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表示握手结交。
友的本义:两人结交,协力互助。
朋友
表示两串玉系在一起。
朋的本义: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本味》
1.会写生字“哉、巍、弦”;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目标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本味》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览》。全书有十二纪、八览、六论。本课《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第十四卷《孝行览 本味》
其中《孝行览》主要是论述做人、治国以孝行为本,以及君子之行与君子之交。
文学常识
预习检查
锺子期 善哉 少选 汤汤乎
以为 复为
zhōng
shāng
shǎo
wéi
zāi
wèi
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初读课文
小组合作交流,疏通大致文意
疏通文意
鼓,弹
伯牙弹琴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①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
伯牙鼓琴
①[方]刚刚
②[志]心志,情志。
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善哉]好啊。
⑤[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俊。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弹得好呀,(琴声)像大山一样高峻”。
理解大意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
伯牙鼓琴①
⑥[少选]一会儿,不久。
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流水大而急的样子。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琴声)像流水一样浩荡。”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⑧琴绝⑨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⑩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破]摔破
[绝]剪断
[以为] 认为
[足]值得
[者]判断句标志,……的人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复述故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所讲的故事
伯牙奏琴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善听的锺子期听到了这样的曲子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内容探究
说一说:伯牙听到锺子期的话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子期能从我弹奏的乐曲中听出我心中的所想、所感,我真是太高兴了,子期真是我的知音啊。
巍巍太山 汤汤流水… …
皎皎 修修 绵绵 蒙蒙
(依依) (萋萋) (皑皑) (袅袅)
方鼓琴而志在__明月___,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皎皎__乎若__明月__。”
(明月) (茂竹) (春雨) (云雾)
杨柳 芳草 白雪 炊烟
写一写
伯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锺子期死,伯牙
破琴绝弦,
终生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
锺子期
琴圣和樵夫成为了知音,你对知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春秋时期楚国郢都[yǐng dū] 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被称为“琴仙”
春秋时期楚国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农具)、拿板斧的樵夫。
我们从伯牙的行为中能感受到什么呢?请结合“资料袋”,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读完这些诗,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知音?
本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与 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 、 的情感。
伯牙
锺子期
知音难觅
珍惜知音
课堂小结
背一背
让我们按照方鼓琴——少选之间——锺子期死的顺序,尝试背诵《伯牙鼓琴》这篇课文吧。
文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