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全等图形 同步练习(含答案)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全等图形 同步练习(含答案)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16: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2全等图形
一、单选题
1.如图,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2.下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
3.下列各组图形中全等图形的是(  )
A. B.
C. D.
4.下列图形与如图所示的图形全等的是(  )
A. B.
C. D.
5.如图,在△ABC和△CDE中,若∠ACB=∠CED=90°,AB=CD,CE=AC,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D B.AC∥DE C.CB=CD D.AB⊥CD
6.已知如图,在中,,,直角的顶点是边的中点,两边,分别交,于点,,当在内绕顶点旋转(点不与,重合)时,给出以下5个结论:①;②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④;⑤.上述结论始终正确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下列语句: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④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是角的对称轴.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图,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且,,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9.如图,点B、D、E、C在同一直线上,△ABD≌△ACE,∠AEC=100°,则∠DAE=(  )
A.10° B.20° C.30° D.80°
10.如图,中,,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过作交的延长线于点,交于点,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四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11.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PF=PA;③AH+BD=AB;④S四边形ABDE=S△ABP,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12.如图,在△ABC中,∠ABC=90°,AB=BC,AE是中线,过点B作BF⊥AE于点F,过点C作CD⊥BC交BF的延长线于点D.下列结论:①BE=CE;②AE=BD;③∠BAE=∠CBD;④∠EAC=∠BAE;⑤BC=2CD.正确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
13.如图,已知△ABC≌△DEF,则DE=   .
14.如图,已知,,,点、、、共线.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和   .(请填写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②;③;④
15.如图,,垂足为点,米,米,射线,垂足为点,动点从点出发以2米/秒沿射线运动,点为射线上一动点,随着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经过   秒时(不包括0秒),由点组成的三角形与全等.
16.如图,△ABE 和△ACF分别是以△ABC的AB、AC为边的等边三角形,CE、BF相交于O,则∠EOB=
   °.
17.如图,已知等腰直角△ABC中,∠BAC=90°,AD⊥BC于点D,AB=5,点E是边AB上的动点(不与A,B点重合),连接DE,过点D作DF⊥DE交AC于点F,连接EF,点H在线段AD上,且DH=AD,连接EH,HF,记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EHF的面积记为S2,则S1=   ,S2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8. 如图,△OCA≌△OBD,点C和点B, 点A和点D是对应顶点. 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19.如图,△ACF≌△ADE,AD=12,AE=5,求DF的长.
20.如图,已知求的度数。
21.已知,在中,,三点都在直线上,且,.
(1)如图①,若,则与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2)如图②,直接写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______;
(3)如图③,若改变题干中的条件,只保持,,,点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向点运动,同时,点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向点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是否存在,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的值和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如图,在中,,,,点在直线上.点从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的路径向终点运动;点从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的路径向终点运动.点和分别以1单位/秒和2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若有一点先到达终点时,该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要继续运动,直到两点都到达相应的终点时整个运动才能停止.在某时刻,分别过和作于点,于点,则点的运动时间等于多少秒时,与全等.
23.如图1,,,以A点为顶点、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
(1)求点的坐标;
(2)如图2,为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向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若以为直角顶点,为腰作等腰,且点在第四象限,过作轴于点,求的值;
(3)如图3,已知点坐标为,点在轴的正半轴上沿负方向运动时,作始终保持,与轴负半轴交于点,与轴正半轴交于点,当点在轴的负半轴上沿负方向运动时,以下两个结论;①为定值;②为定值.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24.(动点、全等)如图,在中,,高、相交于点O,,且.
(1)求线段的长;
(2)动点P从点O出发,沿线段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沿射线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A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的面积为S,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S,并直接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点F是直线上的一点且.是否存在t值,使以点B、O、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C
6.A
7.B
8.C
9.B
10.B
11.C
12.C
13.4
14.①;②;③
15.秒或秒或
16.60
17.;
18.解:OC=OB,OA=OD,AC=DB,
∠A=∠D,∠C=∠B,∠AOC=∠DOB.
19.解:∵ △ACF≌△ADE,
∴AF=AE=5,
∴DF=AD-AF=12-5=7.
20.解:∵△OAD≌△OBC,
∴∠OAD=∠OBC,
∵∠O=70°,∠C=26°,
∴∠OBC=180°-70°-26°=84°,
∴∠OAD=84°
21.(1)
(2)
(3)存在,或.
22.或或秒
23.(1);
(2);
(3)为定值.
24.(1)5
(2)
(3)存在,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