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 课件 第23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 课件 第23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9 20: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 第23课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影响最大的三个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什么是区域经济集团?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的结果。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兴起,使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向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转变。
  ③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产物。随着国际趋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各个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地位,都不失时机地推进地区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各国经济依赖加深
④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跟踪训练一、欧洲联盟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思想渊源)
②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历史因素)
③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特别是面对美苏两极格局,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现实因素)
④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可能因素)
⑤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欧洲联合的进程从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
①同美国争夺非洲殖民地 ②稳定和发展西欧 ③同苏联抗衡 ④摆脱美国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跟踪训练2、欧洲联盟的成立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67成立欧洲联盟1993成立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正式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也被称为《巴黎条约》),从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欧盟之父”让·莫内二战后法国外长舒曼历史纵横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同时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1957年《罗马条约》签字仪式 《罗马条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65年4月8日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欧共体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 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推动了欧盟成立的步伐。历史纵横 《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2月7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举行。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
(当时参加签约的成员国共12个)
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欧盟总部欧盟盟歌 欧盟铭言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欧盟旗帜欧盟会徽欧共体:
6国 12国欧盟:
12国 15国 25国27国1999年欧洲联盟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欧元之父” 蒙代尔欧元诞生的意义:
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仔细观察欧元纸币的正面,都有窗户和走廊的图案。这一现象表明
A.欧盟向所有国家开放
B.欧盟成员间开放,团结与协作
C.欧盟政治一体化实现
D.欧盟重视宣传历史上著名建筑
欧元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反面部分的图案是什么?各有何含义?
纸币正面主要图案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
反面主要图案是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各种门、窗、桥梁等图案分别体现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表明欧洲历史文化的悠久。       对比欧共体,概括欧盟的新发展 规模:
6国—9国—10国—12国—15国—25国—27国经济一体化程度:
部门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货币一体化职能:
经济共同体——经济政治共同体从欧共体到欧盟,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1.性质上: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
经济和政治双重性的组织。
2.内容上: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联盟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
势的重要表现。它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跟踪训练3、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想一想
①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欧共体)
②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EU)
③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欧元)
④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
⑤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⑥开创了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      4、欧盟的积极作用与影响1. 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整体发展,方便了欧洲各国人民生活,符合欧洲和欧洲各国的利益2. 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趋势3.形成人们的欧洲一体化意识,减少战争威胁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改变为“我是欧洲人”。从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4.开创了由对抗走向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区域
和平发展的典范1、背景(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美国需要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②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2、建立过程:199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3、成员国: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 4、目标: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
资本自由流通。 5、特点(与欧盟相比):
①只是贸易伙伴关系;(欧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
②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新模式)。(欧共体主要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
③南北合作 ④大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是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订协定建立的 ②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 ③是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 ④成员国之间在经济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跟踪训练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6、影响:形成经济上的互补,促进了三国经济贸易发展加拿大 墨西哥的经济受到一定影响其它美洲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经济联合的必要性.积极:消极:对其它国家: 200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十周年的日子,有人说该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 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方法指导:

一分为二,从实际出发1、有利的一面:
(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
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2)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
部环境和条件。
(3)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
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4)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
争的机会,拉动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
迅速发展。
2、不利的一面:
 (1)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2)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3)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启示:①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②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③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如何避害趋利。 2003年,墨西哥取消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多种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不久,5万多农民因抵挡不住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在首都举行示威游行。这一现象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应该
①建立贸易壁垒 ②增中科技投入
③扶持弱势产业 ④提高产品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酝酿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 , FTAA)的设想是在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的,目的是于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GDP总值达14万亿美元、拥有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FTAA成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欧盟(European Union,EU)形成对峙之势。酝酿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2001年,美洲33个国家的首脑签署了协议,以2005年为最后期限,正式创建美洲自由贸易区。 2003年,谈判陷入僵局。 2005年11月,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未能就是否重启美洲自由贸易谈判问题达成协议。三、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亚太地区指的是什么地方?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1)原因:
①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②七八十年代亚太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
③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逐渐东移,经济区域联系加强。
(2)成立:
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3)性质:
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官方论坛。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
①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②成员国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互补性很强;
③松散性:是一个松散的、论坛式的协调机构。
④形成了协商一致、自主自愿、渐进性、开放性的
APEC合作方式。
亚太经合组织是
A.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纪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D.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跟踪训练2、通过的重要文件1991 《汉城宣言》 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原则1994《茂物宣言》提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相互共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
3、中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作出了哪些贡献?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在上海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历史纵横亚太经合组织几次影响较大的会议 1993年11月20日,第一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布莱克岛举行。 2001年10月21日,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反恐声明》等一系列文件,因此APEC上海峰会是一次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会议。 2007年9月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07年广州模拟题)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跟踪训练(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
(2)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大意义①三大作用:促进了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及经济技术的合作;
②提高了亚太地区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地位;
③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影响。4、影响:5、存在困难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993年1994年1989年欧洲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政军经济经济有(欧洲议会)无无统一的货币欧元以美国为主导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三大主要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有益和不利的影响?(评价)利:1.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
2.有利于集团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3.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弊:1.区域集团均具有排他性,在一定程度上 又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 区域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