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12.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经历等腰三角形判定的发现过程,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2.会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等腰三角形.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填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 ,简称“ 等边对等角 ”.
(2)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 、 底边上的中线 、 顶角的平分线 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相等
等边对等
角
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
顶角
的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阅读课本本课时“例4”前面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1)“请在纸上任意画线段BC,分别以点B和点C为顶点,以BC为一边,在BC的同侧画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的终边相交于点A.此时△ABC中,保证了什么条件成立?
解:(1)两个角相等;
(2)量一量,线段AB与A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解:(2)相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2.用折纸的方法.如图,△ABC中,∠B=∠C,利用刻度尺找到BC 的中点D,连结AD,然后沿AD对折,观察发现AB、AC 完全重合 ,即可得出 AB=AC .
完
全重合
AB=AC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什么?它是真题吗?若是请证明.
解: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是真命题.
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 AB=AC.
证明:作∠BAC的平分线AD.在△BAD和△CAD中,
∵ ∠B=∠C,∠1=∠2, AD=AD,∴ △BAD≌△CAD(AAS),
∴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下列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②③ .
②③
1.在△ABC中,AB=AC,且∠A=60°,则△ABC是 等边 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AB=AC,DE∥BC,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
1.如图,在△ABC中,AB=AC,过BC上一点D作BC的垂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P,交AC于点Q,试判断△APQ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APQ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因为AB=AC,所以∠B=∠C,
又因为PD⊥BC,
所以∠BDP=∠PDC=90°,所以∠P=∠DQC,
又因为∠DQC=∠AQP,所以∠AQP=∠P.
所以△APQ为等腰三角形.
2.如图,已知AC⊥BC,BD⊥AD,AC 与BD 交于O,AC=BD.求证:(1)BC=AD;(2)△OAB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1)∵AC⊥BC,BD⊥AD,∴ ∠D=∠C=90°.在Rt△ACB和Rt△BDA中,AB=BA,AC=BD, ∴△ACB≌△BDA(HL).∴BC=AD .
(2)由△ACB≌△BDA得∠CAB=∠DBA,
∴△OAB是等腰三角形.
【方法归纳交流】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其探索思路是:根据 图形 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特殊的 三角形 (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进行探究.
图形
三角形
1.如图,等边△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分别交AB于点E,交AC于F,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并说明理由.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BAC.
∵等边△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1=∠2=∠3=∠4=∠7=∠8=30°,∵EF∥BC,∴∠4=∠5=30°,∠6=∠8=30°,∠9=∠ABC=60°,∠10=∠ACB=60°.∴∠9=∠10,∠3=∠5,∠6=∠7.∴△BEO,△CFO,△BOC,△AOB,△AOC,△AEF,△ABC是等腰三角形,共有7个.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D是斜边的中点,经过点C引一条直线l(不与AC、BC重合并且不经过点D).
操作:经过点A作AE⊥l,经过点B作BF⊥l,连结DE、DF,猜想△DEF的形状并证明.
解:△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如图,连接CD,
∵AE⊥CE,BF⊥CE,
∴∠AEC=∠BFC=90°,
∵∠ACE+∠BCF=90°,∠BCF+∠CBF=90°,
在△ACE与△CBF中,
∴△ACE≌△CBF(AAS),
∴AE=CF,∠CAE=∠BCF,
∵∠CAB=∠DCB=45°,
∴∠FCD=∠DAE,又AD=CD,
∴△AED≌△CFD,
∴∠ACE=∠CBF,
∴ED=FD,∠ADE=∠CDF,
∴∠EDF=∠ADE+∠ADF=∠CDF+∠ADF=90°,
∴△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在下列命题中:①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命题共有( C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C
2.小明将两个全等且有一个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B )
A.4 B.3 C.2 D.1
B
3.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b-c)(c-a)=0,那么△ABC的形状是( A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A
4.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DE∥AC,DE交AB于点E,M为BE的中点,连结DM.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是 △EAD或△MBD或△MDE .(写出一个即可)
第4题图
△EAD或△MBD或△MDE
5.如图,在△ABC中,∠A=36°,AB=AC,BD平分∠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3 .
第5题图
3
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是边BC的中点,则∠BAD= 30° .
30°
7.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DBC=∠DCB.
证明:∵AD平分∠BAC,
∴∠BAD=∠CAD.又∵AB=AC,AD=AD,
∴△BAD≌△CAD(SAS),
∴BD=CD,∴∠DBC=∠DCB.
8.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D )
A.12 B.10
C.9 D.8
D
9.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有多少个?请画出图形.
解:符合条件的点C有 8个.如图:分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10.(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AB=BC,AD=CD,求证:∠A=∠C.
证明:(1)如图,连接AC.
∵AB=AC,AD=CD,
∴∠BAC=∠BCA,∠DAC=∠DCA,
∴∠BAC+∠DAC=∠BCA+∠DCA,即∠A=∠C.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若AB=BC,∠A=∠C,求证:AD=CD.
证明:(2)∵AB=BC,
∴∠BAC=∠BCA.
又∵∠A=∠C,即∠BAC+∠DAC=∠BCA+∠DCA,
∴∠DAC=∠DCA,
∴AD=CD.
11.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D在BC上,BD=BE,∠BAD=∠BCE,AD与CE相交于点F,试判断△AF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证明:在△BAD与△BCE中,
∵∠B=∠B,∠BAD=∠BCE,BD=BE,
∴△BAD≌△BCE,
∴BA=BC,∴∠BAC=∠BCA,
∴∠BAC-∠BAD=∠BCA-∠BCE,
即∠FAC=∠FCA,
∴△AFC是等腰三角形.
解:△AFC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