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Getting along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Getting along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9-18 22: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 2 Getting along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如neighbour, reach agreement, argue over等 )、短语及句型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本内容;能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清晰、连贯地描述一个关于人际交往冲突与解决的故事。
2. 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升阅读技能,能够通过略读、精读等策略快速获取文本关键信息,分析文本结构(故事的引言、问题、解决方案、影响等部分 );掌握故事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学会构思、起草、修改和完善作文。
3. 文化意识:了解中国传统邻里相处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
4. 思维品质:能够对阅读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决策,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角度构思故事,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阅读文本中关于邻里冲突及解决的故事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掌握故事写作的结构,包括开头引入、中间冲突与解决、结尾总结感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和合理的情节设置使故事生动、吸引人。
2. 教学难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多样化的词汇和句型,避免表达单调;深入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人际交往道理,并将其自然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能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作文进行有效修改。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与邻里生活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解决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任务驱动法:设计阅读任务(如回答问题、总结大意、分析结构)和写作任务(如撰写故事大纲、创作故事、互评互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写作范例、词汇讲解图片等,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写作范例等素材。
2. 制作单词卡片,用于词汇教学和复习。
3. 准备写作练习纸和评价量表,供学生写作和互评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些邻里相处的图片或短视频,内容可以包括邻里互相帮助、一起聊天、产生小矛盾等场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或视频,然后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videos How do you think the neighbours feel in these situations Have you ever had similar experiences with your neighbours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邻里相处(Getting along with neighbours)。
(二)词汇学习(5分钟)
1. 展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neighbour(邻居)、kindness(善意)、reach agreement(达成一致意见)、dividing line(分界线)、argue over(因……争吵 )、give up(放弃)等,并搭配简单的例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例如:“My neighbour is a very kind person.(我的邻居是个非常善良的人。)” “They argued over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ir houses.(他们为房子之间的分界线争吵。)”
2. 利用单词卡片,进行词汇游戏。教师快速展示单词卡片,学生看到卡片后迅速说出单词的读音、含义和用法,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三)Pre reading(5分钟)
1. 展示六尺巷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behind this picture might be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大胆猜测和想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让学生阅读标题“Liuchixiang (Six chi Lane)”,并结合图片和已有的知识,预测文章可能会讲述的内容,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等。然后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预测,教师对学生的预测进行总结和点评,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好铺垫。
(四)While reading(17分钟)
1. Fast reading: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并回答问题:“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story about ”阅读结束后,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文章讲述了清朝时期,安徽桐城张家和吴家因房屋分界线发生争执,最终通过张家高官张英的一首诗解决矛盾,形成六尺巷的故事。
2. Careful reading:让学生再次阅读文章,仔细阅读每一段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回答细节问题,如“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Who were the main characters What was the problem between the two families ”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具体的信息进行回答,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故事的引言、问题、解决方案和影响部分。与学生一起讨论文章是如何展开叙述的,让学生了解故事写作的基本结构,为后续的写作做准备。例如,文章开头介绍六尺巷的概况,引出故事(引言);接着描述张家和吴家因分界线争吵,无法达成一致(问题);然后讲述张家写信给张英,张英回信作诗解决问题(解决方案);最后说明六尺巷的形成及其意义(影响)。
划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如“argue over”“reach agreement”“ask for advice”“not only... but also...”等,教师对这些语言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巩固练习。例如:“They not only solved the problem, but also set a good example for us.(他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五)Post reading(8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问题如下:“What do you think of Zhang Ying's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f you were one of the neighbours, what would you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story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如理解、宽容、退让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关于邻里相处的故事,可以是和谐友好的,也可以是有矛盾冲突的,并谈谈从这些故事中得到的启示。通过分享,让学生将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人际交往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课堂总结(3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故事写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积极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九)作业布置(2分钟)
1. 将课堂上写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工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要求不少于100词。
2. 阅读一篇关于人际交往的英语短文,并写一篇读后感,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练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仍然存在语法错误和词汇运用不当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语法和词汇的专项训练;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的评价不够深入和全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和技巧。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章节目录