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力(课件 学案)高中物理 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二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力(课件 学案)高中物理 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8 19:31:16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二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力
学习任务一 形变
学习任务二 弹力的产生及有无的判定
学习任务三 弹力的方向
备用习题
练习册

随堂巩固
学习任务一 形变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形变:物体发生______或体积的变化.
2.弹性:物体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3.弹性限度:对于弹性形变,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______完全恢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
形状
恢复原状
不能
4.两种形变
(1) 弹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__________的形变.
(2) 范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______恢复原状的形变.
恢复原状
不能
5.微小形变的观察:
(1)光学放大法:如图所示,把微小的形变进行放大,便于观察.
(2)力学放大法:如图所示,取一个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会看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用手捏玻璃瓶,细管中水面会上升,说明受到压力时玻璃瓶发生形变,体积变小
例1 [2023·中山一中月考] 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凡是物体形状的改变都叫弹性形变
B.一根铁丝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物体在外力作用后发生的所有形变都叫弹性形变
[解析] 只有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才叫弹性形变,C正确.
例2 [2023·浙江效实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为显示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装置,为两面平面镜,为光点,向下压桌面的作用力为,则( )
B
A.增大时,光点向上移动
B.增大时,光点向下移动
C.无论增大还是减小,光点都向上移动
D.无论增大还是减小,光点都向下移动
[解析]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上形成光点,若在两镜之间桌面上用力向下压桌面,将向中间倾斜,则光的入射角相对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减小,光点会在刻度尺上向下移动.
【要点总结】
(1)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任何物体受力时都会产生形变,只是形变有时很明显,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有时很微小,需要借助仪器将其“放大”才能观察到.
学习任务二 弹力的产生及有无的判定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_,对与它______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恢复原状
接触
[科学思维] 判断弹力有无的常见方法
(1)直接判定:对于发生明显形变的物体(如弹簧、橡皮条等),可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由形变直接判断.
(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通常用以下方法来判定:
①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可能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②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橡皮条)或细绳来替换.
③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二力平衡知识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注意: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但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例3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弹力
[解析] 相互接触是产生弹力的首要条件,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只有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弹性形变时,两物体间才有弹力产生,选项A错误,D正确;如物体甲与物体乙、物体丙都接触,但是只和物体乙之间发生了弹性形变,和物体丙之间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甲、乙之间产生了弹力作用,物体甲、丙之间并没有弹力产生,故B错误;弹性形变与弹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故C错误.
变式1 [2023·深圳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图A、B、C中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图D中为光滑斜面,为小球.各图中绳为轻质细绳,接触面均光滑.若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之间有弹力的是( )
B
A.&1& B.&2& C.&3& D.&4&
[解析] A图中两球间若有水平方向的弹力,则绳不会竖直,故A错误;B图中两球相互挤压,则两球间一定有弹力,故B正确;C图中地面光滑,两球保持静止,若有挤压,则将运动,故C错误;D图中竖直悬挂,则间无弹力,故D错误.
学习任务三 弹力的方向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其方向______________;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直于接触面
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例4 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分别画成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A.&5& B.&6& C.&7& D.&8&
[解析]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在物体上,垂直于斜面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
变式2 [2023·湛江一中月考] 请在下列各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图甲中的弹力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
图乙中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过球心,所以点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点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
【要点总结】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接触面如图甲、乙所示.


