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综合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式中, 是 的二次函数的是( )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B.
C. D.
3.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最长边的比是( )
A.1:2 B.1:4 C.1:16 D.无法确定
4.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DE∥BC,若 = ,则 等于( )
A. B. C. D.
5.如图,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若AC=4,CE=6,BD=2,则DF=( )
A.1 B.2 C.3 D.4
6.下列函数表达式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B.y=x+2
C.y=x2+1 D.y=(x+3)2-x2
7.把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乎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9.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 .给出以下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是一个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圆形吊舱初始位置与水平横杆 、卡槽 相切.水平横杆 米, 米,吊舱半径为10米.放开挡板 后,吊舱沿着水平横杆 向点A方向匀速平移,平移速度是每秒1米.从放开挡板,直至吊舱触碰竖直放置的 为止( ),吊舱平移的时间为( )
A.30秒 B.40秒 C.50秒 D.60秒
二、填空题
11.若点P1(﹣1,m),P2(﹣2,n)在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则m n.(填“>”,“<”或“=”)
12.利润 - .当求利润的最值问题时,也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并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3.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c的值为 .
14.若函数是关于的二次函数,则满足条件的的值为 .
1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E∥BC,已知AD=2,DB=4,AC=4.5,则EC= .
16.如图,在△ABC中,∠C=90°,AB=8,sinA= ,则BC的长是 .
17.如图,拱桥的形状是抛物线,其函数关系式为,当水面离桥顶的高度为米时,水面的宽度为 米.
18.小明将一块长方形木板如图1所示切割,无缝隙不重叠的拼成如图2所示的“L”形状,且成轴对称图形.切割过程中木材的消耗忽略不计, , ,则 .
三、解答题
19.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6cm,9cm,7.5cm,另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8cm,10cm,12cm.试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0.等腰三角形的屋顶,是建筑中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在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屋顶ABC中,AB=AC,测得BC=20米,∠C=41°,求顶点A到BC边的距离是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41°≈0.656,cos41°≈0.755,tan41°≈0.869.)
21.已知如图,抛物线的顶点D的坐标为(1,-4),且与y轴交于点C(0,-3).
(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
(2)求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B的坐标.
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8cm,AD=4cm,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点P在边AB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Q在边BC上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P,Q中的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s(x>0),△PBQ的面积为ycm2.
(1)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x的取值范围为 .
(2)求△PBQ的最大面积.
23.如图,已知一抛物线形大门,其地面宽度,一同学站在门内,在离门脚B点远的D处,垂直于地面立起一根长的木杆,其顶端恰好顶在抛物线形门上C处.
(1)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出该大门的高h.
24.(1)如图,B,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D.若∠AEB+∠BFD=180°,求证:AB//CD.
(2)某科技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他们在课余时间找了几副度数不同的老花镜,让镜片正对着太阳光,再在镜片的后面放一个光屏正对着镜片;不断调整光屏与镜片之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此时他们测量了镜片与光斑之间的距离,得到如下数据:
老花镜的度数D/度 100 120 200 250 300
镜片与光斑之间的距离f/m 1 0.8 0.5 0.4 0.3
①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②如果按上述方法测得一副老花镜的镜片与光斑之间的距离为0.7m,那么你估计这副老花镜的度数是多少?
25.已知:抛物线y=-+bx+c经过A(-1,0)、B(5,0)两点,顶点为P.
求:(1)求b,c的值;
(2)求△ABP的面积;
(3)若点C(,)和点D(,)在该抛物线上,则当时,请写出与的大小关系.
26.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P,E分别是线段AC、BC上的点,且四边形PEFD为矩形.
(Ⅰ)若△PC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P的长;
(Ⅱ)若AP= ,求CF的长.
27.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
(1)求k、b的值.
(2)点C是轴上一点,若的面积为24,求点的坐标.
2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0.5x+2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于y轴上的一点B,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只有唯一的交点C,且OC=2.
(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
(2)设一次函数y=0.5x+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另一交点为D,已知P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且△PBD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定义
2.【答案】A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3.【答案】A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答案】C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6.【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定义
7.【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8.【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9.【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10.【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1.【答案】>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2.【答案】销售总额;销售成本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13.【答案】1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14.【答案】2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定义
15.【答案】3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6.【答案】6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7.【答案】10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拱桥问题
18.【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图形的剪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9.【答案】解:相似,
∵,,,
即,
∴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0.【答案】解:作AD丄BC,垂足为D点
∵AB=AC,BC=20,
∴BD=CD= BC=10.
在Rt△ACD中,∠C=41°,
∴tan C=tan41°= ,
∴AD= ≈10×0.869 ≈8.7.
答:顶点A到BC边的距离是8.7米.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实际应用
21.【答案】(1)∵抛物线的顶点D的坐标为(1, 4),
∴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a(x 1)2 4,
又∵抛物线过点C(0,-3),
∴-3=a(0 1)2 4,
解得a=1,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 1)2 4,
即y=x2 2x 3;
(2)令y=0,得:x2,
解得,.
