 2.提出思考问题:“从这个事件中,你看到生命面临哪些挑战?这个事件让你有什么感受?” 3.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1 分钟,随后邀请 2-3 名学生发言,教师逐一点评(预设点评:“你发现了‘高温 + 意外’的挑战,很细致”“你提到‘惋惜’,这是对生命脆弱的真实感受”)。 4.展示救援现场图片 + 文字素材,语气敬佩地朗读:“2025 年 8 月,吉林拉法山居民采蘑菇被困绝壁(海拔 680 米,两侧垂直断崖),民警与消防员冒暴雨救援:崖顶民警用身体压救援索,浑身湿透、遭马蜂袭击仍不松手,7 小时后成功救人。” 5.提出思考问题:“从救援中你感受到什么力量?事件体现了怎样的生命态度?” 6.组织学生同桌讨论 2 分钟,随后邀请 2 组同桌代表发言,教师点评(预设点评:“你提到‘责任与坚持的力量’,精准概括了救援人员的精神”“你说‘敬畏生命、不放弃’,抓住了生命态度的核心”)。 7.教师全程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为什么敬畏生命。 1.专注倾听事件,联想自身军训经历,初步感知生命风险。 2.独立思考后举手分享(预设回答:“挑战有高温、突然的心跳骤停”“感受很惋惜,她的梦想还没实现”“生命好脆弱,一点意外就没了”)。 3.跟随教师引导,进入下一个案例的学习。 4.观看图片、倾听故事,感受救援的艰难与温暖。 5.与同桌交流观点,梳理思路(预设回答:“感受到团结和不放弃的力量”“体现了‘生命很重要,再难也要救’的态度”)。 6.分享讨论成果,倾听同伴观点,深化对 “生命坚强” 的理解。 7.快速记录笔记,标注案例与知识点的对应关系。
议题二:生命之舟 —— 扬帆敬畏与责任的航程
教学内容:如何敬畏生命。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展示 4 个生活情境:①35℃高温户外高强度训练;②熬夜学习到凌晨 2 点;③长期不吃主食减肥;④投喂野生动物。 2.布置小组任务:“每组选 1 个情境,讨论 3 个问题:①违背什么生命规律?②会有什么后果?③如何遵循规律?给 5 分钟讨论,组长组织,1 人记录,1 人代表发言。” 3.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引导(如:“想想人体需要什么营养?”“野生动物的生存能力靠什么?”)。 4.邀请 4 组代表依次发言,教师逐组点评(预设点评:“你们准确指出‘高温消耗过度’的规律,建议也很实用”“你们提到‘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符合生命需求”)。 5. 展示笔记:“记在 P64-65:①尊重并遵循生命规律。‘天地之大德曰生’,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遵循规律是对生命最好的珍视。” 6.发放 “初一学生急救知识调查问卷”,说明:“3 分钟完成问卷,自己算得分,看看掌握得怎么样。” 7.问卷结束后,PPT 公布答案并逐题讲解(如:“流鼻血仰头会让血流入喉咙,正确是前倾捏鼻翼”“触电不能用手碰,要先关电源”)。 8.布置采访任务:“和旁边同学互相采访 3 个问题:①掌握急救技能是不是敬畏生命?为什么?②学技能后有什么感受?③‘不顾危险救人是不爱自己生命’,同意吗?为什么?3 分钟采访。” 9.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采访结果,教师点评(预设点评:“你说‘急救技能能救别人,是敬畏生命’,很正确”“你提到‘不盲目救人,要找工具’,这是理性的敬畏”)。 10.PPT 展示笔记:“记在 P64-65:②关爱他人生命。‘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从珍惜自己生命走向关爱他人,谨慎处理生命问题。” 11.展示救援素材,严肃朗读:“2025 年 8 月,甘肃榆中山洪致人员伤亡,国家行动:财政部预拨 6000 万元救灾资金,调拨 1 万件救灾物资(折叠床、棉衣被等),保障群众生活。” 布置小组任务:“讨论 2 分钟:①从救援中看到全社会对生命的什么共识?②‘以人民为中心’的救援给我们什么启示?”+。 邀请 1-2 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预设点评:“你们说‘共识是生命比钱重要’,很准确”“你们提到‘国家重视生命,我们也要敬畏生命’,启示很深刻”)。 展示笔记:“记在 P64-65: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比金钱、权势更重要,要竭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 1.小组内分工:确定讨论情境,围绕问题交流(预设讨论内容:“情境 2 违背‘睡眠修复机能’规律,后果是精神差,要早睡早起”“情境 4 违背‘野生动物独立觅食’规律,后果是它们失去生存能力,要不投喂”)。 2.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倾听其他小组观点,完善自身认知。 3.记录笔记,联想生活中的 “遵循规律” 案例。 4.独立完成问卷,对照答案批改,计算得分(预设得分情况:部分学生对 “骨折处理”“烫伤处理” 不熟悉)。 5.与同学采访交流(预设采访内容:“急救技能是敬畏生命,能帮别人;学了觉得有安全感;不同意不顾危险救人,要保护自己再救”)。 6.分享采访结果,理解 “关爱他人生命” 的内涵。 7.记录笔记,明确 “关爱他人生命” 的具体要求。 8.倾听素材,感受国家对生命的重视。 9.小组讨论(预设讨论内容:“共识是‘生命至上’;启示是我们要像国家一样,把生命放在第一位”)。 10.分享观点,认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 11.记录笔记,深化对 “生命至上” 的社会层面理解。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我们要做到敬畏生命就应该( B ) ①好好珍爱自己的生命就行了 ②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④要有敬畏生命的情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D )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D.生命至上,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 3.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 C ) ①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知心姐姐”的行动是( D ) ①关爱他人生命的表现 ②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③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④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