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河流与湖泊》之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人
教
版
八上
黄
河
小
贾
老
师
原
创
课
件
,
侵
权
必
究
!
18435121995
视频导入:黄河——我们叫她,母亲。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河流概况。
综合思维:从河流和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明黄河的贡献、忧患及治理方法。
人地协调观:树立河流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
目录:
01/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02/本课小结
03/随堂检测
PART 01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 the Yellow River
一、河流概况
读表,分析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还是第二大河?
黑龙江
黄河
淮河
珠江
长江
长度(千米)
径流量(亿立方米)
3420
5500
1000
6300
2197
3408
660
453
9500
3360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00千米。
一、河流概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什么?
源头:
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渤海
图2.29 黄河流域水系
黄河干流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一、河流概况
读图,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图2.29 黄河流域水系
青海省
四川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山
西
省
陕
西
省
河南省
山东省
黄河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一、河流概况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图2.29 黄河流域水系
上 游
内蒙古河口
河南桃花峪
中
游
下游
渤海
巴颜喀拉山
一、河流概况
读图:找出黄河主要支流。
图2.29 黄河流域水系
上 游
湟水
洮河
中
游
汾河
渭河
下游
下游无支流
黄河第一大支流
一、河流概况
读图:找出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一、河流概况
结合所学,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并填表。
黄河 水文特征
流量
含沙量
汛期
结冰期
较小,历史上发生过断流
含沙量大
汛期短
有结冰期
一、河流概况
读图:找出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利枢纽,它们位于黄河的哪一段?
小浪底
三门峡
图2.29 黄河流域水系
中游。
想一想:黄河的水电站为什么没有长江多?
黄河径流量小;
黄河含沙量高。
小浪底排沙出库
二、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想一想:为什么黄河水少沙多?
图2.12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①水少: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年降水量较小,年径流量不到长江的7%。
渭
河
泾河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哪儿?
上 游
中
游
下游
上游:水质清澈;阶梯交界处多峡谷;平原处水流平缓。
黄河源头
龙羊峡
宁夏平原
上 游
中
游
下游
土质疏松
汛期多暴雨
泥沙汇入黄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
乱砍滥伐
②中游沙多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上 游
中
游
下游
河
床
面
地 面
水面
形成“地上河”。
下游进入地势平缓
的华北平原。
流速减小,泥沙淤积。
人们为防洪水,
堤坝不断修高。
随着泥沙淤积,
河床不断抬高
开封铁塔
>7米
55米
黄河大堤
黄河大堤
高水位
低水位
地上河的河道不稳定,遭遇大洪水,容易决堤、改道。
治理原则 解决措施
水少
沙多
上中游地区修建水库,调蓄水量。
全流域要合理用水,限制高耗水行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中游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利用水利枢纽调水调沙。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提高防洪抗洪能力。
量水而行、节水优先
调沙防洪
小
贾
老
师
原
创
课
件
,
侵
权
必
究
!
18435121995
视频:黄河凌汛······
二、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通过凌汛的定义分析凌汛发生条件,黄河的凌汛一般发生在哪里?什么季节出现呢?
发生条件:
发生河段:
发生时间:
河流有结冰期
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
初冬和初春季节
万家寨水利工程
水能资源
黄河的贡献
小浪底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灌溉水源
黄河的贡献
宁夏平原 自流灌溉
引黄济青工程
宁夏平原
塑造平原
黄河的贡献
河套平原——“天下黄河,唯富一套。”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旅游资源
黄河的贡献
碛口古镇
壶口瀑布
青铜峡
共同抓好大保护,
协同推进大治理。
活动:认识黄河沿途含沙量的变化
1. 概括黄河上、中、下游含沙量的差异。
图2.33 黄河不同河段的含沙量
上中下游含沙量差异大。上游含沙量很小,中游和下游含沙量大。
活动:认识黄河沿途含沙量的变化
2. 分析黄河上、中、下游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图2.33 黄河不同河段的含沙量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流进河流。
小
贾
老
师
原
创
课
件
,
侵
权
必
究
!
18435121995
视频:为了治沙,他们在黄河悬崖边种树19年······
黄河水少沙多的原因
河流与湖泊3
河流概况
黄河的贡献
源头、注入海、支流
本课小结
忧患与治理
上游—河口—中游—桃花峪—下游
治理黄河
水能资源
塑造平原
灌溉水源
水文特征
旅游资源
凌汛
随堂检测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 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 D.昆仑山和渤海
2.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3.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1/7,主要原因是( )
A.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B.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
C.黄河下游用水量大,经常断流 D.珠江流域位于季风区
随堂检测
4.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图乙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
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
随堂检测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中下游疏通河道
6.读图,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乙、丁河段
【人教版】初二地理 上册 ◎
谢谢观看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课题名 2.3.3河流与湖泊——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河流概况。 综合思维:从河流和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明黄河的贡献、忧患及治理方法。 人地协调观:树立河流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掌握黄河的河流概况、贡献、忧患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说明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黄河——我们叫她,母亲。》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河流概况 教师:读表,分析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还是第二大河? 学生:从图表中得出: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00千米。 教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什么? 学生:看图得出:源头: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海:渤海。 教师补充:黄河干流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设计意图】通过比喻形象记忆黄河干流形状。 教师:读图,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学生看图得出:黄河共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等9个省级行政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教师: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学生:看图得出:上游、中游分界点:河口;中游、下游分界点:桃花峪。 教师:读图:找出黄河主要支流。 学生:在图上标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教师: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学生:结合所学地形知识回答: 教师补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教师:结合所学,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并填表。 学生:填表。 教师:读图:找出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利枢纽,它们位于黄河的哪一段? 学生:看图标记并回答:中游。 教师:想一想:黄河的水电站为什么没有长江多? 学生:思考后回答:黄河径流量小;黄河含沙量高。 【设计意图】衔接下一知识点:黄河水少沙多。 2、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黄河水少沙多? 学生:结合干湿地区图分析得出:①水少:黄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年降水量较小,年径流量不到长江的7%。 教师追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哪儿? 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分别分析黄河的上中下游特征。 上游:水质清澈;阶梯交界处多峡谷;平原处水流平缓。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汛期多暴雨,再加上人们乱砍滥伐,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进入河流,黄河在中游含沙量剧增。 下游:黄河下游流经地势平缓的华北 平原,河水流速减小,泥沙淤积,人们为 防洪水,在两岸修筑堤坝,泥沙在河 堤内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地上河的河道不稳定,遭遇大洪水,容易决堤、改道。 师生共同总结:治理黄河的措施。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难点,师生共同合作,逐步分析,提升学生对河流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师:播放视频《黄河凌汛》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教师;介绍凌汛的概念并提问:通过凌汛的定义分析凌汛发生条件,黄河的凌汛一般发生在哪里?什么季节出现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发生条件:河流有结冰期;发生河段: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黄河有2段);发生时间:初冬和初春季节。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丰富学生见解。 黄河的贡献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黄河的贡献。 学生:看图总结:水能资源、塑造平原、灌溉水源、旅游资源。 教师强调,对于黄河,我们的原则是: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黄河——母亲河的爱护。 小组活动:认识黄河沿途含沙量的变化 1. 概括黄河上、中、下游含沙量的差异。 上中下游含沙量差异大。上游含沙量很小,中游和下游含沙量大。 2. 分析黄河上、中、下游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流进河流。 教师:播放视频《为了治沙,他们在黄河悬崖边种树19年》。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保卫黄河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完成《限时练》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