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章 探秘水世界
3.1.1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情 境 导 入
3.1.1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它们有时能幻做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新 课 探 究
3.1.1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一、水的三态变化
加热前
a.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
我猜想:
加热后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水的三态变化
冰
固态的水:水分子紧密_____排列,只在固定位置上____;
水
液态的水:水分子_____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________;
)
水蒸气
气态的水:水分子_______较大,
水分子完全_________,
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的向空间扩散。
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有序
振动
间隔
自由运动
间隔
自由运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分子本身没改变,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_ _和_________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水的状态变化的原因
分子数目
分子大小
分子之间的间隔
分子的排列方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思考:水为什么会发生三态的变化呢?
水分子的能量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这是什么原因?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足够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部分能量,导致其运动减慢,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于是聚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状态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的间隔 水分子的运动形式
固态
液态
气态
影响原因 紧密有序
无序
无序
很小
较小
较大
固定位置上振动
一定程度上自由运动
完全自由运动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 ,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加快
变大
减慢
变小
结论: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描述水分子的运动
水结冰和冰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相互间的作用及间隔是怎样变化的?
如果把一杯水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只要几小时,它就变成了坚硬剔透的冰,这便是液态水的凝固。水凝固时,水分子自身的能量降低,彼此间隔较小、相互作用增强,运动减慢,从而整齐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冰。冰中的水分子在各自的位置上不断振动。
凝 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杯中的冰在室温下放置,又会很快变成液态水,这叫作冰的熔化。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吸收热量,能量升高,运动加快,克服了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排列变得无序。在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比较自由,但彼此间隔仍然较小。
熔 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____能量,运动______,分子间隔______;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_____能量,运动______,分子间隔______;
在这些变化过程中,________是不发生变化的.
吸收
失去
加快
减慢
增大
减小
分子本身
汽 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现象:
气体体积受外力而改变;
水与酒精混合后,液体的体积变小。
解释: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分子的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
总在不断地运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二、水的天然循环
观察图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想一想: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能量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水的天然循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分子提供能量,使其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一些水分子便克服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为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云。云随风漂移,再遇冷又转变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汇入江河湖海,渗进山川土地。
大自然就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课 堂 小 结
3.1.1
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
水的三
态变化
分子的特征
体现
水的天然循环
实现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总在不断地运动
存在间隔
存在相互作用
实现自身净化,完成水资源重新分配,为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
(1)构成水的微粒是( )
(2)1滴水中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 )
水分子
水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
(4)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 )
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当你走过公园时,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A
3.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某种气体受压后体积缩小的原因是( )
A. 分子个数减少
B. 分子体积减小
C. 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
D. 构成分子的个数减少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 ℃/101 kPa 20 ℃/101 kPa 0 ℃/202 kPa
17 g氨气 约6.02×1023个 22.4 L 24.1 L 11.2 L
A.氨分子的质量很小
B.能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吸收能量,运动加快
B.水分子之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D.水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C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