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温故而知新:15、16世纪16-18世纪世界市场18世纪中后-19世纪中期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
(雏形出现) 殖民扩张
(进一步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基本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
(基本形成) 第 8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背景
(1)经济
工业革命推动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政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科技
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 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实践应用:①发电机:1866年德国西门子
②电动机、输变电技术
③生活电器: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发明汽车、飞机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钢材取代木材和铁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提取信息)电力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钢铁等传统工业进步实践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通讯技术的新发明 D.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工业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电 C.水力 D.煤炭
3、读图判断,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影响,提取信息,与工业革命比较)
1、生产力
(1)诞生电力、石油、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推动传统工业(纺织、钢铁及造船)的进步。
(2)生产结构: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2、生产关系
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关于垄断组织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根本);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
(2)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3)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部门: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4)垄断程度较高的国家:美国、德国
(5)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6)作用:调整生产关系,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求。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1、探究: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
(1)根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①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2)途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根本途径:殖民扩张
列强瓜分世界,亚、非、拉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资本主义世界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世界市场、殖民体系)
(1)政治:
资本主义列强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瓜分世界)
(2)经济:
①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艰难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
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传统工业;重化工业)
2、生活:
改变了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怎样改变?)
3、世界:
欧美列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特征:统治世界,资本输出) 前提资本技术市场电力内燃机化学钢铁垄断
组织
形成条件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成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课堂小结: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拓展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e-Business ?? ??_Fulfill Demand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单元小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历史影响
1、极大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发展;
2、改变了世界面貌,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1)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猛烈冲击落后地区的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3)使亚非拉地区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探究: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思考题两次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
1、政治:欧美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近代工业产生;
3、文化:“向西方学习”思潮。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政治: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文化:启蒙思想(民主自由)、救亡图存。 思考: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在哪些国家进行?它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18世纪中到19世纪中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2、轻纺工业为主2、重化工业为主1、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1、科学与技术结合3、以英国为主3、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工厂垄断组织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 、机器制造业 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围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也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辛……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6%。??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产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而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的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将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1)提取上述三段材料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
(2)借鉴英国的经验教训,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立法保护圈地运动、保障公民人身自由,促进工业革命;
②近代实验科学推动技术发明③加速了城市化,引起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或引起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⑤环境恶化④工人处境恶劣,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答案要点:
?(1)
①立法保护圈地运动、保障公民人身自由,促进工业革命;
②近代实验科学推动技术发明;
③加速了城市化,引起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或引起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工人处境恶劣,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⑤环境恶化
(2)
①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②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③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④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 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实践应用:学习延伸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请你结合图文,发表自己的感想。
?
解题关键: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思路引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应如何解决。
?
答案提示:19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尚”的形成与人们对这种变化的欣赏心态相关。人们陶醉于城市化的发展、陶醉于机器大生产带来的高速度,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是与环境的恶化同时发生的。今天我们从历史的发展得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电气时代的到来20世纪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的主要动力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发电厂输变电技术电器产品爱迪生和他改进的留声机。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电气时代的到来电影放映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煤气内燃机柴油内燃机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从石油和煤中,能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药品、炸药.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钢铁时代的杰作、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
【开工时间】:1887年1月28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31日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324·79米
【建筑总重量】:约为10100吨
【建筑层数】:4层
【结构形式】:钢架镂空结构 钢铁工业的进步卡特尔:
销售协定辛迪加:
共同销售和采购原料协定托拉斯:
生产、商业和法律上完全组成一体垄断组织的形式:他们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被垄断组织控制的美国参议院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B.资本和生产日益集中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D.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实践应用: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全球化
B.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实践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思考: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1、条件:
(1)市场的需求 (2)原料的需求
(3)交通运输的条件 (4)经济和军事条件
2、过程:
(1)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以资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和殖民体系。亚洲大部分几乎整个非洲整个拉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结合史料,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体系最终确立,这时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掠夺方面较前一阶段有何变化?为什么?重点疑难问题解析:阅读史料:《马关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
主要内容有: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表现: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侵略形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商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