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1.1-2.5直线与圆的方程滚动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度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1.1-2.5直线与圆的方程滚动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9 17: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度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
1.1-2.5直线与圆的方程滚动测试卷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圆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是( )
A. B.
C. D.
2.已知点,,点C在平面上,且点C到点的距离相等,则点C的坐标可以为(   )
A. B.
C. D.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且直线经过圆心 D.相交但直线不经过圆心
4.若圆:和圆:()相切,则等于( )
A. B. C. D.
5.已知直线与圆相交于点A,B,点P为圆上一动点,则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6.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A,B两点,点在圆上,则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若直线l:与曲线有两个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几何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米勒问题:“设点是锐角的一边上的两点,试在边上找一点,使得最大.”如图,其结论是:点为过两点且和射线相切的圆与射线的切点.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给定两点,点在轴上移动,当取最大值时,点的横坐标是( )
A.2 B.6 C.2或6 D.1或3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直线恒过定点
B.圆上有且仅有3个点到直线的距离都等于1
C.直线的倾斜角为150°
D.与圆相切,且在x轴、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只有一条
10.已知直线,圆,点,则( )
A.若在圆上,则直线与圆相交 B.若在圆内,则直线与圆相离
C.若在圆外,则直线与圆相交 D.若在直线上,则直线与圆相离
11.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平面
C.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D.点与平面的距离为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圆的圆心在直线上,过点且与直线相切,则圆的方程是 .
13.如图所示,,分别是四面体的边,的中点,是靠近的三等分点,且,则 .
14.已知圆和圆,M,N分别是圆C,D上的动点,为直线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验算步骤。
15.已知圆C的圆心在x轴上,且经过点,.
(1)求圆C的标准方程;
(2)过点的直线l与圆C相交于M,N两点,且,求直线l的方程.
16.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点为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
17.如图,在长方体中,,,为棱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8.已知圆经过点,且与圆相切于点.
(1)求圆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交圆于M,N两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19.已知圆外一点,过点作圆的切线,,其中是切点.
(1)求,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的值;
(3)求直线的方程.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3页,共4页
《2025-2026学年度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1.1-2.5直线与圆的方程滚动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A C A A AB BC
题号 11
答案 ABD
1.D
【分析】先求得圆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圆心坐标,进而即可得到该圆的方程.
【详解】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3
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则 ,解之得
则圆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则该圆的方程为,
故选:D.
2.C
【分析】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设点的坐标为,则,
即,即.
经检验知.只有选项C满足.
故选:C
3.D
【分析】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比较大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圆的圆心,半径.
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故选:D.
4.A
【解析】先由圆的方程,得两圆的圆心坐标与半径,求出圆心距,确定两圆内切,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
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
所以圆心距为:,
又两圆相切,所以只能内切,
因此,所以.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两圆内切求半径的问题,熟记圆与圆位置关系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5.A
【分析】应用点线距离、弦长的几何求法求,确定面积最大点P的位置,即可求面积最大值.
【详解】由圆心为,半径为,则圆心到直线距离,
所以,
要使面积最大,只需圆上一动点P到直线距离最远,为,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是.
故选:A
6.C
【分析】根据直线方程可得,根据圆的方程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进而可得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取值范围和面积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直线可知,则,
由圆可知圆心为,半径,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设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即,
所以面积.
故选:C.
7.A
【分析】曲线表示在轴及轴右侧的部分(半圆),直线l:恒过点,求出直线与圆相切时的值,结合图象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曲线,则,
所以曲线表示在轴及轴右侧的部分(半圆),
直线l:恒过点,
若直线l:与相切,
则,解得,或(舍),
因为直线l:与曲线有两个交点,由图可知.
故选:A.
8.A
【分析】利用米勒问题的结论,将问题转化为点为过,两点且和轴相切的圆与轴的切点,求出切点的横坐标即可.
【详解】由题意知,点为过,两点且和轴相切的圆与轴的切点,
已知,则线段的中点坐标为,直线斜率为,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即.
所以以线段为弦的圆的圆心在直线上,
所以可设圆心坐标为,
又因为圆与轴相切,所以圆的半径,又因为,
所以,解得或,
即切点分别为和,两圆半径分别为.
由于圆上以线段(定长)为弦所对的圆周角会随着半径增大而圆周角角度减小,
且过点的圆的半径比过的圆的半径大,
所以,故点为所求,
所以当取最大值时,点的横坐标是.
故选:A.

9.AB
【分析】直接令即可得判断A;计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可判断B;得出斜率即可得倾斜角判断C;分为直线过原点和不过原点两种情形可判断D.
【详解】直线,令,得,即恒过定点,A正确;
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则圆上有且仅有3个点到直线的距离都等于1,故B正确;
直线的斜率为,其倾斜角为,故C错误;
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当直线过原点时,依题意可设为,即,
,解得,即切线为,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依题意可设为,即,
,解得(舍去)或,即,
即在x轴、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有三条,故D错误;
故选:AB.
10.BC
【分析】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得a,b的关系,即可确定直线与圆的关系来判断A,B,C选项;根据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得a,b的关系,即可确定直线与圆的关系来判断D选项.