1.(多选)表示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有明显错误的是( )
BCD
[解析] Q受到P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Q受力应画在Q上,故B错误;P对Q的压力应垂直于接触面向下,故C错误;P对Q的压力应垂直于接触面向下,指向Q,故D错误.
2.(多选)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形变
C.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
D.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形变
[解析] 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时对受力物体的力.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从而对地面产生了向下的压力,故A错误,B正确;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故C正确,D错误.
3.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C
A.压力、拉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C.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沿绳、杆的直线上
D.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沿杆
[解析] 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其中绳的拉力总沿绳收缩的方向,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垂直,选项A、B正确;杆不同于绳,杆可以发生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和弯曲形变,所以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项C错误,D正确.
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凹形底座上放置一个顶部开有小孔的中空金属球壳,小孔的正上方有个小水管通过小孔往球壳内缓慢地注水.在球壳内的水面逐渐上升至小孔处的过程中,球壳及壳内的水的整体重心将会( )
A
A.先下降后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逐渐上升 D.逐渐下降
[解析] 球壳的重心在球心,随着水从小孔不断流入,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水快流满时,重心又上升,处于球心,故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上升,A正确.
5.请画出图中A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A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甲图中两物体虽然接触,但若有弹力,则A将向左运动,故A不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只受竖直向上的弹力.乙图中与地面接触点处弹力竖直向上,绳子的拉力也应竖直向上.丙图中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答案] 如图所示
1.(弹力的产生)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杯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B
A.水杯的弹性形变 B.桌面的弹性形变
C.水杯和桌面的弹性形变 D.水杯受到的重力
[解析] 水杯受到的弹力是桌子施加的,桌子产生弹力的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2.(弹力有无的判断)(多选)下列各图中两球之间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CD
A.&9& B.&10& C.&11& D.&12&
[解析] A图中若两球间有弹力则小球将向右运动,故间没有弹力,故A错误;B图中若间有弹力,则小球将运动,故B错误;C图中若间没有弹力,球将下落,故间有弹力,故C正确;D图中若间没有弹力,球将向下摆动,故间有弹力,故D正确.
3.(弹力的方向)[2023·汕头金山中学月考] 画出碗中筷子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右侧接触点受到垂直于筷子的弹力,左侧接触点受到过圆心的弹力,如图所示.
建议用时:40分钟
◆知识点一 形变 弹力的产生
1.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
B
A.极限法 B.微小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解析] 两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方法,故B正确.
2.(多选)[2023·广州六中月考]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解析] 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故B、C正确.
◆知识点二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定
3.下列与弹力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细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D.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
[解析]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弹性形变时,两个物体之间才存在弹力,选项A错误;细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着杆,选项B错误;压力和重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力,选项C错误;轻绳发生形变,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弹力方向与轻绳恢复原长的方向相同,即沿着轻绳收缩的方向,选项D正确.
4.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 )
C
A.&13& B.&14& C.&15& D.&16&
[解析] A选项中的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应该竖直向上,A错误选项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只受到向上的拉力的作用,所以左边的绳子没有拉力,B错误选项中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并且垂直于接触面(或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竖直墙壁对小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选项C正确.D选项中的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应该指向大半圆的圆心,D错误.
5.[2023·湖南岳阳期中] 在立起一根木棍的过程中要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图中的( )
B
A.的方向 B.的方向 C.的方向 D.的方向
[解析] 本题属于点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
向被支持的物体,所以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的方向.
6.如图所示是我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C
A.&17& B.&18& C.&19& D.&20&
[解析] 船体对冰块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A、B、D错误.
7.[2023·中山一中月考] 如图所示,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在一张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实验中,用力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
