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三) 阿基米德原理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三) 阿基米德原理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8 18:1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三) 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点一 探究浮力的大小
1.小强利用弹簧测力计、铁块、烧杯、小桶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第1题图
(1)上述探究步骤中,最合理的操作顺序
是 丁乙丙甲 (填代号)。
(2)铁块浸没于水中后受到的浮力F浮为 1.4 N。测出铁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可发现:F浮 = (选填“>”“=”或“<”)G排,由此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3)按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下列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 A (填字母)。
A.烧杯内未盛满水
B.小桶内原来有少量水
C.铁块未浸没在水中
知识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2.水中的鱼吐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关于气泡所受压强与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C.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D.压强变小,浮力不变
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 N,把它放在盛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重为3 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D )
A.一定是3 N
B.一定是5 N
C.可能是2 N
D.可能是4 N
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小球,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C )
 
第4题图
A.A球 B.B球
C.C球 D.无法确定
5.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探究下列物理规律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C )
A.阿基米德原理
B.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牛顿第一定律
D.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小明同学将一块重5 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铁块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 N,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 1 N;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铁块所受浮力为 2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 3 N。
7.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第7题图
(1)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丁甲乙丙 。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4 N。
(2)根据实验中获得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体积是 140 cm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g取10 N/kg)
(3)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乙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其他步骤正确,则 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2)相同的结论。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A (填字母)。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创新运用】
8.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一底面积为4 cm2的圆柱体浸入水中,改变其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图甲中,圆柱体有体积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 N;图乙中,圆柱体有体积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 N。g取10 N/kg,求:
(1)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图乙中,圆柱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第8题图
解:(1)由题意可知,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即是排开水体积变化量所对应的浮力,设圆柱体体积为V,则根据F浮=ρgV排有
1.1 N-0.9 N=1.0×103kg/m3×10 N/kg×,
解得V=4×10-5m3,
则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gV=1.0×103kg/m3×10 N/kg×4×10-5 m3=0.4 N。
(2)如题图乙所示,圆柱体有体积浸入水中时,圆柱体底部距离水面的高度
h===0.075 m,
则此时圆柱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 N/kg×0.075 m=0.75×103 Pa。
4/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