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0 06: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__班第__小组 
学号___
姓名___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成就、观点。难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预习自测】
基础知识梳理文艺复兴(14-16世纪)1.定义:是公元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发源于佛罗伦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后扩展至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各国。表面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2.兴起条件(1)经济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了
。(2)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
。他们要求打破教会权威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3)文化基础:意大利所具有的
丰厚的文化遗存和典籍。3.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
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4.核心思想:
(1)以
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
。(2)提倡追求
、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
,追求知识。宗教神学:以神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等级观念蒙昧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学5.成就(1)文学三杰薄伽丘: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代表作是长诗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代表作是
,最早提出要以“
”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
”。(2)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6.意义:(1)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在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硕果累累。(2)越来越多的人从
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二、宗教改革(16世纪)1.定义: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2、社会背景(1)经济:
发展。(2)政治:天主教会精神禁锢和掠夺财富。(3)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倡导
,解放思想。(4)导火线:
(德意志被称为“教皇的奶牛”)3、德意志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
》――揭开宗教改革序幕马丁·路德的主张:(1)
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2)《圣经》高于教皇教会:每个基督徒有直接阅读、解释《
》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
高于教会。4、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作用:①在欧洲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即新教:
派、
派、英国国教)。②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思想,
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③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政治经济的控制渐弱,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问题导引:1.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会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2.阅读P28【学思之窗】,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重点难点问题阐释】
1.重要概念:“人文精神”。①广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在以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弘扬,形成历史上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名称,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称作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时期称作理性主义。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②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2.中世纪:中世纪是指从476西罗马帝国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
欧洲的封建时代。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2)宗教改革时期: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4.对文艺复兴的评价
(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2)积极:①思想:冲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督教神学的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使天主教的权威受到挑战,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②文学艺术:众多的精湛艺术品和文学杰作;③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④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3)消极: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宗教的态度
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宗教改革否定教会和教皇权威,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但是不否定上帝。实际是用一种权威来替代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6.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A.异:(1)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进行;宗教改革借助宗教运动的形式进行。
(2)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和进行,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开始,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政治运动。
(3)产生的作用不同。文艺复兴把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在思想上和社会领域里都扫荡了封建势力,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B.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代;
(2)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限时自测】单项选择题
1.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
A.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这种观点最有可能产生于
A.8世纪
B.9世纪
C.15世纪
D.19世纪
4.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5.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6.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
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
④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A.否定教皇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
8.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
9.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
B.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C.都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
D.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碎了精神枷锁
10.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这些显示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11.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2.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
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合作探究】13.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是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4)材料三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路德阐述了什么观点?(4分)
(5)从人文主义和宗教之关系的视角,说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内在联系。(6分)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导学案答案
【知识梳理】
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
古希腊罗马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
人文主义

价值
现世
科学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人的学问
人文主义之父
达芬奇
封建愚昧
资本主义萌芽
人文主义
兜售赎罪劵
《九十五条论纲》
圣经
国家权力
路德
加尔文
人文主义
【问题导引】
1.(1)经济: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工商业者掌权,各城市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3)地理:意大利地处东西方商路和贸易中心(地中海航运中心)
2.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
( http: / / www.21cnjy.com )、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限时自测】
1-5
CBCCA
6-10
DBDCB
11-12
CC
1.C本题极易在逻辑上发生错误,材料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的不是后半句“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因此排除A;材料强调的“新学说”是对“已有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新学说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B项在于说明新的学说保留了旧学说,排除B;D项在于说明新的学说是法国启蒙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与旧文化之间的联系。“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说明这一运动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C项在于说明古希腊文化为近代人文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然产物,故C符合题意。
7.
B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
提倡人自己的精神。
8.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主要是否定教会,促进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0.
15至16世纪西欧出现了一些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独立国家,世俗的君主权利不断加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抨击了封建教会的精神独裁和封建专制制度,解放人们的思想,西欧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故选B。
11.
用各种地方性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B宗教改革的事件发生在16世纪。
12.
马丁
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仰《圣经》和上帝即可得救。而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认为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此,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选C。二者都是将《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排除D。AB项明显错误。
【合作探究】
13.(1)人文主义;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
(2)
儒家。儒学已经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3)变迁: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份量仍很重;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
(4)罗马教皇出售免罪符;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
(5)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以人文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冲击宗教的神权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光大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
【我的疑问】
【我的知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