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8 19:5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新课导入
1600年2月17日的罗马,布鲁诺因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视为异端活活烧死。
“文艺复兴运动”
新课导入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佛罗伦萨当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城市。是当时的一个手工业中心,作为一个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万多,拥有200多家呢绒手工工场,极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而威尼斯的丝织业和造船业也极为著名,它的商业贸易活动遍及西欧和东方。这时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1.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一、文艺复兴
思想:新兴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直接原因)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存,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1.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一、文艺复兴
文化: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
一、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的内容
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作家亚尔伯蒂
我创造了我自己。
       ——作家彭塔诺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一、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的内容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发展个性,发财致富
乐观主义精神
追求现实幸福
发挥聪明才智
表达人的真实情感
重视科学实验,探索未知
禁锢人性
悲观主义
禁欲主义
无所作为
虚伪造作
先验论
一、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的内容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
突出了人性
冷漠,缺少人情
一、文艺复兴
3.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历史地图】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
二、但丁
1.但丁的作品
1.但丁其人
1265年但丁出生于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商业城市佛罗伦萨。
但丁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特别推崇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把维吉尔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1300年,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最后客死他乡。
二、但丁
1.但丁的作品
2.但丁代表作
但丁的长篇诗作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二、但丁
1.但丁的作品
2.但丁代表作
你留在这里吧,
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人生来不是为了像走兽一样活着,
而是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
人的高贵超过天使的高贵。
——但丁《神曲》
三、达·芬奇
达·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14岁时拜师学画,后来同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但丁的历史地位
1.达·芬奇其人
三、达·芬奇
2.但丁的历史地位
2.达·芬奇代表作
《蒙娜丽莎》是达 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三、达·芬奇
2.但丁的历史地位
2.达·芬奇代表作
任何想要看一看艺术究竟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模仿自然的人,或许看一看这一头像就可以了,她的所有微妙细节都得到了忠实的再现。她的双眸明亮而又温润……睫毛和眉毛再现得一丝不苟,而梳向两边的头发仿佛是从皮肤里长出来的……这是艺术的奇迹。
——瓦萨里《名艺术家传》
三、达·芬奇
2.但丁的历史地位
2.达·芬奇代表作
该画取材于《圣经新约》的故事,大意是耶稣的门徒犹大贪生怕死而叛变,接受罗马祭司长30枚银币,答应做内应帮助逮捕耶稣。在犹太民族的主要节日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已预知自己死期将至,和12个门徒共进晚餐,故名《最后的晚餐》。
“【知识解析】英国的文艺复兴”
四、莎士比亚
四、莎士比亚
2.但丁的历史地位
1.莎士比亚其人
·
·
·
1586年以后
进入文法
学校读书
1564年
1571年
1578年
1616年
·
辍学回家打点生意
逐步成为“英国戏剧之父”
在自己家乡病逝
四、莎士比亚
2.但丁的历史地位
2.莎士比亚作品
1590
1600
1607
第一时期
第二时期
1621
第三时期
两首长诗
大多数十四行诗
9部历史剧
10部喜剧
3部悲剧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神话剧
传奇剧
《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
2部长篇叙事诗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
37个剧本
154首十四行诗
杂诗
四、莎士比亚
2.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群星灿烂、佳作辈出,它提倡人文主义,倡导人性解放,开启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大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锋,以他们非凡的才华印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