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同步练习(含答案)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同步练习(含答案)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16: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单选题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2.如图,直线和相交于点,,若由“”判定,那么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A. B. C. D.
3.如图,,,则此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4.已知:如图,,平分,判定的依据是(  )
A. B. C. D.
5.小明在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时,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作法:(1)如图,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 (2)画一条射线,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3)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
根据以上的作法,能得到,你认为全等的理由是(  )
A.SAS B.AAS C.SSS D.ASA
6.如图,点,在上,,,下列5个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①;②;③;④;⑤,能够使得的条件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已知,图中的面积为24,将沿的方向平移到的位置,使和C重合,连接,交于D,则的面积为(  )
A.4 B.6 C.8 D.12
8.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若,则
D.若,则
9.如图,和相交于点E,,请添加一个条件(只添加一个即可),使,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在中,,,的平分线分别交、于点D、E,、相交于点F,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④点F到三边的距离相等;⑤.其中错误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36°.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
①∠AMB=36°,②AC=BD,③OM平分∠AOD,④MO平分∠AMD.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个.
A.4 B.3 C.2 D.1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CB、DC延长线上的点,连接EF。已知,,则的周长为(  )
A.3.9 B.4.6 C.4.9 D.5.1
二、填空题
13.如图,已知AE平分∠BAC,点D是AE上一点,连接BD,C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D≌△ACD.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14.如图,钢架桥的设计中采用了三角形的结构,其数学道理是   .
15.如图,已知平分,添加一个条件后能够运用“”的方法判定,则这个条件是   
16.如图,在中,,,垂足分别是D、E,、交于点H,要使得,可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
17.如图,在中,,平分,P为线段上一动点,Q为边上一动点,当的值最小时,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8.你还记得怎样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吗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小明回顾了作图的过程,并进行了如下思考。
由尺规作图可知,OC=O'C',OD=O'D',CD=C'D', 所以△OCD≌△O'C'D'。 所以∠DOC=∠D'O'C'。
请说明小明每一步的理由。
19.如图,已知,和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0.举出两个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例子。
21.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CF,AB=DE,BC=EF.
(1)求证:△ABC≌△DEF;
(2)若∠A=65°,∠B=82°,求∠F的度数.
22.如图,,E是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2)若,,,求四边形的面积。
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C ⊥OD,OC =OD ,DC 的延长线交 y 轴正半轴上点 B ,过点C 作CA ⊥ BD 交 x 轴负半轴于点A .
(1)如图1,求证:OA=OB
(2)如图1,连AD,作OM ∥AC交AD于点M,求证: BC = 2OM
(3)如图2,点E为OC 的延长线上一点,连DE,过点D作DF⊥DE且DF =DE ,连CF 交 DO 的延长线于点G 若OG =4,求CE 的长.
24.如图,中,,,点,分别是,上的两点,连接,,相交于点,且.
(1)试说明:≌.
(2)改变点,的位置,其它条件不变,与所成的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C
6.B
7.D
8.D
9.A
10.B
11.B
12.D
13.AB=AC或∠B=∠C或∠BDA=∠CDA或∠BDE=∠CDE(四者选一即可)
1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5.
16.(答案不唯一)
17.
18.解:由尺规作图可知,OC=O'C',OD=O'D',CD=C'D'(由作图得)
∴△OCD≌△O'C'D'(SSS)
∴∠DOC=∠D'O'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9.解:,理由如下:
∵,
∴,即,
又∵,
∴,
∴.
20.解:1.自行车的车架;
2.屋顶的支撑梁常采用三角形桁架.
21.(1)证明:∵AC=AD+DC,DF=DC+CF,且AD=CF,
∴AC=D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2)解:由(1)可知,△ABC≌△DEF,
∴∠F=∠ACB,
∵∠A=65°,∠B=82°,
∴∠ACB=180°﹣(∠A+∠B)=180°﹣(65°+82°)=33°,
∴∠F=∠ACB=33°.
22.(1)证明:,
,,
是的中点,,
在和中,

(2)解:,


23.(1)证明:∵OC⊥OD,CA⊥BD,
∴∠COD=∠BCA=∠AOB=90°,
∴∠BOC+∠COE=90°, ∠DOE+∠COE=90°,
∴∠BOC=∠DOE,
∴∠AOC=∠BOD,
同理可证∠OBD=∠OAC,
在△AOC和△BOD中,
∵,
∴△AOC≌△BOD(AAS),
∴OA=OB;
(2)证明:如图1,过点A作AN∥OD,交OM延长线于点N,
则∠OAN+∠AOD=180°,
∵∠AOB=∠COD=90°,
∴∠AOD+∠BOC=180°,
∴∠OAN=∠BOC,
又∵OM∥AC,
∴∠AON=∠CAO,
由(1)知∠CAO=∠OBC,
∴∠AON=∠OBC,
又∵OA=OB,
∴△BOC≌△OAN(ASA),
∴BC=ON,AN=OC=OD,
∵AN∥OD,
∴∠MAN=∠MDO,∠MNA=∠MOD,
∴△AMN≌△DMO(ASA),
∴OM=MN=ON,即ON=2OM,
∴BC=2OM;
(3)解:如图2,过点F作FT⊥DG,交DG延长线于点T,
则∠FTD=∠DOE=90°,
∴∠ODE+∠OED=90°,
又∵DE⊥DF,
∴∠ODE+∠FDT=90°,
∴∠OED=∠TDF,
∵DE=DF,
∴△FTD≌△DOE(AAS),
∴FT=OD,DT=OE,
∵OD=OC,
∴FT=OC,
∵∠FTG=∠COG=90°,∠FGT=∠CGO,
∴△FTG≌△COG(AAS),
∴OT=2OG=8,
∵OE=DT,OC=OD,
∴CE=OT=8.
24.(1)证明:,

在和中,

≌;
(2)解:与所成的的大小无变化,理由如下:
,,

由得:≌,



是定值,
与所成的的大小无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