D
A.桌面明显向下凹陷
B.镜明显向右倾斜
C.镜明显向左倾斜
D.光点位置明显变化
[解析] 这是通过放大法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当用力向下作用时,桌面发生微小形变,两面镜子也会发生微小倾斜,镜向左倾斜,镜向右倾斜,但不明显,A、B、C错误.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后,当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旋转 角度后,反射光线会发生 的旋转,光点就会发生明显的偏移,D正确.
8.(多选)如图所示,的质量是的质量是.设接触面是光滑的,都静止,其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弹力的有( )
CD
A.&21& B.&22& C.&23& D.&24&
[解析] A图中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接触面的弹力平衡,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则不可能平衡,故只受一个弹力作用,A错误;B图中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接触面的弹力平衡,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则不可能平衡,故只受一个弹力作用,B错误;C图中的压力、重力、接触面的支持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两个弹力作用,C正确;D图中处于静止状态,也处于静止状态,且的重力大于绳子对的拉力,所以受到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和接触面的支持力,因此受到两个弹力作用,D正确.
9.(多选)[2023·河北正定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光滑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A.甲球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
[解析] 甲球受重力和水平面给它的竖直向上的弹力两个力,斜面没有给其弹力,如果有的话甲球不会静止,故A正确;乙球受重力和水平面给它的竖直向上的弹力两个力,与乙接触的球不会给乙弹力,如果有的话乙球不会静止,故B错误;丙球受重力、球壳给它的指向圆心的弹力和与它接触的小球给它的沿它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如果与它接触的小球不提供弹力的话丙球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丙球受两个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
10.[2023·深圳中学月考] 三个半径相同的小球放置于相同的凹形槽上,如图所示.在图甲、图乙和图丙中,小球的重心分别在球心上方、球心处和球心下方,对应凹槽对小球的两个弹力之间的夹角分别为,则三个夹角的关系为( )
B
A. B.
C. D.因小球质量未知,故无法确定
[解析] 点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点所在的切面,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凹槽对小球的两个弹力之间的夹角关系为,B正确.
11.[2023·广雅中学月考] 请画出图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甲图中两物体虽然接触,但若有弹力,则将向左运动,故不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只受竖直向上的弹力.乙图中与地面接触点处弹力竖直向上,绳子的拉力也应竖直向上.丙图中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第二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力
[教材链接] 1.形状 2.恢复原状 3.不能 4.(1)恢复原状 (2)不能 5.用手捏玻璃瓶,细管中水面会上升,说明受到压力时玻璃瓶发生形变,体积变小
例1 C [解析] 只有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才叫弹性形变,C正确.
例2 B [解析]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上形成光点P,若在两镜之间桌面上用力F向下压桌面,M、N将向中间倾斜,则光的入射角相对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减小,光点会在刻度尺上向下移动.
[教材链接] 恢复原状 接触
例3 D [解析] 相互接触是产生弹力的首要条件,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只有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弹性形变时,两物体间才有弹力产生,选项A错误,D正确;如物体甲与物体乙、物体丙都接触,但是只和物体乙之间发生了弹性形变,和物体丙之间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甲、乙之间产生了弹力作用,物体甲、丙之间并没有弹力产生,故B错误;弹性形变与弹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故C错误.
变式1 B [解析] A图中两球间若有水平方向的弹力,则绳不会竖直,故A错误;B图中两球相互挤压,则两球间一定有弹力,故B正确;C图中地面光滑,两球保持静止,若有挤压,则b将运动,故C错误;D图中b竖直悬挂,则a、b间无弹力,故D错误.
[教材链接] 垂直于接触面 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例4 A [解析]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在物体上,垂直于斜面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
变式2 如图所示
[解析] 图甲中的弹力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
图乙中A、B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过球心,所以A点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点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
随堂巩固
1.B [解析] 水杯受到的弹力是桌子施加的,桌子产生弹力的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2.CD [解析] A图中若两球间有弹力则小球Q将向右运动,故P、Q间没有弹力,故A错误;B图中若P、Q间有弹力,则小球P、Q将运动,故B错误;C图中若P、Q间没有弹力,P球将下落,故P、Q间有弹力,故C正确;D图中若P、Q间没有弹力,P球将向下摆动,故P、Q间有弹力,故D正确.
3.如图所示
[解析] 右侧接触点受到垂直于筷子的弹力,左侧接触点受到过圆心的弹力,如图所示.第二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力
学习任务一 形变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形变:物体发生    或体积的变化.
2.弹性:物体具有    的性质.
3.弹性限度:对于弹性形变,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    完全恢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
4.两种形变
(1)弹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    的形变.
(2)范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    恢复原状的形变.
5.微小形变的观察:
(1)光学放大法:如图所示,把微小的形变进行放大,便于观察.
(2)力学放大法:如图所示,取一个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会看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例1 [2023·中山一中月考] 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物体形状的改变都叫弹性形变
B.一根铁丝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物体在外力作用后发生的所有形变都叫弹性形变
[反思感悟]

