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本课要点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
3.实质:放弃社会主义道路①东欧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②苏联解体:
1990年,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1991年底,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一、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
3.实质:放弃社会主义道路4.苏联解体
(1)原因: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过程:
(3)影响:
①标志雅尔塔体制的崩溃和“冷战”局面的结束。②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八一九事件”《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的过程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2、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3、独联体的建立——完全解体(1991年底)标志: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的11国签署
《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激化各种矛盾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其方法是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民族矛盾尖锐 【对点测试】A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苏联解体
2、“冷战”后为何区域性的冲突增加了?
(1)长期压抑的矛盾爆发
(2)美国插手
3、“冷战”后世界形势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二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①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压抑的矛盾爆发(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冲突增加(霸权主义)③恐怖主义泛滥①南斯拉夫解体;北约轰炸南联盟② 9.11事件北约轰炸南联盟: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
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
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利比亚战争巴以冲突美国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
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材料一 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材料二一 超多 强短期:“一超多强”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美国独霸,暂时处于一超多强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三、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出现五个中心力量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给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加快一体化进程。 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军事力量的日益膨胀引起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打击分裂;恢复经济;全方位外交。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在国际事务依然是一个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国家。加强团结来抵抗西方的压力,力争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局势中发挥重要影响。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中国。2. 瓦解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1、美:政治稳定,经济、军事、科技力量领先世界
2、俄:经济发展较慢,受到北约的空前挤压
3、西欧:现在仍不能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
4、日: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使他在亚太地区没有多少人缘,其谋求政治大国的梦想还十分遥远
5、中:发展中国家从近期看,“一超多强”的局面是现实中的国际格局: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 界 格 局两极格局瓦解,暂时“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世 界 形 势总趋势:走向缓和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政治:
经济:
政治经济: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三、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和以往格局变动相比,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不可能通过战后谈判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只能通过大国间力量的消长与分化组合自然地形成,因此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渐进的过程1、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
A、目的: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军事实力为依
托,以“民主”“人权”为旗帜,试图实
现“美国领导世界”意图)
B、表现:
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 目前欧盟总体人口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10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建立及发展:
(1)背景:
“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过程: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3)影响:
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A、表现:
◇加强日美关系;
◇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军事力量走出国门。
◇企图成为军事大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和高科技化;海陆空军实现指挥控制自动化、信息化。
B、影响:
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4、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解体后的艰难状况
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2)目的:确保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3)措施
对外:全方位外交—— 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5、风云际会看东方A、第三世界的斗争:
第一、召开国际会议: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第二、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正在形成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 第一、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
成为政治大国。
第二、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
危机做出贡献。 B、中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