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理数—— 1.11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创设情境 诱发思考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86m.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mm,连续对折30次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你相信吗?
探究新知 得出概念
活动一 折一折
对折1次后, 是 2 层 2
?
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记法?
对折2次后, 是 4 层 2×2
对折3次后, 是 8 层 2×2×2
对折4次后, 是16 层??????????????????2×2×2×2
?
…
对折30次后,是多少层呢?
2×2×?×2×2
?
30个2
?
探究新知 得出概念
求几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定义:
记作????????,读作“????的????次幂(或????的????次方)”.
?
相同乘数
积
?????????????????????
?
????个????
?
=????????
?
底数(相同的乘数)
记作????????
?
指数(乘数的个数)
幂
合作交流 巩固新知
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和指数,并说出它的读法以及表示的意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乘方
底数
指数
乘方
意义
83
?35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乘方
底数
指数
乘方
意义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256
?
7
?
8
?
3
?
?3
?
5
?
7
?
1
?
8的3次方或8的3次幂
-3的5次方或-3的5次幂
3个8相乘
5个-3相乘
1个7相乘
25的6次方或25的6次幂
?
6个25相乘
?
25
?
6
?
7的1次方或7的1次幂
合作交流 巩固新知
活动2 我说你写
(1)3的5次方, 记作
(2)?12的3次方,记作
?
(3)0.3的6次方,记作
(4)-5的4次方,记作
35
?
?123
?
0.36
?
?54
?
幂的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
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例1 计算
典例精讲
(1)?23 (2)?24 (3)?233 (4)124
?
解:(1)?23=(?2)×(?2)×(?2)=?(2×2×2)=?8
?
(2)?24=(?2)×(?2)×(?2)×(?2)=16
?
(3)?233=?23×?23×?23=?827
?
(4)124=12×12×12×12=116
?
乘方的符号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任何数的偶次幂结果都是非负数.
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表示3乘2的积
B.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都是正数
C.?34与?34 互为相反数
D.一个数的平方是9,这个数一定是3
?
1.?12024等于( )
????.?1????????????????????.1???????????????????????.?2024?????????????????????????.2024
?
B
C
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3.已知????+1+?????20242=0:
(1)求????,????的值; (2)求????????的值.
?
解:
(1)????+1+?????20242=0
又????+1≥0??,???????20242≥0
∴????+1=0??,???????20242=0
∴????=?1?,?????=2024
?
(2)由(1)得????=?1?,?????=2024
∴????????=(?1)2024=1
?
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将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30次以后的高度为:
高于珠穆朗玛峰(8848.86米)
230×0.1=1073741824×0.1
????????????????????=107374182.4(毫米)
≈107374(米)
?
数学中的人生哲理
我们要相信,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微小的努力日积月累也会有巨大的飞跃.
1.02365=1377.4
?
0.98365=0.0005
?
归纳小结 自我完善
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的定义:求几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拓展巩固 能力提升
必做作业
选做作业
1.教科书习题1.11 第1,2,6题;
2.顶尖课课练1.11课时1 有理数的乘方.
感谢您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