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20 17:13:18

文档简介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纯铁是银白色固体 B.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铜容易传热、导电 D.钨有很高的熔点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发出蓝色火焰 B.发出耀眼白光
C.发出黄色火焰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不能与氧气反应
B.各种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D.各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4.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Fe+CuCl2=FeCl3+Cu B.Fe+2HCl=FeCl2+H2↑
C.Cu+ZnSO4=Zn+CuSO4 D.2Cu+O22CuO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都是浅绿色的
B.氧化铝和氧化铜都是黑色固体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D.硫酸铝溶液是无色溶液
6.为适应火车提速,我国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Fe2O3Al2O3+2Fe。有关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7.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二、填空题
1.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成氯化亚铁,起到补血作用,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 。
2.我国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铜”,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1)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2)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划线是因为 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铝 C.硅 D.铁
3.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A.制造炊具 B.制防锈油漆 C.制铝合金窗 D.炼铝厂制造铝
4.少量钠应保存在( )
A.密闭容器中 B.水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
5.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Na常温和加热时反应,产物一样
6.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
A.自来水 B.沙土 C.泡沫灭火器 D.四氯化碳灭火器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
9.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
A.浓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0.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 D.有强还原性
二、填空题
1.把少量的金属钠分别放入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碱金属能形成离子型氢化物。如氢化钠的化学式为NaH,其中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NaH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常用NaH在高温下将TiCl4还原成T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3.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 原因是_________②钠熔化 原因是 ③小球 游动逐渐减小,最后 ;原因是 ④发出 声音,原因是_____________⑤滴入酚酞后溶液 ,原因是 。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镁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2、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教学媒体
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探究
以社会案例为情景,加深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紧扣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分小组依据导学提纲和老师的演示实验生成问题,即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为什么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
(设计意图)以科学事例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预示着本课题的重点。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学生就实验中的现象以及生成的问题进行方程式的书写、讨论,小组交流共享得到影响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因素有哪些?此时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铁、镁、铜等与氧气的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学生讨论(老师可适当引导比较),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追问如果把金(Au)的化学活泼性与这两种金属比较,则金(Au)排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2、出示实验探究导学提纲,学生分组完成课本“实验探究”的实验,并交流讨论得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置换反应的定义。
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用点滴板先加入少量稀盐酸,再依次向四个区域中加入Cu、Fe、Zn、Mg四种金属,而课本中采用了试管来做这个对比实验。相比之下,用改进过的装置来做这个对比探究,更加节省药品、节省时间,更加便于操作。值得强调的是加入的顺序(Cu、Fe、Zn、Mg)很重要,这样实验现象有个递进的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清晰地比较出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突破重点。还能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整理、展示结论:(1)金属活动性:Mg>Zn>Fe>Cu;(2)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3、根据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方程式,启发学生总结置换反应的定义,同时出示四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刚刚写出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反应方程式,突出规律性,直观、生动的再现,便于学生观察、总结置换的定义,自己发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1、金属腐蚀的原因。
2、怎样防止金属腐蚀。
四、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和不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启发学生反思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课件26张PPT。金属的化学性质Mg + 2HCl == Mg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能得出金属的那些性质?提出问题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吗? 2、你知道它们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吗?想一想 镁、铝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
铁、铜在加热时可与氧气反应
金在加热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2、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有所不同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 金最不活泼金属活动性: 镁、铝 >铁、铜>金结论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的不同,说明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不同.镁和铝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为什么铝会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呢?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想一想抗腐蚀原因:4Al+3O2 ===2Al2O3资料:
