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培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培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0 19:0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培优)
一、单选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设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个交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个交点,则(  )
A.或 B.或
C.或 D.或
2.抛物线的顶点为,与轴的一个交点在点和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则以下结论:①;②若方程没有实数根,则;③;④图象上有两点和,若且,则一定有;正确的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如图,矩形的顶点A,C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上,且,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及矩形的对称中心M,连接.若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  )
A.2 B.3 C.4 D.5
4.如图,在Rt△AOB中,∠ABO=90°,点B在x轴上,点C(1,a)为OA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C,交AB于点D,且∠AOD=∠BOD,则k=(  )
A.8 B.2 C. D.2
5.如图,直线y=x+4与双曲线y=﹣ 相交于A、B两点,点P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PB的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
A.(0, ) B.(0, )
C.(0,﹣ ) D.(0,﹣ )
6.设双曲线 (k > 0)与直线y=x交于A,B两点(点A在第三象限),将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一支沿射线BA的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A,将双曲线在第三象限的一支沿射线AB的方向平移,使其经过点B,平移后的两条曲线相交于点P,Q两点,此时我们称平移后的两条曲线所围部分(如图中阴影部分)为双曲线的“眸”,PQ为双曲线的“眸径”.当双曲线 (k > 0)的眸径为4时,k的值为(  )
A. B. C.2 D.4
二、填空题
7.已知抛物线 (a,b,c均为常数)的顶点坐标为 其中,与x轴的一个交点位于和之间,则下列结论:
①;
②;
③若该抛物线经过点,,则
④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无实数根,则.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只填序号)
8.如图,正方形ABCD是边长为1,点E是边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过点E作EF⊥AE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交CD于点G,连接AF.有下列结论:①AE=EF;②CF=BE;③∠DAF=∠CEF;④△CEF面积的最大值为.其中正确的是    (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9.一个玻璃杯竖直放置时的纵向截面如图1所示,其左右轮廓线,为同一抛物线的一部分,,都与水平地面平行,当杯子装满水后,,液体高度,将杯子绕倾斜倒出部分液体,当倾斜角时停止转动.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宽度为   cm,液面到点所在水平地面的距离是   cm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与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交于两点A、B,与x轴交于点C,且点B是AC的中点,分别过两点A、B作x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交于两点D、E,连接DE,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   .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 的顶点 分别在 轴, 轴上,点 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过 的中点 作矩形 ,使顶点 落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再过 的中点 作矩形 ,使顶点 落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依此规律,作出矩形 时,落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顶点 的坐标为   .
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为CD边上的一个动点,以CE为边向外作正方形ECFG,连结BG,点H为BG中点,连结EH,则EH的最小值为   。
三、计算题
13.为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某学校在校西南角开辟出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如图是其中蔬菜大棚的横截面,它由抛物线和矩形构成.已知矩形的长米,宽米,抛物线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为6米.
 
(1)按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冬季到来,为防止大雪对大棚造成损坏,学校决定在大棚两侧安装两根垂直于地面且关于轴对称的支撑柱和,如图所示.
若两根支撑柱的高度均为5.25米,求两根支撑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为了进一步固定大棚,准备在两根支撑柱上架横梁,搭建成一个矩形“脚手架”,为了筹备材料,需求出“脚手架”三根支杆,,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请你帮管理处计算一下.
14.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和轴上另一点,它的对称轴与轴交于点,直线经过抛物线上一点,且与轴、直线分别交于点、,点是的中点.
(1)求的值;
(2)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3)若是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若存在,试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5.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O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E为的中点,以点E为圆心、以1为半径作,交x轴于B、C两点
①射线交抛物线于点P,若,求点P的坐标;
②如图2,连接,取的中点N,则线段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的最值,请说明理由.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右侧),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对称轴为直线.设是抛物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1)求的值;
(2)若点是对称轴上的一动点,当最小时,求点的坐标;
(3)若,求的值.
四、解答题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此拋物线上有且只有3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求此3个点的坐标;
(3)以,,,四个点为顶点作矩形,将此抛物线在矩形内部(含边界)的部分最高点与最低点纵坐标之差记为d,当时,求出a的值.
18.二次函数.
(1)如图,当时,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请解答下列问题:
①直接写出点A和点B的坐标及直线的表达式;
②P为线段上一动点,过点P作交二次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于点Q,求出线段取得最大值时点Q的坐标;
(2)当时,y取得最大为,求实数m的值.
19. 对于函数P与函数Q作如下定义;若函数P与函数Q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称函数P与函数Q互为“融创函数”,唯一的公共点记为.
(1)下列函数与一次函数互为“融创函数”的是   ,
①;②﹔③.
(2)若函数与函数互为“融创函数”,定义函数,若函数y上自变量(横坐标)为的点的函数值记为,函数y上自变量(横坐标)为的点的函数值记为,且当,恒有,求n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与函数互为“融创函数”,若将函数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M.若函数P与函数M有两个交点记为A、B,求线段长度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2.【答案】C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3.【答案】C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
4.【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5.【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6.【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7.【答案】①③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8.【答案】①②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
9.【答案】;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
10.【答案】.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11.【答案】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探索图形规律
12.【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13.【答案】(1)
(2)两根支撑柱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米“脚手架”三根支杆,,的长度之和的最大值为18米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14.【答案】(1)
(2)
(3)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15.【答案】(1)
(2)①点或②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16.【答案】(1),.
(2)
(3)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17.【答案】(1)
(2)或或
(3)或或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矩形的性质
18.【答案】(1)①,,;②Q的坐标
(2)或1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
19.【答案】(1)①③
(2)解:∵函数与函数互为“融创函数”,
联立,消去y得:.
则,即,
∵当,恒有,
∴点R在函数Q顶点的右侧,
即,解得,
∴,
∴.
(3)解:∵函数与函数互为“融创函数”,
则联立,消去y得:.
则,
解得,
∴函数,
∴函数,
联立,消去y得:.
∵函数P与函数M有两个交点A,B;
∴,
整理得:.
设,则,

∴,



∴当,即,且满足,
∴线段AB长度的最大值为.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一次函数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