所以坐标为A(3,0),B(-1,0).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22.【答案】(1);
(2)解:由(1)得.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而当时,函数有最大值20,
即的最大面积是.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23.【答案】(1)解:以所在直线为x轴,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设该函数解析式为(),
把代入,
得,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代入,
得.
故该大门的高度.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拱桥问题
24.【答案】(1)证明:,,
,
,,
,
.
(2)解:①随着老花镜度数的逐渐增大,镜片与光斑的距离逐渐减小,二者之间的大致关系是:
D=×100;
②D=×100≈143
所以,这副老花镜的度数大约140度到150度.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5.【答案】(1)把点A(,0)、B(5,0)分别代入,得
解得.
(2)由(1)得抛物线解析式
∴
∴P(2,9)
∵A(,0)、B(5,0)
∴AB=6
∴.
(3)∵抛物线开口向下
∴在对称轴直线x=2的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6.【答案】解:(Ⅰ)在矩形ABCD中,AB=6,AD=8,∠ADC=90°,
∴DC=AB=6,
∴AC= =10,
要使△PCD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CPCD时,AP=AC﹣CP=10﹣6=4,
②当PD=PC时,∠PDC=∠PCD,
∵∠PCD+∠PAD=∠PDC+∠PDA=90°,
∴∠PAD=∠PDA,
∴PD=PA,
∴PA=PC,
∴AP= AC=5,
③当DP=DC时,如图1,过点D作DQ⊥AC于Q,
则PQ=CQ,
∵S△ADC= AD DC= AC DQ,
∴DQ= = ,
∴CQ= = ,
∴PC=2CQ= ,
∴AP=AC﹣PC=10﹣ = ;
所以,若△PCD是等腰三角形时,AP=4或5或 ;
(Ⅱ)如图2,连接PF,DE记PF与DE的交点为O,连接OC,
∵四边形ABCD和PEFD是矩形,
∴∠ADC=∠PDF=90°,
∴∠ADP+∠PDC=∠PDC+∠CDF,
∴∠ADP=∠CDF,
∵∠BCD=90°,OE=OD,
∴OC= ED,
在矩形PEFD中,PF=DE,
∴OC= PF,
∵OP=OF= PF,
∴OC=OP=OF,
∴∠OCF=∠OFC,∠OCP=∠OPC,
∵∠OPC+∠OFC+∠PCF=180°,
∴2∠OCP+2∠OCF=180°,
∴∠PCF=90°,
∴∠PCD+∠FCD=90°,
在Rt△ADC中,∠PCD+∠PAD=90°,
∴∠PAD=∠FCD,
∴△ADP∽△CDF,
∴ ,
∵AP= ,
∴CF= .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27.【答案】(1)解:将点代入,得:,
将点代入,得:,解得:.
(2)解:对于,当时,,当时,,
点的坐标为,与轴的交点的坐标为,
过点作轴,
点,点,
,,,,
点是轴上的一点,设点的坐标为.
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下:
①当点在轴的正半轴上时,
则,,
,
,
即:,
解得:,
点的坐标为;
②当点在轴的负半轴上时,
则,,
,
即:,
,
解得:,
点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28.【答案】解:(1)∵y=0.5x+2交x轴于点A,
∴0=0.5x+2,
∴x=﹣4,
与y轴交于点B,
∵x=0,
∴y=2
∴B点坐标为:(0,2),
∴A(﹣4,0),B(0,2),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只有唯一的交点C,且OC=2
∴可设二次函数y=a(x﹣2)2或y=a(x+2)2
把B(0,2)代入得:a=0.5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0.5x2﹣2x+2或y=0.5x2+2x+2(对称轴在y轴左侧,舍去);
(2)(Ⅰ)当B为直角顶点时,过B作BP1⊥AD交x轴于P1点
由Rt△AOB∽Rt△BOP1
∴=,
∴=,
得:OP1=1,
∴P1(1,0),
(Ⅱ)作P2D⊥BD,连接BP2,
将y=0.5x+2与y=0.5x2﹣2x+2联立求出两函数交点坐标:
D点坐标为:(5,4.5),
则AD=,
当D为直角顶点时
∵∠DAP2=∠BAO,∠BOA=∠ADP2,
∴△ABO∽△AP2D,
∴=,
=,
解得:AP2=11.25,
则OP2=11.25﹣4=7.25,
故P2点坐标为(7.25,0);
(Ⅲ)当P为直角顶点时,过点D作DE⊥x轴于点E,设P3(a,0)
则由Rt△OBP3∽Rt△EP3D
得:,
∴,
∵方程无解,
∴点P3不存在,
∴点P的坐标为:P1(1,0)和P2(7.25,0)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