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的一些化学家,都发现了有些金属和酸可以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酸反应吗? 2、它们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如何判断Mg Zn Fe Cu 的活动性23活动与探究:B 组: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铜丝。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活动与探究:A 组:在试管中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铜丝。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一些稀盐酸。放出气泡速度最快,
反应最剧烈。放出气泡速度较快,
反应较为剧烈。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反应较为缓和。无明显现象Mg + 2HCl == Mg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Fe + 2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Mg、Zn、Fe、

2、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结 论: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你能否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一般规律吗?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何现象? 铁钉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若时间足够
长,则溶液会从蓝色变为浅绿色。Fe + CuSO4 = Cu + FeSO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忆:活动性: Fe﹥Cu根据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我们已经知道,金属铝的活动性大于铜,我们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判断Al和Cu谁更活泼呢?三.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所有金属都可以和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 设计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的结论利用Al丝、Cu丝及CuSO4溶液、Al2(SO4)3溶液。判断Al、Cu的活动性活动与探究: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铝比铜活泼将铜丝浸入Al2(SO4)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铝比铜活泼Al、Cu、Ag的活动性,
谁强谁弱如何判断?思考 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浸入溶液中的铝丝
表面覆盖一层紫红
色物质,溶液由蓝
色逐渐变为无色。浸入溶液中的铜丝
表面覆盖一层银白
色物质,溶液由无
色逐渐变为蓝色。无明显现象2Al + 3CuSO4= Al2(SO4)3 + 3CuCu +2AgNO3 =Cu(NO3)2 + 2Ag根据刚才的实验填写表格活动性:Al﹥Cu活动性:Cu﹥Ag活动性:Cu < Al以上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l Cu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结论:2、可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结 论:1、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4、铁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化合物。1、金属的化学性质⑴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⑵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⑶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2、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⑴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小 结课件9张PPT。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 “酸菜鲜鱼汤”是某饭店的招牌菜,店老板反映盛汤的铝锅很不耐用,先是出现黑点,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 生活中的现象:2、生活中铝制品不能长期存放醋、酱油等酸性物品、不能存放盐、也不能存放碱性物品。你知道为什么吗?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主要应用:
1、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 反应的快慢。
2、判断金属与盐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3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思考: 1、哪些金属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3、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4、哪些金属与盐酸不反应?
5、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依据是什么?其中反应快慢的依据又是什么? 一、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
置换反应及反应快慢依据:
1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2 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硝酸。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剧烈)金属与盐的反应Al和CuSO4溶液Cu和AgNO3溶液 Cu和
Al2(SO4)3 溶液
思考:1、哪些金属与盐发生了反应?
2、反应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3、哪些金属与盐不反应?
4、判断金属与盐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依据是? 二、判断金属与盐能否发生置换反应依据:
1. 金属要排在盐中金属元素的前面 2. 盐必须是可溶性盐的水溶液。(K Ca Na 除外)。 三、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方法:
1、根据反应定顺序
2、设计反应定顺序 一、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规律
(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剧烈。)
(2)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硝酸。 二、金属跟盐的反应规律:
(1)金属要排在盐中金属元素的前面。
(K、 Ca、 Na除外)
(2)盐必须是可溶性盐的水溶液。
注: 铁单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盐。
努力学习!有用的规律课件11张PPT。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1/10。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动手实验并观察铁钉生锈,铁钉生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观察并比较四支试管中铁钉生锈的快慢情况。铁生锈的原因: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且在酸性或盐溶液的环境下锈蚀的速度更快。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红棕色物质,能让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4Fe + 3O2 + 2xH2O = 2[ Fe2O3.xH2O ] 以前家中的门窗都是铁制品,而在厨房里,经常使用煤球作为燃料。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厨房里的门窗锈蚀的情况要比其他地方更严重,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008年1月南方诸多城市发生雪灾,大雪封路,为了使积雪迅速的融化,人们往地上撒盐(降低其凝固点),但是在许多钢制的桥梁上没有用这种方法而是用人工铲雪的方法,为什么? 如何防止钢铁被锈蚀呢?防锈原理:
隔绝空气和防水,使铁没有生锈的条件。
防锈措施:
1、要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一层保护膜。这层保护膜阻止了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
3、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制成不锈钢。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①外部条件:②涂保护层:③内部改造:保持清洁、干燥刷漆、涂油、电镀、烧涂搪瓷、烤蓝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使其变成不锈钢或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