例2 [2023·浙江效实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为显示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装置,M、N为两面平面镜,P为光点,向下压桌面的作用力为F,则 ( )
A.F增大时,光点向上移动
B.F增大时,光点向下移动
C.无论F增大还是减小,光点都向上移动
D.无论F增大还是减小,光点都向下移动
[反思感悟]

【要点总结】
(1)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任何物体受力时都会产生形变,只是形变有时很明显,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有时很微小,需要借助仪器将其“放大”才能观察到.
学习任务二 弹力的产生及有无的判定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对与它    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科学思维] 判断弹力有无的常见方法
(1)直接判定:对于发生明显形变的物体(如弹簧、橡皮条等),可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由形变直接判断.
(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通常用以下方法来判定:
①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可能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②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橡皮条)或细绳来替换.
③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二力平衡知识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注意: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但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例3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弹力
[反思感悟]

变式1 [2023·深圳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图A、B、C中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图D中a为光滑斜面,b为小球.各图中绳为轻质细绳,接触面均光滑.若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之间有弹力的是( )
[反思感悟]

学习任务三 弹力的方向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其方向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              .
例4 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分别画成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变式2 [2023·湛江一中月考] 请在下列各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均处于静止状态).
【要点总结】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接触面如图甲、乙所示.


                  
1.(弹力的产生)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杯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
A.水杯的弹性形变 B.桌面的弹性形变
C.水杯和桌面的弹性形变 D.水杯受到的重力
2.(弹力有无的判断)(多选)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
A B C D
3.(弹力的方向)[2023·汕头金山中学月考] 画出碗中筷子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第二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力
1.B [解析] 两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方法,故B正确.
2.BC [解析] 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故B、C正确.
3.D [解析]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弹性形变时,两个物体之间才存在弹力,选项A错误;细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着杆,选项B错误;压力和重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力,选项C错误;轻绳发生形变,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弹力方向与轻绳恢复原长的方向相同,即沿着轻绳收缩的方向,选项D正确.
4.C [解析] A选项中的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应该竖直向上,A错误.B选项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只受到向上的拉力的作用,所以左边的绳子没有拉力,B错误.C选项中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并且垂直于接触面(或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竖直墙壁对小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选项C正确.D选项中的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应该指向大半圆的圆心,D错误.
5.B [解析] 本题属于点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所以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F2的方向.
6.C [解析] 船体对冰块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A、B、D错误.
7.D [解析] 这是通过放大法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当用力F向下作用时,桌面发生微小形变,两面镜子也会发生微小倾斜,M镜向左倾斜,N镜向右倾斜,但不明显,A、B、C错误.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后,当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旋转θ角度后,反射光线会发生2θ的旋转,光点就会发生明显的偏移,D正确.
8.CD [解析] A图中a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接触面的弹力平衡,b与a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则a不可能平衡,故a只受一个弹力作用,A错误;B图中a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接触面的弹力平衡,b与a之间不可能产生弹力,否则a不可能平衡,故a只受一个弹力作用,B错误;C图中a在b的压力、重力、接触面的支持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a受到两个弹力作用,C正确;D图中b处于静止状态,a也处于静止状态,且a的重力大于绳子对a的拉力,所以a受到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和接触面的支持力,因此a受到两个弹力作用,D正确.
9.AC [解析] 甲球受重力和水平面给它的竖直向上的弹力两个力,斜面没有给其弹力,如果有的话甲球不会静止,故A正确;乙球受重力和水平面给它的竖直向上的弹力两个力,与乙接触的球不会给乙弹力,如果有的话乙球不会静止,故B错误;丙球受重力、球壳给它的指向圆心的弹力和与它接触的小球给它的沿它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如果与它接触的小球不提供弹力的话丙球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丙球受两个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
10.B [解析] 点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点所在的切面,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凹槽对小球的两个弹力之间的夹角关系为θ1=θ2=θ3,B正确.
11.如图所示
[解析] 甲图中两物体虽然接触,但若有弹力,则A将向左运动,故A不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只受竖直向上的弹力.乙图中与地面接触点处弹力竖直向上,绳子的拉力也应竖直向上.丙图中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第二节 弹力
第1课时 弹力建议用时:40分钟               
◆ 知识点一 形变 弹力的产生
1.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
A.极限法
B.微小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2.(多选)[2023·广州六中月考]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知识点二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定
3.下列与弹力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细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D.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
4.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 ( )
A   B
C   D
5.[2023·湖南岳阳期中] 在立起一根木棍的过程中要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图中的 ( )
A.F1的方向 B.F2的方向
C.F3的方向 D.F4的方向
6.如图所示是我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7.[2023·中山一中月考] 如图所示,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在一张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实验中,用力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桌面明显向下凹陷
B.N镜明显向右倾斜
C.M镜明显向左倾斜
D.光点位置明显变化
8.(多选)如图所示,a的质量是2 kg,b的质量是1 kg.设接触面是光滑的,a和b都静止,其中a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弹力的有 ( )
A    B
C    D
9.(多选)[2023·河北正定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光滑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
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
10.[2023·深圳中学月考] 三个半径相同的小球放置于相同的凹形槽上,如图所示.在图甲、图乙和图丙中,小球的重心分别在球心上方、球心处和球心下方,对应凹槽对小球的两个弹力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θ1、θ2和θ3,则三个夹角的关系为 ( )
A.θ1>θ2>θ3
B.θ1=θ2=θ3
C.θ1<θ2<θ3
D.因小球质量未知,故无法确定
11.[2023·广雅中学月考] 请画出图中A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A处于静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