【详解】由圆,得圆心,半径.
对于A,若在圆上,则,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直线与圆相切,故A错误.
对于B,若在圆内,则,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直线与圆相离,故B正确.
对于C,若在圆外,则,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直线与圆相交,故C正确.
对于D,若在直线上,则,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直线与圆相切,故D错误.
故选:BC.
11.ABD
【分析】A选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出,得到;B选项,证明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从而得到线面平行;C选项,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由线面角的求解公式进行求解;D选项,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由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A选项,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故,
故,所以,
故,A正确;
B选项,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故,
又平面,平面,故平面,B正确;
C选项,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又,故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大小为,
则,
故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不为,C错误;
D选项,,
则,,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
令,则,故,
故点与平面的距离为,D正确.
故选:ABD
12.
【分析】根据题意,设圆的圆心为,则有,解可得a的值,即可得圆心的坐标及半径的值,从而可得圆的标准方程.
【详解】根据题意,圆的圆心在直线上,设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又由圆过点且与直线相切,
则有,
解得,故圆心的坐标为,
则,
则圆的方程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标准方程的计算,关键是求出圆的圆心,属于基础题.
13.
【分析】用向量,,表示,就能找到,,的值,进而算出答案.
【详解】解:因为,分别是四面体的边,的中点,是靠近的三等分点,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表示,考查空间向量加法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基础题.
14.
【分析】先得到,设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求出的最小值,进而得到的最小值.
【详解】的圆心为,半径为1.
,圆心为,半径为2.
因为,所以两圆相离,如图所示.
则,
当且仅当三点共线,三点共线且在之间,在之间时,等号成立.
设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连接,与直线交于点,此时,
故即为的最小值,
故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5.(1);(2)或.
【解析】(1)根据题意,设的中点为,求出的坐标,求出直线的斜率,得到直线的方程,设圆的标准方程为,由圆心的位置分析可得的值,进而计算可得的值,故可得圆的方程;
(2)设为的中点,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两种情况讨论,由弦心距列方程即可得答案.
【详解】(1)设的中点为D,则,
由圆的性质得,所以,得,
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设圆C的标准方程为,其中,半径为r(),
由圆的性质,圆心在直线上,化简得,
所以圆心,,所以圆C的标准方程为.
(2)由(1)设F为中点,则,得,
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l的方程,此时,符合题意;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l的方程,即,
由题意,解得;故直线l的方程为,
即;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或.
16.(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连接AC,BD,交于点E,由题意可证得AB⊥平面PAD,得ME⊥AB,利用勾股定理证得PD⊥PA,又ME∥PD,得ME⊥PA,从而ME⊥平面PAB,即可证得结论;
(2)由题意OD,OE,OP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夹角公式求解可得结果.
【详解】(1)连接AC,BD,交于点E,连接ME,
∵矩形ABCD,点E是BD的中点,又点M是PB的中点,∴ME∥PD,
∵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AB⊥AD,AB 平面ABCD,
∴AB⊥平面PAD,∴PD⊥AB且ME∥PD,∴ME⊥AB,
又在△PAB内,PA=PD=2,AD=,∴,
∴PD⊥PA,又ME∥PD,∴ME⊥PA,
∵ME⊥PA,ME⊥AB,PA∩AB=A,PA,AB 平面PAB,
∴ME⊥平面PAB,又ME 平面AMC,
∴平面MAC⊥平面PAB;
(2)取AD中点O,连接OE,
∵△PAD是等腰三角形,∴OP⊥AD,
∵平面ADP⊥平面ABCD,平面ADP∩平面ABCD=AD,OP 面ADP,
∴OP⊥平面ABCD,又AD,OE平面ABCD,∴OP⊥AD,OP⊥OE,
又矩形ABCD中,点O、E分别为AD,BD的中点,故OE⊥AD,
∴OD,OE,OP两两垂直,
∴以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所以,,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是,,
那么,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是.
17.(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证明,,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即可证明;
(2)由(1)得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因为,,
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2)由(1)得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则,
故,
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8.(1)
(2)或
【分析】(1)求得圆的圆心和半径,从而求得圆的方程.
(2)根据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进行分类讨论,由弦长来求得直线的方程.
【详解】(1)圆的圆心为,半径,
直线的方程是,所以圆的圆心可设为,
则,则,
半径,
所以圆的方程为.
(2)由,令,解得,
,所以直线符合题意.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于,所以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解得,
直线的方程为.
综上所述,直线的方程为或.
19.(1),;(2);(3).
【分析】(1)求出圆心和半径,这样可以判断切线斜率一定存在,设出切线的点斜式方程,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得到方程,解方程求出斜率,写出切线方程;
(2)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以求出的长度,再利用切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的值;
(3)切线方程与圆方程联立,求出切线与圆的交点坐标,利用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
【详解】(1)由圆心,点及半径知,切线斜率一定存在.设切线方程为,即.
∵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即,解得或.故切线方程为或,即所在的直线方程分别为,.
(2)∵,∴.
(3)由解得
∴.
由解得
∴.
故直线的方程为,即.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方程、圆的切线长,以及圆切点直线方程,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抓住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4页,共14页
答案第1页,共1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